面對“幹活的不如寫PPT的”,產品經理的破局之道

最近看了BBC高分紀錄片《王朝》,自然界中不同族群為生存奮鬥,族群的領袖需要承擔了保護族群生存繁衍,通常是族群中最強壯或能力最強悍的,衡量維度較為單一。人類因為強大的大腦,逐步與動物界脫離,不再純粹為生存奔波,形成了文明,出現了階級或階層,有些負責“幹活”,有些負責“寫PPT”,衡量每個成員的維度變得多元。
年底各家公司年會在朋友圈爭奇鬥豔,新東方這家公司的改編《沙漠駱駝》的吐槽年會節目卻刷屏了。諷刺的恰恰是“幹活的不如寫PPT的”,早前俞敏洪甚至連發5封郵件,劍指企業內部官僚和人浮於事的弊病。能夠引發大家刷屏,說明大家都心有慼慼焉,官僚化和人浮於事的現象不僅存在於新東方,而是企業內部普遍現象,實幹的人努力付出,最後被會寫PPT的收割,即便幣圈低迷,職場割韭菜永不息。
組織進化結果
改革開放轟轟烈烈進行了四十年,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大家也養成了樂觀的慣性。2018年各行各業進入低迷,越來越多的人提到“週期”,開始由樂觀迴歸理性,即不悲觀也不樂觀。業務/產品也有各自生命週期,早期探索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的過程中,多是開拓性和定義性工作,需要承擔巨大壓力同時也得到規劃、管理和執行方面的鍛鍊,因此各行各業早期從業者都能夠青史留名,這些人也多是企業得力干將。
業務/產品到了中後期,對於創新/開拓客觀需求邊際效應遞減,穩定或減緩衰退就是首要需求。早期從業者獲得感降低,同時自我挑戰與預期也較高,預期與實際變得背離。作為操盤手的老闆也會更加堅信自身領導力,更多幹預具體工作。早期從業者與老闆干預的矛盾逐步激烈,最終早期從業者出局尋找更好的機會。離開後,老闆認知到能力強弱不重要,但聽話的價值觀最重要。因此反而傾向找能力沒那麼強,但能夠聽話執行的職業經理人。新任職業經理人或從內部選拔或從外部挖掘,上任後由於資訊不對稱,同時又需要儘快出業績站穩腳跟,聽話是必備選項,至於做事如果能力不足,可以壓榨下屬或同僚,再向上將其工作成果據為己有彙報,不僅能站穩腳跟還能步步高昇。可以說“寫PPT的比干活的好”是特定環境下組織逆向選擇的結果。
小樂帝當年入職門戶公司時,所在團隊是某UED經典書籍作者所在團隊,同時也是業界裝機量第一的產品。本身能夠與大牛為伍,還能做核心產品,對工作抱有很大期待。入職之後發現渠道出身的總經理已離職一段時間,市場經理也離職到某時尚集團任總監,研發經理離職到某WIFI企業,UED經典書籍作者以及一眾產品經理全部離職。入職即被動成為產品經理主力,起初小樂帝還暗自竊喜鍛鍊的機會來了,不能理解工作五年的運營,為何不過試用期便主動離職。
工作一段時間後發現,整個部門不太關注市場競爭和使用者需求,但卻很關注老闆滿不滿意,產品版本需求也多是互動改動和調整功能入口順序,業務實際停滯狀態。部門中層多是將老闆任務透傳給下屬,同時又壓榨員工熬夜加班產出,以高執行的姿態第二天向老闆反饋結果,甚至類似業務年度規劃都由底層員工經過層層上報給CEO,而規劃只是停留在規劃和給老闆看的階段,具體執行仍然是改互動和調按鈕順序。
最終年會或年度彙報,中層仍然有大量亮點彙報,升職加薪自不必說,全國各地買房更是顯示出實力強大,不用勞動只做監工就有豐厚回報,自然是不會離職的。而底層員工由於資訊隔離,功勞被佔據,業務資料一天比一天差(當然也被競爭對手越拉越遠),並且有“老人”在位,自然也沒有上升空間。因此底層幹活的員工每年都會換一批,所謂“鐵打的寫ppt的流水的幹活的”,企業更像是一部青春的絞肉機。
破局之道
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早期奴隸社會被奴隸主無情剝削,奴隸主以破壞生產資料反抗。企業內“寫PPT的”與“幹活的”實際也是一種剝削與被剝削的關係,“寫PPT”的無償佔有“幹活的”勞動成果助力自身升職加薪,而“幹活的”只是獲得了維持生存所必需的基本工資而已。因此職場上也不乏“幹活的”破局之道。
