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可以下鄉,但別讓好政策變了味兒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結束了近30年的增長期。緊接著,在2019年1月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指出,今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他認為,過去的一年我國汽車市場規模已經接近了3000萬輛,但是還有增長潛力。隨著汽車已經從城市進入鄉村,國家也在考慮制定相關政策鼓勵農民的消費。
20天后,國家發改委會同工業和資訊化部、商務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以下簡稱為《方案》),共提出6個方面的24項措施。其中,在汽車產業方面,《方案》就提出了6項舉措:
1、有序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2、持續優化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構;3、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4、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範圍;5、加快繁榮二手車市場;6、進一步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
這意味著中國新一輪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即將到來。而在這一輪刺激政策中,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針對此項舉措,《方案》提出,有條件的地方,可對農村居民報廢三輪汽車,購買 3.5 噸及以下貨車或者 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給予適當補貼,帶動農村汽車消費。
可以說,時隔十年之後,我國又迎來了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近日,長安歐尚宣佈率先實施汽車下鄉補貼,最高可享受22000元廠家補貼,打響汽車下鄉重啟的“第一槍”。
然而,與十年前“汽車下鄉”政策推出時的全面看好不同,本輪刺激政策還未落地就收到了不同的“迴響”。在政府表示樂觀的同時,不少業內人士卻憂心忡忡。
發改委為何樂觀?
時間回溯到10年前,2009年1月14日,國務院在《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中提出,從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國家將安排50億元,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換購輕型載貨車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等,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2010年初,國家表示,將“汽車下鄉”政策實施延長一年至2010年12月31日。
在2009年和2010年,國家共計補貼下鄉車輛400餘萬輛。 藉助汽車下鄉和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刺激,我國汽車市場不僅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下滑趨勢,還在之後兩年分別實現增長46.15%和32.37%,坐穩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
可以說,在2009年至2010年的“汽車下鄉”政策實施期間,我國完成了開拓農村汽車市場、加速農村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兩大惠農任務。此外,該政策也起到了促進自主品牌發展、刺激國民消費和助力全國經濟形勢好轉的作用。
上一輪刺激政策的良好效果無疑提升了政府對新一輪政策刺激的信心。而對於即將於2019年實施的“汽車下鄉”政策的優勢,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還表示,這將有利於淘汰安全標準低的三輪汽車、沒有合法登記的電動助力車,引導農村汽車消費的升級。
2018年,我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為170輛左右,距離主要發達國家水平還有較大差距。作為對比,美國的千人汽車保有量大概為800輛左右,歐洲、日本則為500~600輛。所以,劉宇南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汽車消費的潛力仍然比較大。
然而,不少業內人士卻並沒有那麼樂觀,甚至對汽車下鄉政策產生了擔憂。
刺激政策並沒有看上去那麼美麗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祕書長師建華此前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就曾表示,“汽車行業歡迎長期有效的激勵政策,但最好不要出臺引起國內汽車市場波動的短期的刺激政策。”在其看來, 短期的消費刺激政策雖能拉動一時的汽車市場銷量增長,但也會引起了國內汽車市場的波動,很有可能會提前透支一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
在上一輪汽車下鄉和購置稅減半政策完全退出後的2011年,我國汽車銷量增幅迅速回落至2.45%。而2018年的車市下滑也是在2017年購置稅補貼政策完全退出之後出現。
與此同時,我國汽車製造業總產能與在建產能合計超過6000萬輛,比全年銷量多出一倍以上,淘汰落後產能勢在必行。由於2018年的車市下滑,不少企業銷量大幅下滑,嚴重者甚至面臨生死問題。而這些眼看著即將死亡的企業多為行業的落後者。不少業內人士擔心, 汽車下鄉政策將延緩落後產能的淘汰、打擊頭部企業在技術進步方面的積極性,不利於汽車行業有序健康、持續良性發展 。
除了製造端,不少企業在2018年市場下行的重壓下對旗下的銷售渠道也進行了變革:神州優車為寶沃汽車推出汽車新零售,長城汽車尤拉品牌力圖打造包括“智慧門店”在內的全新銷售渠道,部分新造車勢力則致力於依靠直營模式降本增效。而 市場環境的突然寬鬆,無疑將降低企業在渠道等多領域變革的積極性 。
整體而言,農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資訊獲取能力相對較弱,汽車下鄉政策為庫存車、低質低價產品流入農村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創造了新機會。
汽車下鄉不能一補了事
雖然部分業內人士對汽車下鄉政策存在憂慮,但在億歐汽車看來,汽車下鄉政策仍然有機會對促進農村汽車消費起到長期的利好作用。
汽車下鄉是我國刺激消費、帶動汽車產業發展、推動經濟上行的重要舉措。只不過,億歐汽車認為,汽車下鄉絕不該僅停留在簡單的資金補貼,而應該以此為契機,全方位為農村的汽車消費者謀取利益, 防止這一為農村居民謀福利的政策變成保護落後企業、透支未來市場、消化殘次品和庫存車的行為 。
首先,為減少落後企業的低質低價產品進入市場、提升先進企業在技術進步方面的積極性, 相關職能部門應該為“汽車下鄉”政策設定一定的准入門檻,將落後產品擋在優惠政策的門外。與此同時,政府還應要求汽車企業對下鄉車型提供品質保障,防止庫存車和殘次品流入農村市場 。
其次, 各地方政府需要在汽車銷售價格方面進行嚴格監管 ,防止部分企業藉助補貼優惠的機會在熱銷車型的終端銷售時變相漲價,將利民政策變成“利企政策”。
此外,為推進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需要,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該在汽車下鄉中佔據一定的特殊地位。由於農村居民停車位緊張程度低於城市,充電樁安裝更加便捷,政府應該鼓勵農村居民對新能源汽車方面的消費。同時, 政府和企業還應共同努力為農村居民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充電條件 。
當然,汽車下鄉不應該僅是一個短期的市場刺激行為,而應該是藉助政策刺激提升農村居民對汽車消費的興趣,併為農村汽車消費提供足夠的保障。比如,要求參與汽車下鄉的車企為農村消費者提供便捷的售後服務,讓農村消費者更加放心地購買汽車。
總之,在進行政策補貼的同時,國家更應該對農村居民進行汽車消費方面的教育、引導,並對企業和產品進行嚴格把關。同時,政府還應該推出相關政策和設施來保障農村居民的用車便捷,解除其買車的後顧之憂。
補貼資金來自無數納稅人的血汗,防止這一利國利民的好政策變了味兒!
版權宣告
本文來源億歐,經億歐授權釋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點選轉載說明,違規轉載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