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BAT創始人對雲端計算有分歧,如今三位大佬對AI看法如何?
9月17日訊息,今天2018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召開,BAT創始人李彥巨集、馬雲、馬化騰全部出席這次大會,另外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則缺席了這次大會,原本他也是要出席的。
BAT三位創始人在這次大會上都發表了演講,他們都說了啥?
李彥巨集:20年前的現代化,就是如今的AI化
8年前BAT創始人對雲端計算有分歧,如今三位大佬對AI看法如何?

百度創始人 李彥巨集
李彥巨集說:20年前,我們覺得資訊化是現代化,企業做了一個網站,就是現代化。今天現代化的定義要改了,就是AI化。未來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宣稱,自己和AI沒有關係。對於絕大多數企業來說,重要的是率先擁抱AI,儘快使自身AI化。
馬雲:保護哭喊的落後力量,往往會成為破壞創新的最重要的因素
馬雲說:新的技術是新的生產力,一切生產力的發展必須要有新的生產關係與其相適應。飛機剛出來的時候,伴隨很多事故,但是我們並沒有把航空工業給消滅掉,也沒有用管理火車的方法去管理整個飛機行業。保護哭喊的落後力量,往往會成為破壞創新的最重要的因素。
最早的製造業依賴於資源,中國的製造業基地都在東北,後來製造業依靠產業配套、產業鏈,製造業的基地轉到了長三角、珠三角,未來的製造業依靠的是資料,是服務業,服務業發展好的地方,新制造才會發展起來。未來製造業的重點不是引進資金,而是知識和人才。未來10到15年,傳統制造業面臨的痛苦,將會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企業如果不能從規模化、標準化向個性化和智慧化轉型,將很難生存下去。未來成功的製造業一定是用好智慧技術的企業。
馬化騰:人工智慧技術是一場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不能閉門造車
8年前BAT創始人對雲端計算有分歧,如今三位大佬對AI看法如何?

騰訊創始人 馬化騰
馬化騰說自己對人工智慧有三個看法:①人工智慧技術是一場跨國、跨學科的科學探索工程,對於任何一個企業、城市和國家來說,我們不能拒絕人工智慧領域的“奧林匹克”,更不能“閉門造車”。
②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正在通向“大社交”時代。
③我們需要充分考慮未來人工智慧發展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防範黑產利用人工智慧來做違法的事情。
馬化騰還提出了人工智慧方面的四個問題,如何讓人工智慧“可知、可控、可用、可靠”。
儘管馬化騰沒有給人工智慧的四個問題作出解答,但我們可以看到BAT的三位大佬對人工智慧都是有自己的思考的。李彥巨集重在將企業如何對待AI化程序;馬雲在談智慧製造;馬化騰則是討論如何讓人工智慧更加為人類所用。
8年前,在2010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BAT三位大佬在討論雲端計算的前景時,曾經有明顯的分歧和認知差別,但如今他們對人工智慧的看法卻非常統一,看來人工智慧的時代已經來臨,沒有企業或創始人能夠置身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