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清楚這三件事,別提轉行

現在知乎上的轉行大軍越來越多了,各種轉行經歷&經驗文章+live層出不窮,都是想幫助大家儘可能快速高效地達成轉行目的。
當然了,也包括之前的我。
轉行成功後我的確感受到了生活整體的蛻變和精彩,所以我恨不得把我的經驗分享給所有當初和我一樣遇到舒適圈困擾的朋友們,幫助他們一起轉行成功。於是我開始在知乎、在公眾號、在各類文字平臺積極分享我的轉行經驗。
但是最近我停下來了,因為我開始想,這些文字雖然有用, 但會不會讓一些還沒想清楚適不適合轉行的同學瞬間頭腦一熱,打了雞血般地做出了衝動的決定?
這個太太太太不負責任了。
所以今天我要寫這麼一篇文章,結合我自身以及我幫助過的上千位朋友們的普遍經歷,來勸告大家,決定轉行前,你必須要想清楚這3件事。
1、轉行為了什麼?
①逃離當前的生活 ②選擇嚮往的生活
這兩者看起來似乎是一回事,但其實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先說第一種——
逃離當前的生活
有很多朋友在我的公眾號後臺和我聊天說他們轉行的原因:自己當前的生活多麼無聊、工資多麼低、前景多麼暗淡、生活多麼不如意,好想逃離這樣的生活啊。
於是他們恰巧看到了某雪轉行後的生活:網際網路公司,工作時間彈性,許可權自由,雙休,有詩有遠方。

於是他們決定了!要過上和姚雪一樣的生活!那就和姚雪一樣,轉行吧!
但是他們並沒有想過, 轉行過程中需要做的除了努力以外,還需要熱愛和認可。
於是,在轉行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問題——學習枯燥、實際操作好難、簡歷面試好煩,這群孩子就不小心從一個圍城跳入了另一個圍城。前也不得,退也不得。
整個畫面悲壯甚至有點悽美。
再說第二種——
選擇嚮往的生活
回想我當初選擇轉行時,我也是對網際網路一竅不通,甚至不懂運營是個什麼鬼。
但是我腦海中是有一個影子的。
我知道我特別喜歡做創意,喜歡每天都有不同挑戰的生活、喜歡策劃一些事情從而達到某個目的、喜歡寫一些功能性的文章……
我當時跟著一些都市電視劇的引導,把這個工作簡單粗暴地稱之為廣告策劃哈哈哈哈,想起來也是好笑~

但是後來我把我喜歡的這些事 通過不斷網上搜索和整理 ,我才發現,有一個叫做網際網路運營的東西正好涵蓋了我所有的興趣點——
我可以每天面對不同挑戰,不用一成不變;
我可以通過自己的歸納和思考去策劃一個方案達成我的工作績效;
我可以在工作中科學地輸出文章、並且讓文章對公司有所價值,不再是以前QQ空間裡那些從誕生開始就意味著被世界遺忘的文章。
你看,這是我真正想要的樣子,我既想逃離當前的生活,又找到了嚮往生活的方向,這一刻我才算是真正明確我轉行是為了什麼。
所以, 光有①很容易衝動,有①並且有②才是理智轉行的前提。
2、正視轉行過程中你需要承擔的壓力
①捨棄沉沒成本
轉行意味著完全背離之前的專業和工作,不管你的專業學了四年還是七年,不管你上一份工作做了三年還是五年。
接下來的 轉行道路上,除了之前工作學習中積累的做事方式和邏輯思維可以延續,其它經驗都不再能給接下來的網際網路運營道路任何基礎。
比如——
“我用了7年時間學醫學,雖然不想做這個,但是之前的7年太可惜了。” “我已經做了三年的公務員了,在這行裡年頭越久越吃香,儘管食之無味,但是也覺得棄之可惜。” “我當初為了聽家人的話做會計,花了好幾萬報班學習考證,現在想轉行網際網路,但是覺得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
以上的擔心其實都沒錯, 轉行的人們目標一致,但是背地裡卻各有各的苦衷。
我遇到過的,學土木的、學工程的、學電氣的、學獸醫的(我自己啦)等等各行各業。大家因為自己不得已的原因選擇了自己並不熱愛的行業深鑽,卻在中途發現了更向往的網際網路行業。想要跑過去,卻糾結著之前的過往。
這裡,我不能直接勸各位大手一揮,不念過往。我只能說,轉行,面對捨棄和重生是必然的!
你需要想好你究竟到底想要什麼? 十年後你想過著什麼樣的生活、身邊站著什麼樣的愛人、你可以為你的下一代帶來什麼?那麼因此五年後、三年後你需要做到什麼水平?那麼今天你究竟選擇哪一條路才可以到達這個目標?
讓你駛向未來的不是過往,是此刻。
所以, 如果你此刻選擇了,就請你正視這一切。
②經濟壓力
這個部分分為在校生和已經工作的人兩個情況。
在校生:
生活費不受影響,但是 學習成本也不是個小數目。
在網上碎片化的學習是可以長些知識,但是想要達到可以成功入職的系統水平,遠遠不夠。所以報班買課程是必然的選擇。面對超出生活費的額外費用部分,學生們也是要頭疼的了。
所以這個部分,盡力而為,直視現實情況。家裡同意自然ok,不同意的話,做個一學期兼職攢攢錢也是好的,弄個低利息分期也是好的,千萬別偷別搶……
已經工作的人:
經濟壓力大的人千萬別學我裸辭啊啊啊,我是積攢了一些積蓄、並且下定決心往一個月拼命學習高效轉行才敢裸辭的。
儘管如此,在家裡也是壓力蠻大的。畢竟已經畢業了,已經不是孩子,而是社會裡的“大人”了,卻整天在家裡沒有收入,面對父母難免有些許慚愧, 心理壓力也是不小……
③家人朋友的懷疑
當初我從寵物醫院裸辭選擇轉行,抱著個筆記本窩在家裡開始學習網際網路運營。我的父母雖然不會極力阻止,但是也是抱著“你就嘚瑟吧,到時候你還得回寵物醫院去”的態度看著我折騰。
唉,我也憋屈得很啊!
你設想一下,你獨自一人下定決心捨棄所有沉沒成本,回到家裡毫無經濟來源啃著自己手裡那點少得可憐的積蓄,選擇一條未知的道路,已經用光了幾乎99%的勇氣了。這時候還得拿著最後1%的勇氣來面對家人的懷疑和打趣,甚至是冷嘲熱諷。嘖嘖嘖,要是玻璃心簡直活不下去啊。

