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OS 6 的推出,可能只是 OPPO 軟體革新的第一步
早在 2018 年 11 月,OPPO 便已經向我們展示了 ColorOS 6 的一些特性,以 「無邊界」 為設計理念的 ColorOS 6,在 UI 介面方面相較於此前版本有著不小的改進,這些軟體層面的美化,更為符合如今 OPPO 在硬體產品上逐漸成熟的美學形象。
對於 OPPO 來說,這些年的華麗轉型已經使得其品牌個性更為深入人心,他們所提倡的美學理念也通過產品進行直觀的呈現,最好的例子便是 OPPO 去年推出的 Find X,這款旗艦機型即便放在現在的手機市場來說,也依舊是顏值的第一梯隊。不過,硬體層面的美學躍進,卻在當時受到了軟體方面的限制,我曾經問過身邊的一位喜歡 Find X 卻不太願意用它的同事,他告訴我: 「主要是 ColorOS 用得並不是很喜歡。」
這,或許也是 OPPO 在 ColorOS 6 上進行大轉變的原因之一。
在我看來,全新的 ColorOS 6 主要突出兩點,一為美感;二為智慧。在 OPPO ColorOS 設計總監陳希的眼中,美感並不只是好看而已,更多的還是需要基於理性的邏輯,正是有著這樣的想法,所以 ColorOS 6 在設計部分有著更多的細節元素,譬如動畫效果通過模擬真實的物理規律,將滑動這一互動呈現出柔和且自然的感覺,讓使用者可以真實的感受到列表從動至靜的力度變化。


此外,ColorOS 6 針對圖示也添加了更多的動畫反饋,這些細節方面的效果動畫為系統帶來了趣味與活力。其實對於這些系統的效果動畫, OPPO 方面是持著拒絕「傻快」的態度,他們認為動畫應該力求舒緩且不急促,在優雅的同時也能夠帶來最為直觀的視覺體驗, ColorOS 6 亦是如此。當然了,如果你就是喜歡那種急速的動畫效果,那麼也可以在 ColorOS 6 的設定中進行更改。
如果說效果動畫只是 ColorOS 6 的設計細節,那麼重新繪製的圖示則會更為直觀的體現 OPPO 所提出的「無邊界」理念。在 ColorOS 6 上,全新設計的圖示在保留特徵的同時進一步將圖案精簡,達到輕量級的效果,並且圖示的尺寸大小也相較於此前版本縮小了 13.8% 的面積,意在舒緩圖示緊湊的間距所帶來的壓迫感。除去傳統的規則圖示外,ColorOS 6 還帶來了全新的異型圖示,並且在第三方圖示的繪製上,陳希表示也會進一步推進。

ColorOS 6 的美感是基於細膩的動畫表達和柔和的色彩呈現,它所帶來的視覺變化我是持有贊同態度的,而在功能方面,ColorOS 6 則帶來了高清視效、GameBoost 2.0 的升級和 Breeno 智慧助理,其中的高清視效是專門優化視訊畫質的技術,針對的也正是喜歡在 OPPO 手機上看快手或者抖音的使用者群體。
GameBoost 2.0 的升級和 Breeno 智慧助理是 ColorOS 6 在功能性上的兩大賣點。前者進一步搭載了 TouchBoost 和 FrameBoost 兩大新技術,針對 Android 原始碼、CPU 排程、觸控驅動以及渲染輸出邏輯等幾個方面作出調整,讓手機本身的觸控響應更為快速,並且通過圖層消耗的速度來預測高負重場景,從而主動提前鎖住大核心,投入更多資源來提升幀率,使得遊戲體驗更為穩定。

後者雖然是 ColorOS 6 的智慧助理,但 OPPO 對於其的定位並不僅僅侷限在語音助手這個層級,更多的還是融合全系統能力的技術框架平臺,譬如語音、識屏、速覽、識物、駕駛、建議與空間等等多個維度,期望可以準確的識別使用者意圖,並且快速給出反應,提升工作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ColorOS 6 也加入了智慧家居的功能,不過與米家的方式不同,OPPO 是希望打通不同智慧家居品牌之間的生態,而不是較為封閉的只侷限於自己的智慧家居平臺。OPPO 軟體工程事業部產品規劃總經理何彥傑也表示: 「很多的智慧家居的廠家現在都會比較傾向於說相對封閉的去做這個事情,或者做自己的一套智慧的裝置或者是智慧語音什麼的,但歐美的廠商,他們會認為說我去整合一個 Google Assistant 或者一個 Alexa,是產品增加賣點的功能。目前我們在國內比較知名的家居廠家或者硬體廠家都會想要自己做一套,我們一方面往前去努力,也希望說整個生態大家的意識會更開放一些會更好。」


,新版本的亮相對於 OPPO 來講或許也只是軟體革新的第一步而已。何彥傑也在後續的採訪中表示,OPPO 希望先把包括視覺上、互動上做得不那麼好的東西去做得更好,後續再在 7.0 版本中做一些新的考慮,到那時,相信 OPPO 在軟體方面將會帶來更多不一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