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ji 表情越來越生動,為什麼覺得不如以前好用?
編者按:隨著 emoji 的數量越來越多,其多樣性也越來越得到彰顯,但靈活性也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本文作者 IAN BOGOST ,原文標題 Emoji Don't Mean What They Used To 。
在2017年的抗議活動中,伊拉克庫爾德人使用表情符號面具表達自己的不滿
截至上週,emoji表情共有3053個,其中230個是今年才被批准使用的。沒錯,這些表情現在每年都會更新發布一次,就像微軟的Word或者納稅申報單一樣。
Emoji實在太多了。我們現在有了代表殘疾人的表情——這是人文關懷的進步——但雜七雜八的各種表情著實不少,每新增一個新表情都會增加找到正確表情的難度。
然而,並不是每個emoji都代表了所有可能的身份。例如,沒有紅髮新娘,沒有棕色頭髮和鬍子的白人,沒有醫生或宇航員這樣的職業。儘管新的表情裡有不同膚色的牽手情侶,最終允許跨種族情侶擁有自己的手機圖示。但我們也知道Emoji總會把一部分群體“排除在外”。即便如此,也不會有人想為每個人都建立一個新頭像。
Emoji通常預設使用的都是白人。但我認為,emoji中不斷增加的表情多樣性是一件好事。但總的來說,隨著越來越多的Emoji出現,它變得越來越具體,越來越不靈活。這種轉變不僅僅是在Emoji中增加了更多的選擇;,也改變了它們的符號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視覺語言已經從抽象的表意用法轉向具體的說明性用法。
部分“古老的”emoji
最初的emoji是1999年日本電信公司NTT Docomo為日本手機設計的。這些emoji起著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的作用。象形符號通過模仿物體來傳達意思,表意符號則通過想法或概念——例如一個圓圈內一條斜槓代表了禁止(:no_entry_sign:)。當然,也有些emoji是象形和表意相結合。1999年的emoji很小,解析度也很低,而且只有一種顏色,簡潔得就像機場的指示牌一樣。
象形文字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們既具體又靈活。火車可以代表輕軌線路、地鐵、玩具等等。雪人可以是字面上的雪人,也可以傳達“外面很冷”的警告。Emoji的樂趣和力量就源於象形文字固有的模糊性。
這種力量在今天的高解析度版本中仍然存在。例如骷髏頭(:skull:)傳達出來的就不僅僅有“死亡”的資訊。一個最初設計用來表示東方禮貌性鞠躬的表情符號(:bow:♂️),在西方被賦予了更抽象的含義,即溫和的征服或精神上的壓抑。火(:fire:)可能意味著篝火或房子著火,但常常也傳遞出熱情、凶猛甚至辛辣的理念。
但隨著emoji在外觀和含義上變得越來越具體,它們的表意靈活性也在減弱。下面是雞尾酒表情的兩個版本:
不同的雞尾酒emoji
1999年的版本大多帶有表意文字。它表示的就是“雞尾酒”,你可以用它來表示該喝點什麼了,或者表示你在酒吧等著,或者表示你喝了幾杯酒,不應該開車,這取決於上下文。它就像一個標誌,而不是藝術品。
現在大家也可以這麼用表情符號emoji。但是由於現在各種酒的符號非常詳細和具體,上面這個符號已經不是雞尾酒的標誌了,而是馬提尼酒的標誌。Emoji的酒類大家族有啤酒(:beer:),紅酒(:wine_glass:),威士忌( ),甚至邁泰酒(:tropical_drink:),也還有碰杯的啤酒(:beers:)和香檳( )。
大多數人呼籲在emoji上新增更多細節資訊,這背後的動機是提供更詳細的資訊。今年,“血滴”被新增到emoji中,Unicode Consortium認為這一滴血符號能夠代表從獻血到流鼻血的各種與血液相關的活動。
但這個設計激怒了一些人,他們原本希望有一個專門用來描繪女性經期的emoji。英國人道主義非營利組織Plan International UK在2017年為此舉辦了一場競賽,獲勝者將一條“經期內褲(飾有滴血的內褲)”提交給Unicode Consortium,後者通過了這項提議(後來又批准了“血滴”這一表情符號)。《Slate》雜誌的Shannon Palus在一篇反駁中哀嘆說,血滴“在象徵它被設計出來代表和規範的東西——比如,經期——方面沒有那麼有用”。
Emoji應該努力涵蓋人類體驗的所有領域,這一點毋庸置疑。超過一半的人類會在某個時候來月經,所以這一努力頗有價值。但是特殊性越多,靈活性就越少。也就是說,一個具有其他可能含義(包括月經)的表情,被Palus等人認為不如直接設計一個特指的表情。這個想法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政治價值,但它確實代表了自2010年emoji在全球流行以來其在構思、批准和使用方式上的轉變。
對細節的偏好也推動了emoji的多樣性化。在今年之前,國際上通用的代表殘疾人裝置的符號只有輪椅(:wheelchair:️)這一個。但這似乎是不夠的,簡單的輪椅圖示就像機場標誌一樣,有點像是對殘疾人豐富而獨特的經歷的一種輕視。於是,Unicode Consortium通過增加具象特徵來彌補這一缺陷:兩種型別的輪椅,一種服務犬和一種導盲犬,一種機械臂和機械腿,等等。
別誤會,我想說,所有這些新新增的殘疾人emoji都很棒。但它們其實也說明了emoji正在轉變為一大批固定的肖像,而不是一組較小的靈活的表意文字。這種轉變不僅僅增加了emoji的數量,也改變了它們的用法。
切換到emoji介面的不便也加劇了這種變化。在選擇的壓力下,我們更傾向於輸入一個單詞,讓裝置直接提供匹配。將圖示與文字匹配可以增強意義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很難找到單個emoji的情況下。
Emoji正在從象形向圖片過渡。這種改變帶來了一些明顯的好處,比如可以創建出代表更廣泛的個人及其經歷的影象。它還將emoji的功能從抽象轉向了具體性。但emoji依然是人類最奇怪、最成功的表意文字。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