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拆機小結 我們來嘮嘮手機鏡頭的小祕密

這是2018年中關村線上拆機堂手機硬體拆解橫評的第三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來嘮嘮2018年手機鏡頭的小祕密。
從智慧手機誕生之初,拍照功能就成為了手機上的一個核心功能,經過多年的摸索,鏡頭元件已經從剛開始的傻大黑粗變成了高度集中的模組。2018年,手機廠商又在這些鏡頭模組上做了哪些文章,有什麼突破呢?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就是這個問題。
一、2018是雙攝全面普及的一年
自從2016年之後,搭載後置雙攝的手機越來越普遍。而到了2018年,雙攝已經成為了千元機的標配。
在2018年上半年的拆解中,我們發現大部分雙攝系統分為三種組合型別,他們分別是黑白+彩色(華為系)、彩色+長焦(蘋果+三星)和彩色+景深(中端手機)。
第一個突破這個這個定律的機型是2018年上半年釋出的華為旗艦——華為P20 Pro,它首先將黑白和長焦結合起來,邁入了三攝的時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間那顆4000萬畫素的彩色鏡頭,採用了近幾年來最大的一顆CMOS,特製的SONY IMX600讓華為一躍成為手機界的大底之王。
華為P20 Pro的相機模組(圖片來自iFixit)
1/1.7英寸的感測器,帶來了超大的進光量,結合Quad bayer陣列(四畫素合一),在1000萬畫素下動態解析力驚人,相當於每一次快門都是單幀HDR照片。再配合黑白鏡頭的超高解析力,至今P20 Pro仍然掛在DXO手機排行榜的首位。
從手機鏡頭的表現上來看,上半年華為P20 Pro的三攝無疑是最閃耀的明星。
華為跳躍式的進步也帶動了國內其他廠商手機拍照的水平,本來對手機拍照水平並不如此重視的國產廠商們紛紛開始推出自己的拍照賣點。
二、高屏佔比需求下 不少廠商對鏡頭進行了魔改
比如將前置鏡頭隱藏在機身內,拍照時才彈出的vivo NEX,為了將前置鏡頭塞入狹小的彈出式升降結構中,對前置鏡頭進行了高度定製。
雖然這顆前置鏡頭的引數可能並不是很高,但將攝像頭塞進這麼小的機身本身就是對設計和供應鏈的一次考驗。當然,OPPO今年的未來旗艦Find X也是在鏡頭設計下過苦功的明星產品。
為了將大量鏡頭模組塞入屏幕後方的升降模組中,OPPO在鏡頭佈局上下了不少功夫,光是看到這些密密麻麻的排線介面,你就可以有最直觀感覺。
除了將使用索尼IMX363的後置雙攝和前置鏡頭塞入其中外,OPPO還通過採用模組化的設計方式,將佔用大量空間的結構光元件安排的妥妥當當。
整個升降模式看上去雖然複雜,但拆解起來還是相當簡單的。在這點上,模組化元件可是立了大功。
除了鏡頭越來越模組化之外,今年魅族還嘗試了對鏡頭本身進行魔改。為了提高正面屏佔比,在不適用劉海的前提下,魅族通過定製獨特的前置對手機額頭空間進行壓縮。
這可以說是對全面屏的另外一種解決方案,當我們拆開手機,拆看前攝的瞬間,我們真的對魅族獨特的設計理念有了一絲敬佩,要知道,這樣特殊定製的鏡頭,成本是相當高的。
除了定製前置鏡頭,魅族在後置鏡頭上也費了一番功夫,魅族將以往只在4000元以上才使用的旗艦級CMOS——索尼IMX380,下方到了3000元的檔位,進一步提升了手機拍照效能的平均值。
三、當畫質提高困難時 廠商們想到了多焦段
當時間到了下半年,手機拍照的設計方向又產生了變化,在18年9月份,vivo釋出了X23,另闢蹊徑,主打超廣角拍照。這一嘗試,收到了不少使用者的好評。
比起手機常用的35mm等效焦距鏡頭,超廣角的鏡頭在風景照和和建築照中有更多的玩法,讓手機狹窄的視野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就比如下面這張圖,清楚的顯示了用不同焦段拍攝的效果。
vivo超廣角的玩法帶入了使用者的視野,華為在這多焦段上再次做出了突破。
除了vivo的嘗試,華為也加入了超廣角陣營,華為年度旗艦Mate 20 Pro不僅繼承了P20 Pro那顆1.7/1的IMX600,還將一顆等效焦距16mm的超廣角鏡頭和等效80mm的三倍長焦鏡頭有機結合,將手機攝影推上了新的巔峰。
有了三個焦段的Mate 20 Pro,玩法也越來越豐富,不僅可以用超廣角拍巨集偉的建築,也可以用三倍長焦拍遠處的風景。豐富的玩法,出色的拍照素質,也讓華為Mate 20 Pro再一次成為了DXO排行榜上的第一名,和它的兄弟P20 Pro並列。
雖然評分相同,但如果要我來選的話,我會選擇焦段更多,玩法更多的Mate 20 Pro。畢竟對非專業的我們來說,拍照還是更看重玩法,不是麼?
