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成IOT時代關鍵,HUAWEI HiLink搭建行業基礎生態
儘管大家都預見到了萬物網際網路是一個未來,而且也出現了很多智慧硬體的公司,但目前呈現出來的結果卻是概念大於實質更多。儘管很多廠家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比如在人工智慧方面,華為、百度和阿里的音箱做的不錯,在智慧硬體生態方面,華為和小米也都各有所長,但最終誰能在這個新時代力拔頭籌,現在說還言之過早。而華為也在這屆AWE上,釋出了全場景智慧化戰略,HUAWEI HiLink的全面升級會給行業帶來哪些改變呢?
5G成為IOT時代關鍵
其實IOT熱潮已經有兩三年了,起起落落也流行了很多產品,但最終還是沒有形成潮流,更多的創造了很多帶感測器的垃圾。其核心原因還是因為基礎建設的不足,比如說,家用的路由器如果沒有升級,那麼就無法接入更多的硬體裝置。而智慧裝置也因為計算能力的不足,並不能提供更好的體驗或者更強大的功能。比如說前段時間,小米路由器的負責人就分享了一個路由器的故障,原來是因為多個攝像頭共同寫入資料,導致路由器運算能力和頻寬不足而卡死。所以說,很多基礎能力的制約導致了IOT行業發展的制約,而這一切,都將在5G時代獲得一個很好的解決。

5G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可以大幅提升IOT的基礎能力,一個是高連線數,一個就是高網速,尤其是後者,通過高網速和低延時都可以解決自動駕駛的運算問題,那麼IOT裝置的運算自然也不在話下。而晶片行業的發展,則讓IOT裝置端的運算能力也大大加強,邊緣計算也是現在非常火熱的一個概念,所以,可以說5G才是IOT時代化繭成蝶的關鍵。
HUAWEI HiLink最大的優勢就是全面,涵蓋雲、邊、端、芯四層架構,這也是華為最大的優勢所在,就是有能力覆蓋從上到下的所有環節,不僅有應用端,還有基礎端,包括5G、晶片和邊緣計算,都不在話下,這種整體性的實力是HUAWEI HiLink搭建自己生態的底氣。而網際網路公司顯而易見的則是更擅長應用端和資料端的開發,在基礎端和晶片端的優勢就不明顯了,更不用提在華為通訊端的老本行了。
全場景智慧化戰略
既然華為以全產業鏈的覆蓋為優勢,那麼在開放上的選擇自然就是順利成長,華為依舊是去做整個行業的基礎服務提供商,還特別提到了“致力於做IoT產業的賦能者,不做行業的掠奪者”,其實後半句我們都知道指的還是小米,憑藉自身流量優勢,擠壓了不少小品牌智慧硬體的空間,要麼投資,要麼就自己做一個,而且還把毛利壓得很低,讓行業沒錢賺,很多小公司挺不住,也就倒閉了。這雖然可能形成一家獨大,但卻很難形成百花齊放和百家爭鳴。而百度和阿里也同樣致力於平臺的搭建,這一點和華為比較一致。不過華為在通訊端的優勢和在手機、路由器、晶片等方面的優勢也十分明顯,所以資料上的生態搭建終究還是不如基於基礎設施的生態搭建,這也是HUAWEI HiLink在行業競爭中的強勢之處。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其實我們的研發不會聚焦在IoT,我們還是要把我們的終端裝置做好,IOT是我們打造生態,我們需要大家一起幹,我們為生態夥伴提供賦能、提供方便,最重要大家一起幹,一起創新發展。
華為IoT對業界開放三種賦能模式:華為智選、Works with HUAWEI HiLink、和華為與夥伴的云云對接。第一種的意思是華為優選品質卓越的優質廠商打造品質產品,放入自己的渠道去推廣和銷售,是一個非常緊密的合作。第二種則是接入 HUAWEI HiLink體系,相容 HUAWEI HiLink的標準。第三種則是資料層面的交流合作,硬體自身直接通過WiFi連到雲上,比如美的空調完成雲對接後,空調自己不需要再整合HUAWEI HiLink協議,只要美居雲和華為雲打通,就可以在華為的App、語音檢視和控制了。第三種主要利用了華為入口潛力,畢竟華為還有數億手機使用者,這些使用者的價值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說是直接推動整個IOT行業發展的動力。
華為願意全面開放自己從技術到渠道到使用者的資源,可以說是真的誠意滿滿,對整個IOT生態的建設和推動,都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華為的IOT戰略還是非常全面和務實的,也是非常值得重視和參與的,這和其他幾家網際網路公司的打法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而帶給整個行業的資源和推動力也有所不同。
華為打造未來智慧生活樣板
在這次生態大會上,HUAWEI HiLink智慧家居三要素“入口、連線、生態”紛紛進行了升級。華為帶來了全新升級的華為AI音箱、華為路由Q2 Pro、華為5G CPE、HUAWEI HiLink藍芽模組,以及眾多華為智選生態新品,展現出豐富的HUAWEI HiLink生態產品體系,其中,華為路由Q2 Pro子母形態的出現,直接將智慧裝置同時穩定接入數量上限從10+提升到100+,近10倍的接入數量提升和極速穩定的連線效果讓智慧家居全連線成為可能,
與此同時,華為通過路由器的智慧外掛平臺安裝智慧家居協議轉換外掛,聯合了美的智慧、PHILIPS hue、BOSE音響、SONOS音響等眾多頂尖品牌,實現了智慧家居跨品牌的協同。另外,包括A.O.史密斯、Panasonic(松下)、Blueair(布魯雅爾)、SIEMENS(西門子)和AUX(奧克斯)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加入華為智慧的大家庭,HUAWEI HiLink生態可以說是初具規模。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對整個生態的技術支援,華為還建設了方舟實驗室,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目前國內首個面向消費領域的開放IOT實驗室,讓廠家可以在保密和互不影響的情況下實現HUAWEI HiLink的快速整合開發,是業內首個對外開放的連線驗證平臺(底層射頻,Wi-Fi,Zigbee,BLE等),大大簡短了生態產品引入週期,最快2-3周即可完成。這種技術支援可以說是華為的優勢,也是華為為行業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畢竟對於很多企業來說,產品很好,但是在智慧技術相關方面還是有欠缺的,自己研發成本太高,而接入華為體系自然可以事半功倍,沒有什麼比這種技術上的扶持更深入人心了。
餘承東表示:“為什麼要提供方舟實驗室?就是為了打磨這個體驗。家庭成員不同需求有不同場景匹配。可以給消費者個性化定製,在手機智慧家居APP上進行設定,這方面是很方便的,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不能按照一個人的標準來要求所有人,還是要有個性化,產品個性化、需求個性化、家庭成員個性化,都是可定製、可設計、可設定。”
目前,華為消費者BG從2015啟動HUAWEI HiLink智慧家居戰略開始,已經積累了2000多萬用戶、接入50餘個品類、與100多家廠家合作、覆蓋300多款產品,接入HUAWEI HiLink協議的WiFi類智慧家居裝置也已達400萬臺左右,現在還在高速發展之中。華為還會持續為整個行業提供更大的技術支援和資源扶持,在5G時代到來之際,拉開IOT時代的真正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