翻身農奴做主人。每個人都有弱點,作為“幹活的”如果遇到除了會寫其他都不會的“寫PPT的”,那麼恭喜你機會來了,每個企業都不會養閒人,特別是大環境下行,縮減開支增加人效接下來是每個企業考慮的核心課題。某A
TOP2學校畢業從事運營工作,一直自我修煉積蓄力量,而其領導B是十足的草包,是上一批大範圍離職後的倖存者被扶到位置上,平日只會拿下屬的成果不經過任何加工彙報。恰逢部分總經理C換人,B又趕上回家休產假。A抓住機會承擔起了全部運營工作,C又聽說B無甚本事,於是果斷扶正A。等B迴歸後縱使千般不願意還是要彙報給A,A實現了翻身農奴做主人。B當然不爽,但是自身能力與薪資不成正比,跳槽是更大風險的事情,於是想轉PM開始學Axure之路。
成為“寫PPT”的。某PM D早期被嚴重壓榨,某段時間甚至出現加班過多心絞痛的症狀,但由於被“寫PPT的”將功勞全部攫取,一年下來既沒有升職也沒有加薪。但D是有心人,個人管理技能和產品經驗在幹活中逐步歷練出來。轉年就將經驗和技能帶去了另外一家門戶公司,如今已創業成為某公司合夥人及產品總監,實現了由“幹活的”轉變為“寫PPT的”,應了《裸婚時代》那句話,“想不為魚肉,必須我為刀俎”。
換一個“寫PPT的”領導。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並非能夠一帆風順地穩步上升,更多的人是從一個坑跳到另外一個坑,最大區別也只是換一個地方給“寫PPT”的打工。職場上某些“寫PPT”的比較護犢子和利益共享,遇到這樣的領導不失為幸運。因此很多人講一份工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直屬領導,並不誇張。某PM E 因不適應門戶公司PPT文化,不懂得變通而沒過試用期,去了另外一家資訊分發公司,遇到了某BAT出來的領導,系統指導她如何做產品與做使用者增長,這才真正的入門產品並堅定了使用者增長方向,職業發展也進入了正軌。
優雅的寫PPT
新東方年會節目大火,作為寫PPT的也要時刻警醒:你活,也要讓他人活。在寫PPT的位置上並非上傳下達,就可以高枕無憂了,而是切身與團隊站在一起,定目標、協調資源、利益共享。
“寫PPT”的價值要正。小樂帝出到門戶公司時發現,專案經理一週工作內容就是拿實習生整理使用者反饋成果和沒事找找bug,後來瞭解到其為測試出身導致;產品總監沒有產品想法,特別關注UI與文案,後來瞭解到其為外包UI出身;也並非他們不想做事情,只是在公司體系內CEO關注文案和UI色值而非戰略,導致上行下效,專業的人士無施展空間,不那麼專業的實現了錯位發展紅利。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殍”,“寫PPT的”要關注方向,關注真正重要的事情,並且傳遞出去。
“寫PPT的”要注意利益共享。職場人都要養家餬口,畫大餅太多,只會讓“幹活的”免疫,最終錢不夠或者心受傷導致能出活的離開,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職場現象,越有本事的越敢走,越沒本事越“穩定”,官多幹活的少,最終導致企業競爭力快速下降。新東方正是這種情況的代表,羅永浩、古典、李笑來曾經都是新東方的老師,現如今都實現了跨界和大發展。
相關知乎live推薦:












關於作者:
小樂帝,一線AI產品經理、簡書科技優秀作者、產品經理讀書會創始人。
AI社群:
AI產品經理探索小組QQ群:634414026
學習轉行人工智慧/AI QQ群:704965446
To B產品經理交流QQ群:785500741
產品經理校招求職QQ群:736083600
「產品經理讀書會」
專注於愛讀書愛思考的產品人提供讀書推薦、產品思考、以書會友的環境
歡迎愛讀書的產品人分享產品道路上的感悟
歡迎關注公眾號:產品經理讀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