四、為了追求極致夜景 廠商開發了特殊鏡頭
除了對焦段的探索,還有廠商對夜拍做了特化加強。沒錯,我說的就是vivo,vivo在NEX雙屏版上加入了一顆特製的夜拍鏡頭,單畫素尺寸甚至達到了2.9μm。
vivo NEX雙屏版的夜視鏡頭
先不論拍照的質量如何,亮度肯定是一等一的,市面上所有的“夜視儀”亮度都比不過它,可以說是夜拍界的一股清流。
五、引入TOF鏡頭後 手機又多了不少玩法
不斷探索手機拍照可能性的同時,各大手機廠商也在探索攝像頭的其他用法,最典型的就有OPPO R17 Pro、vivo NEX雙屏版和年底釋出的榮耀V20了,兩者都加入了特殊的TOF景深鏡頭,通過物體反射紅外光時差的測量,確定物體的景深資訊。原理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詳細瞭解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3D拍照時代到來?OPPO R17 Pro TOF三攝解析》 。
OPPO通過加入TOF實現了3D掃描建模的功能,vivo NEX雙屏版則是將TOF功能用在了自拍方面,榮耀V20則是將TOF用在了體感遊戲上,雖然玩法上各有千秋,不過有TOF鏡頭的手機都有視訊瘦身這種功能,可謂是女性使用者的福音。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動圖,看看自己更喜歡哪種玩法。
OPPO R17 Pro的3D建模功能
榮耀V20的體感遊戲玩法
六、2018年普及的屏下指紋 原來也跟鏡頭有關
除了這些拍風景和拍人的鏡頭之外,2018年的手機市場中,還有類個鏡頭鮮為人知的,那就是屏下指紋用的鏡頭。
紅框中就是手機指紋用的超短焦鏡頭
這顆鏡頭是專門用來記錄指紋資訊的,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屏下指紋解鎖其實大部分都使用了超短焦鏡頭來實現。
vivo X23的指紋識別鏡頭
屏下光學指紋識別的原理在於利用了OLED屏的兩個特性——螢幕畫素自發光和螢幕透光,前者為指紋識別提供了光源,隨後光線穿過透光的OLED螢幕,將指紋資訊傳遞到手機的螢幕指紋識別模組。
從vivo NEX開始,光學屏下指紋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了廠商們最常用的方案,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這顆鏡頭還會存在於我們的手機裡,默默的讀取我們的指紋資訊。
結語:2019年 手機鏡頭技術還會為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寫了這麼多,2018年手機鏡頭的故事差不多到這裡就要結束了。
2018年是近3年內手機鏡頭髮展最快的一年,在旗艦鏡頭拍照素質已經拉不開差距的今天。廠商們選擇對鏡頭的定製和對鏡頭玩法進行探索,為手機拍照帶來新的活力。
作為人們日常使用最多的工具,手機拍照的不斷進步,也一定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方式。未來手機還會在拍照上有什麼突破,目前已經初現端倪。
從目前網路上放出的訊息來看,2019年手機變焦技術可能會獲得進一步突破,同時TOF深感鏡頭的應用也會更加普及,未來的手機玩法還會更加精彩。
ZOL拆機堂團隊也會繼續努力,在2019年裡,繼續為各位觀眾老爺們帶來更精彩的拆機解析。
感謝各位對我們的持續關注。
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