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八那些億千百萬月活
“有一天我看到咱們HR寫的招聘PM的JD,特別生氣。有一條寫著:有五年以上網際網路產品經驗,具有日活千萬量級以上的產品規劃和產品迭代實施經驗。我跟這個HR說,按照這個要求,陳林、張楠,我們公司一大批PM,一個都進不來,連我自己都進不來。別說千萬DAU產品了,他們加入前,連百萬,甚至十萬DAU的產品也沒做過。” —— 張一鳴
根據艾瑞APP指數,2019年2月,有百萬MAU的APP有1400多個,千萬MAU有300多個,億級MAU有65個,十億級的只有微信一個。作為PM,榜上那些是不是都是很成功的產品了呢?以資料為導向的話,這些就是值得反覆體驗反覆學習的產品。

除了大廠出身,資料是驗證成果的絕佳標準。就拿位元組跳動來說,龍生九子,個個不同。抖音MAU有3.7億,今日頭條有2.5億,西瓜視訊1.5億,最近和騰訊鬧頭像的多閃只有1600萬。同樣“豪門”出身,略微尷尬的還有“口碑”,支付寶6億,它只有500萬,其競品大眾點評以1.2億處於幾乎壟斷的地位。是時機,是心智佔領,是使用者體驗,還是增長運營的原因呢?
留下此坑,請大神們作答。或者,等我自己成為大神了再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