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讓人無處可藏
中午看了一部電影,名叫【解除好友2:暗網】,可以說是比較真實的驚悚片了,離我們的生活很貼近。

找人
在影片中,通過社交網路+照片資訊查詢地理位置或者建築物推導就可以定位一個人的位置,如果黑入公共攝像頭進行比對,八九不離十就可以找到一個人。
嫁禍
通過擷取視訊語音拼接;錄製部分片段【斷章取義式的做法】,PS 影象處理
想想就覺的毛骨悚然,我算了一下,按照現在網際網路各種實名制的規定,以及大天朝各種系統的BUG叢生,我們就是一個透明人。雖然我一直在盡力避免個人資訊的洩漏,但是你無法保證第三方系統不被攻破。新浪微博、騰訊微信、QQ,淘寶,只要你在國內 BAT
的某個系統上註冊過,又錄入了身份資訊,脫你褲子絕不拖泥帶水。
影片還算比較實際的了,沒有說黑入了 Facebook 之類的,但第三方應用留有我們的身份資訊,真心有點慌,總是過一段時間就出現某某庫被拖了,誰誰家的使用者資訊被洩漏。
我甚至在想要不要登出一些應用的賬號,比如新浪微博,APP開啟的頻次現在也少的可憐。
其實最優解,就是儘可能的減少在網際網路上釋出的資訊,別的我們也掌控不了。你說的越多,別人就越瞭解你,正所謂禍從口出,不是沒有道理的,帶有主觀情緒觀點的言論,都會提高你被別人區分打標的風險。
實際上任何一家有大規模使用者群體的公司內部都會有使用者規則的系統,用來區分使用者屬性,貼上標籤,做精準推送和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