但是我是怎麼挺過來的呢?每當父母表示懷疑的時候,我心裡的腹黑姚雪小人就登場了,在心裡冷笑:“哼哼哼,等我轉行成功薪資翻倍的時候,你們的表情最好不要變太多,作為爸爸媽媽怪沒面子的,哼哼哼。”
幼稚不?但是真的好解氣……
3、接受美好結果背後的弊端
①網際網路公司也有加班的
我之前在我的文章中說,我每週上四天半,早十晚六,工作彈性自由,特別happy。於是就有好多好多小夥伴在知乎私信和公眾號後臺問我——你真的不加班嗎?所有網際網路公司都是這樣嗎?
答案是,當然不是啦!!
首先,我們公司在我入職初期是每週三休,但是兩個多月後就改成每週雙休了,不過還是早十晚六,也沒有加班文化。我們公司是嚴格追求網際網路公司氣氛的,大家不會推崇加班, 但是遇到自己想嘗試的部分或者想達成的目標,都會自主去加班做這件事。
換句話說,我們幾乎就是不把工作和生活嚴格分別開,都是很輕鬆很喜歡的事情,什麼時候想做,就做咯。什麼叫“加班”,我還“加生活”呢~
但是 如果碰到傳統企業轉行網際網路轉的不徹底的,或者強度任務超大的BAT類的,加班這個事情可能也不可避免。 (這個就涉及到篩選公司的問題啦,如果大家有需求,後期我可以好好寫寫,怎麼去篩選一家工作時間足夠彈性的公司。)
一句話,加班這件事本不可惡, 讓人可惡的是加班做的那些沒有必要的事。
②入職之後也一定是需要繼續學習的
大家都知道我轉行前集中學了一個月文案、資料分析、微信公眾號操作等各類技能,緊接著就轉行成功入職了。但是進來之後,才剛剛開始啊。
網際網路人才太多啦,你不持續進步,就會掉隊。所以 別想著學一下技能入職了就可以一勞永逸的。 既然我們選擇了跳出舒適圈,就要面對每天都需要跳躍進步的環境。
所以,迴歸第一個問題,你真的想轉行嗎,為什麼想轉行?
③再活躍的環境也會因為心態而出現舒適區
曾經有一個朋友知乎上問我,“你現在跳出舒適區,不知道會不會是跳進了下一個圍城。”這個問題我印象十分深刻,因為我發現大多數人可能誤會了舒適區這個概念。
這位朋友的意思是,我跳出了所謂的舒適圈,去嘗試了新事物,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再次厭倦了這個新事物,又一次面臨對生活感到乏味不甘、並且不得不轉行的狀態。
然而在我心裡, 舒適圈從來就不是和一個行業或者一份工作劃等號的。 我所跳出和逃離的是一個固定的生活狀態,而不僅僅是寵物醫生這個職業。
那是一個很舒適安逸的狀態:
按時上下班,技術會逐年變強,工資會逐年增高,不用操心吃飯單位包了,不用擔心穿基本就是工作服,不用擔心人際關係大家都是搞技術的心思很簡單,不用擔心攢錢攢不下因為根本沒時間沒地方花錢……
然後十年後如此,二十年後如此,三十年後亦如此。
一句話概括就是,你可以推算出來你五十歲的時候百分之八十的樣子。
那我怎麼能甘心呢。
我想要的是那種今天都不知道明天的自己會是什麼樣的生活呀。 我甚至想不出來明年這個時候的我會做著什麼樣的事情,會拿著什麼樣的工資,甚至旁邊站著哪一個人。
我的未來彷彿有無數種可能,這些未知的事情我真的光是想想就無比興奮。
至於工作,這個工作內容本身就是要求人不斷嘗試未知事情的工作,也是符合了我的性子。所以圍城這個東西,在想我現在的生活中基本不可能出現了。
很多朋友對我說不敢嘗試新事物,因為怕失去現有的一切。我不能評論這句話對錯,因為每個人追求本就不同。
但是對我來說,如果我本就沒能擁有我所喜愛的生活,我又有什麼可害怕失去的呢?
所以你也是, 好好想一想,你的舒適區到底是什麼呢?
好啦!我默默叨叨地說完啦。
這一次不是給大家直接講我轉行過程中的各種經驗,而是給各位轉行朋友們做了三顆安定藥丸。
別急,
別衝動,
別熱血呀親們~
轉行這件事,往小了說就是換個工作,往大了說是會改變整個人生軌跡的。
你真的……想好了麼?
本文作者——暖石姚雪
原文發表於暖石網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