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雲傑代表:使用者驅動出的能量才是新動能
代表委員面對面
光明網記者 李政葳“新舊動能最大區別在於是以企業為中心,還是以使用者為中心。使用者驅動出來的能量,才是新動能。”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說。如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企業轉型中如何挖掘使用者需求?如何面對物聯網安全新隱患?圍繞這些話題,周雲傑代表接受了記者採訪。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
“技術不是難點,培養消費習慣、挖掘應用場景才是難題”
記者:如何定義“智慧家庭、美好生活”的概念,它對以往生活方式有哪些改變?
周雲傑:智慧生活方式品牌不同於產品品牌,它體現的是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洗衣機,可能不只是洗衣服的機器,而是可以實現衣物全週期護理的生活方式;一臺冰箱,也可能是一種健康營養的生活方式。以使用者體驗為核心的品牌才能稱得上是智慧生活品牌。
記者:很多智慧應用形式大於內容,對於一些“雞肋應用”怎麼看?這種“虛火旺”現象會不會阻礙創新?
周雲傑:智慧家庭的普及和應用,不在於技術的難點,而在於如何培養消費習慣、挖掘使用者應用場景,未來,要構建使用者全流程參與的智慧家庭全場景的開放體系。
使用者資料安全的三個層面:立法、技術、企業文化
記者:隨著物聯網埠增加,安全隱患也在增加,如何看待便利與隱患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使用者資料儲存在智慧裝置上,怎麼保護資料安全?
周雲傑:在全國兩會期間,我也非常關注資料安全。這一次的側重點是工業網際網路資料資訊保安問題,但在消費級網際網路轉化過程中,對消費者的資訊保安保護同樣是重要課題。
我認為,工業網際網路的交易資料,比消費資料更廣泛、結構更復雜,既涉及很多工業要素的資料,也涉及到很多消費者的資訊,甚至上升到國家資訊保安問題,我認為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同時應該強化工業網際網路資料安全的立法工作。
保護資料安全應分為三個層面:一是立法層面,要建立針對工業網際網路資料安全的法律體系;二是技術層面,要能夠保護個體資料的資訊保安;三是企業文化層面,要建立一種尊重消費者、尊重資料知識的文化。
記者:剛才提到工業網際網路安全,能否分享一下?
周雲傑:工業網際網路資料關乎國家工業安全問題。工業網際網路的交易資料,比消費資料更廣泛、結構更復雜。它的資訊保安顯得更為重要,甚至上升到國家安全問題。
談履職:“良知與責任心很重要”
記者:近一年履職中,除了關注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還有哪些關注點?
周雲傑:在履職中關注了很多話題。一是工業網際網路,這幾年來一直關注的;再一個是與民生相關的一些話題,比如,飲水安全、鄉村振興也關注了很多;今年還關注了疫苗管理,我們想通過網際網路、物聯網的方式,依託“疫苗網”來保證疫苗接種過程安全,也提出了這方面的建議。
記者:作為家電領域從業者,為什麼會切入這一領域?
周雲傑:作為一家有責任感的企業,應該利用自身優勢,解決更多社會問題。海爾有物聯網技術優勢,所以從去年開始組建了專門的團隊,升級原有的醫用冷櫃產品,變成“網器”,通過硬體+軟體系統,保障疫苗存管及接種環節安全高效,並形成疫苗接種的整體解決方案,在天津試點後衛生系統和家長反饋非常好。這個模式也正在各個地方進行復制。
記者:企業家的身份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職有哪些優勢?
周雲傑:不管是做一名企業家,還是全國人大代表,我認為最基本的是要有良知,也要有責任心,這很重要。
作為國際化企業的負責人,會接觸很多資訊,看到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在工作中就可以到達基層。同樣,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對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企業時更加小心翼翼,更加抱著責任心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給使用者。
高質量發展要“長肌肉”,不是“長肥肉”
記者:圍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談一談感受?
周雲傑:一家開放的大企業要利用資源帶動創業、就業。我相信,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可以讓每個企業應用平臺,真正實現與使用者的零距離,讓使用者參與定製自己的產品,使企業充滿活力。
記者:怎麼理解“高質量發展”?實現路徑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