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外貿人反覆鑽研的“NLP思維邏輯六層次”
世界經理人專欄
這裡有最基礎的職場生存之道,有入門的郵件,更有客戶的分析,跟蹤,客戶的談判,實操性十足;這裡還有,用人,管人,佈局等等很多方面的企業運營的經驗和教訓;以文會友,結交天下外貿人!
一個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盈利,之所以要招聘員工是因為老闆實在是忙不過來了,需要 組建團隊 跟自己一起完成企業目標。
所以,老闆們願意掏出利潤的一部分發工資,發獎金,但是前提很明確,你得 創造效益 。
外貿稍微大點的訂單是越來越難談,成交週期越來越長,成交條件越來越苛刻,供應大於需求是根本原因,還有一個原因也不能忽視,業務員們缺乏必要的專業性,職業性,商業性和溫度,只能用價格和付款方式打動客戶。
以此為背景,企業的運作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頻繁淘汰,頻繁招聘,只能比以前更耐心。
很多老闆還在說“鐵的營盤流水的兵”,就如同之前我寫的那篇文章,這是你想多了,或者是在做白日夢,鐵打的營盤你有嗎?流水的兵,真的如此容易?
一個圖你就懂了:
耐心是指不能盲目的要結果,等結果,還是要鎖定業務過程,所謂厚積而薄發,只要業務人員有足夠的努力來“厚積”就應該抱有期待,存有耐心。
老闆們是最快能感知到變化的人,利貿諮詢在服務的過程中,發現很大一部分老闆心態已經變得平穩,不再急功近利,而選擇精工細作,抓過程,促結果。
可惜的是,很多外貿新人——可能並不是絕對的外貿新人,有外貿經驗,只是剛剛進入某家公司——並沒有真正意識到一個殘酷的現實:
老闆們可以不急著要結果,但是你得讓我看得到過程。
短時間不給結果,我能接受,但是,如果連過程都沒有,你覺得我經營一家企業是圖什麼呢?
利貿諮詢在培訓和為企業提供諮詢管理服務的過程中發現了兩個突出的現象:
1.優秀的業務員,無非具備以下若干種能力或者在某一項能力上特別突出:
2.一個業務員在公司的業績越來越好,大部分人表現出瞭如下的成長:
是不是驚人的一致?
利貿諮詢深度服務了510家企業,內訓了3100家,接觸的業務員數量19000多人,以此資料為基礎分析,我相信絕對有說服力。
可是我們看下很大一部分外貿新人在做什麼:
產品不瞭解,甚至有一些到公司好幾個月了,連一些專業詞彙都不會寫,寫一封郵件需要到處巴拉單詞,公司給了完善的產品學習體系,學習資料,不想花時間去學;
背景調查?太麻煩了,好浪費時間,不如直接回復詢盤來的快。可是,每一次回覆又沒有了客戶的音信,問其原因,就是價格高價格高價格高;
沒有背景調查,開發信就只能憑感覺寫,無回覆,就開始喊,這是浪費時間,不想做;
開發信沒回復,要求打電話,理由卻是英語不夠好,不會打,需要時間成長,我去,產品專業詞彙都不學,你成長個P啊;不會打就不打,不打就永遠不會打;
客戶來封詢盤,不調查,不分析,客戶言之不清就直接回復一封去問客戶details,可惜絕大部分又是一去無音訊,教他們給客戶做solution,又說對產品不瞭解,太麻煩,不想做;
這些都是你的本職工作,公司發工資給你就是拿錢買你做本職工作的,各種理由,那憑什麼拿工資呢?
我相信這部分人絕對沒有看過 NLP思維邏輯六層次 :
為了解釋的更清楚,我引用一下百度百科的文字:
環境:這是最低層次,即外界條件。什麼時候?在哪裡?與誰在一起?做什麼事等。我們正常人的思維習慣,往往從這一層次開始考慮問題。
行為:這是第二層次,即在這件事情裡,我們做了什麼?沒做什麼?
能力:這是第三層次,即對於這件事情能不能做?用什麼方式方法做?還可以怎麼去做?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信念和價值:信念和價值觀是第四層次,是相信什麼?什麼是重要的?這樣做能帶來什麼價值?有什麼意義?
身份:這是第五層次,即我是誰?是什麼樣的人?我以什麼身份地位去做這件事情?
系統:這是最高一層是系統層次(也叫精神層次),即為誰做?做這件事情給自己和周圍這個世界帶來什麼意義?這是涉及到人生意義的問題,已經是上升到精神和靈性的層次。
由環境到能力的這低三層,這是由人的意識主導的,我們每天都有意識地接觸到。由信念價值到系統這高三層,由潛意識主導,我們日常很少刻意去思想,所以往往忽略了。其實,我們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被這三層所主宰。它們被潛意識控制著,往往很難理解,卻是人生成敗快樂痛苦的決定因素。
在個人範疇,個人的最高境界是身份。層次越低,改變越容易,但作用越小;層次越高,改變越難,作用越大。在使用它的時候,我們要根據情況來決定使用哪個層次。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多是環境及行為的低層次問題。當問題上升到信念或身份層次的時候,就較難解決了。一般來說,一個低層次的問題,在更高層次裡更容易找到解決方法。反過來,一個高層次的問題,用一個較低層次的解決方法,定然難以有湊效。
我們用這個理論來分析一下上面所涉及到的業務人員的行為:
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從高往下去思考:
看起來像是洗腦傳銷,但是這個理論能夠在全世界通行,被大家所接受,自然有其威力。
讓我們回到文章的標題部分,送廣大的業務兄弟姐妹們一句話:
不論你做什麼行業,有些工作是必須的,是本職,你的工資是拿這些本職工作來換的,不去提高自己,打破自己的認知障礙,你永遠只能停留在低層次,迴圈往復。
當然,如果你想這樣,誰也沒辦法,但是,企業的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怎麼可能留這樣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