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騰訊借的40億 還夠鬥魚撐多久?
2018年3月8日,鬥魚宣佈獲得騰訊6.3億美元(約40億人民幣),原本就計劃年內上市的鬥魚一時間成了資本市場的寵兒,胡潤研究院更是給出鬥魚TV高達200億元估值。
然而誰也沒想到如日中天的鬥魚,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內卻開始了各種各樣的花式作死.黑公關碰瓷虎牙、平臺一哥一姐相繼被封、明星主播紛紛跳槽,截止十一黃金週期間,鬥魚更是憑藉一手直播網貸打賞一條龍服務,成功使得鬥魚TV APP全網下架。
找騰訊借了40億元之後,鬥魚已經膨脹到這個地步。在作死邊緣瘋狂試探的鬥魚不禁引起了外界的好奇,在一系列花樣作死之後,鬥魚的資金還夠陳少傑玩多久?
40億還夠鬥魚玩多久?
由於鬥魚不是一家上市企業,不用對外公佈財報,所以我們並沒有查詢到鬥魚TV確切的財務狀況。雖然此前有內部人士稱鬥魚每月的運營成本超過三億元。但這個訊息截止目前並沒有被證實。為了客觀起見,我們找來了和鬥魚體量相當的虎牙TV作為參考,看看鬥魚每個月至少要花多少錢。
根據虎牙TV 2018Q2財報顯示,虎牙TVQ2季度總營業成本高達8.72億元,相當於每月近3億元,與之前的鬥魚3億成本基本吻合。
值得注意的是Q2季度,虎牙TV虧損高達21.25億元,雖然這部分虧損主要由簽約主播和支付違約費所導致。但21億的虧損還是讓人大吃一驚,如果鬥魚和虎牙一樣採取如此激進的發展策略,找騰訊融資的40億還不夠鬥魚玩半年,而且這還是建立在虎牙Q2季度達到10億元的前提……
穩步發展鬥魚還能玩多久?
在上文我們說到,如果鬥魚想要跟上虎牙的腳步,40億還不夠它玩半年。那如果鬥魚和虎牙競爭明星主播,僅僅是韜光養晦安穩發展,那這40億還夠鬥魚玩多久呢?
從虎牙Q2財報我們可以看到,鬥魚虎牙這種一線直播平臺每月的運營成本大概3億元左右。考慮到鬥魚一直宣稱自己的使用者體量比虎牙高,按照體量越大成本越高的守恆定律,我們就暫且先定鬥魚TV每月運營費用為3億元。
如此看來,騰訊40億元的融資足夠鬥魚在沒有任何營收的情況下支援一年時間。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按鬥魚目前的玩法,APP全網下架也不會讓鬥魚馬上面臨生存危機,難怪在此次網貸風波中鬥魚表現的毫不在意。
繼續玩下去,鬥魚將會有錢花不出去
按照鬥魚現在一連串作死的程度,一年時間或許是我們太過於樂觀了。根據資料顯示,包括鬥魚在內的直播平臺,超過80%的業務營收都是源自主播直播收入,在虎牙Q2季度這一比例甚至被提高到了95%,可以說沒有主播就沒有直播平臺。
目前除了資金之外,鬥魚還面臨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在不斷挑戰監管秩序的情況下,鬥魚TV已經成為了一個不那麼穩定的平臺,網路視聽節目許可證的缺乏,讓主播在直播時隨時要擔心一個不經意的行為就會毀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風口浪尖上的鬥魚主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不信可以去看看如今的鬥魚TV,誰敢自稱一哥一姐。直播時主播賴以生存的方式,為了規避額外的風險,已經有不少主播甘願自降身價轉會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直播平臺中。
一旦出現明星主播轉投其它平臺,鬥魚的使用者流量勢必會大幅下降。此時鬥魚將會面臨兩個選擇:
- 放任主播流失流量下降,以穩定為主繼續推廣直播服務,並且流量降低之後鬥魚的運營費用也能同步降低,鬥魚可以將自己的生命週期延長三四五年。
- 投入鉅額資金爭奪明星主播,以激進的方式繼續保持自己的使用者體量。但這種方式,對於內外部環境都極不穩定的鬥魚來說,想要簽約主播,勢必要付出更高的代價。而剛剛從騰訊借來的40億,如果投入主播大戰,很有可能一個季度都堅持不下去。
-
讓網友見識了一系列花樣作死的鬥魚,真的沒有看到如今的困境嗎?在監管不斷收緊的情況下,鬥魚還選擇推出直播網貸廣告,作為一家完全依賴直播收入的遊戲直播公司,網貸能救得了鬥魚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