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關鍵詞:“擊穿圈層”和“低勢能”
這篇歲末年初的總結來得晚了些。年底到了,業內卻沒傳來太多好訊息,年終獎縮水也就算了,大量企業在裁員或準備裁員,這個時候我如果再講點悲觀和負面的東西,只怕大家會更加焦慮。
但還是要說點實話的。2019以至於未來的三五年,伴隨國內外政經大環境的觸底與動盪,“躺賺”和“躺贏”恐怕是一去不復返了。以前懶得低頭撿拾的蠅頭小利,現在都會成為眾人哄搶的目標。在這種環境下,普通人要生存,甚至還要發展,無論如何就需要根據當下的形勢特點去制定策略。
我最近半年經常在與朋友交流時提到的兩個概念,用於形容當下的形勢,特別合適。即“擊穿圈層”和“低勢能”。
擊穿圈層其實是媒體圈和創投圈在2018年喜歡使用的一個概念,不過更常用的詞是“穿透”,形容內容觸達到了更加廣泛的讀者群體,或者一個產品覆蓋了多個使用者群體,即所謂的“使用者下沉”。
擊穿圈層從字面上看是件好事。科技行業的媒體寫文章,大都有受眾狹窄的困擾。科技行業媒體本質上是toB的,讀者多是從業者,只有在你寫手機的時候,才會有些行業外的讀者來黨同伐異。而創業圈的朋友們做產品,也非常希望能夠讓五環外的老鐵們用起來,並持續的用。原因也很簡單,這些使用者的數量顯然大於受過高等教育、出入上流社會的湯姆和傑瑞們。
但我要給擊穿圈層這件事潑冷水,主要的原因是:你並不真正瞭解你所觸達的那部分讀者和使用者。人和人成長的環境、所受的教育、所擁有的物質和文化財富,使得人和人之間,階層和階層之間,根本無法對其他群體的思路和三觀感同身受。做產品、寫文章,即使超越了作者本人的階級,被更廣大的人群所喜聞樂見,也不能說明你對他們和他們的訴求,是真正瞭解的。大多數情況下,這就是運氣好撞上的,且這種運氣無法複製。
我們不排除少數聰明絕頂或者狡猾邪惡的人,對所謂的低階層人群進行惡意挖掘和收割,利用他們為自己的財富之路奠定基礎。當然,這類人同樣要有足夠的運氣,以便在東窗事發之前跑路。“擊穿圈層”的通俗說法, 即“跨人群收割”,最應該留神的,就是獵人與獵物之間的轉換。能夠在恰當的時間、以恰當的手段和恰當的分寸感收手,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擊穿”後面對你不熟悉和無法理解的使用者群體,你真的準備好了嗎?原本隔閡的不同群體的融合,對其中一方可以是致命的,正如封印在亞馬遜雨林和南極冰蓋中的未知病毒。當然,還是那句話,在擊穿的過程中,誰是病毒誰是宿主,還未可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大環境的惡化,人群的黑化不可避免。手裡拿著刀、眼中噴著火的人越來越多,要有心理準備。
原諒我無法把“擊穿”這件事說得太直白,否則這篇文就發不出來了。但關於“低勢能”,倒是可以直白表述。
學過中學物理的人都懂,一個物體之所以會從高處跌落,因為物體具備重力勢能,因此無法在高處保持狀態穩定,一有機會就會跌落到勢能較低的位置,並在過程中釋放能量。
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物體可以跌落,人也可以跌落,跌落的就是經濟和社會階層。一朝失業或者罹患重病,階層立刻跌落,任你之前身居要職或者買足了保險,都無濟於事。
低勢能的趨勢使然,讓做事業的氛圍以及人心迅速變壞。一百年太久,只爭朝夕;企業從上到下,賺快錢、賺黑錢成風,甚至某些明星創業企業的老闆,靠山吃山,在企業外構築層層寄生體系,圍繞企業抽血,只因為A輪融資之後,企業就不完全是自己的,但黑錢和回扣,可是明明白白裝進了自己的口袋。
上樑不正,年輕人們也在迅速黑化。90後難談理想,欲壑難平大有人在。何況,網際網路企業大都年輕,管理水平本來就跟不上,從老闆到高層,從中層到員工,黑化的速度比傳統企業的效率高了不知多少倍。網際網路行業撈黑錢本來就容易,傳統行業採購想吃回扣,至少買回來的物料實實在在,質量數量不能太離譜;網際網路行業都採購些什麼?流量、粉絲、CDN、頻寬、儲存。。。看不見摸不著,價值飄忽不定,在中間想搞點貓膩,真的不難。
那我們從低勢能的大環境裡可以有哪些啟示呢?過去的幾年,由於熱錢湧動、投資高燒不退,多板塊輪動,很多莫名其妙的專案拿了錢上了天;而在當下,創業者難再拿投資,則環境使然,大家迅速回歸到個體戶狀態,開始琢磨如何賺錢讓自己活下來。而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是中間環節最簡單、轉化效率最高、損耗最低的模式先獲得成功。
例如微商模式,早就從賣貨轉向了賣服務,因為藉助微信可以與潛在客戶進行直接的溝通和產品推銷,一旦意向達成,付款成交也十分迅速。微信就是一種典型的低勢能平臺。
再例如,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最受歡迎?一定是看上去立竿見影的解決方案最令人矚目。社會的浮躁,已經很難容下小火燉煮的慢工。面對困難,大家寧願服下一粒偉哥,也不願去調節飲食增加運動量來改善身體效能。原因無他,因為後者見效太慢太難。
因此,我們只有充分認識“擊穿圈層”和“低勢能”的外部形勢,才能根據自身情況去合理規劃發展路徑。以儘可能低的能量損失,去做相對安全的圈層擊穿。全身而退是關鍵,低勢能是方法,圈層擊穿是手段。在這個過程中,隨時提防自身發生圈層和勢能跌落。
“擊穿圈層”和“低勢能”就是2019年,我認為最值得注意的兩個關鍵詞。
判官:十五年產品經理工作經驗,現專注於社交和商業化產品領域,微信公眾號:判官老司機
著有《產品覺醒》一書,點選下方“閱讀原文”去京東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