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報告】微信讀書
本文分為“背景”、“產品定位”、“產品分析”、“總結”四部分,預計閱讀時長10分鐘
背景
行業背景
圖書類應用是對生活中已有需求的線上遷移及優化,其節省了紙質圖書在實體、運輸、儲存等一系列成本問題,加上其極易攜帶(一部手機即可),為銷售者和消費者均產生了極大的價值。
數字圖書類應用大致可以分為以下:
1.運營商平臺
- 國內運營最早的電子書閱讀平臺,通過與合作手機廠商預裝應用以及花費扣費付款的方式,收穫了大批的早期使用者
- 代表產品:咪咕閱讀、天翼閱讀、沃閱讀
- 在智慧手機與4G發展起來之前,流量價格昂貴,文字是主要的傳播媒介,而運營商在內容傳播渠道上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運營商在渠道的優勢逐漸減弱,且存在缺乏網際網路基因,應對市場變化緩慢等問題,此類平臺的市場佔比越來越弱
2.電商平臺
- 通過紙質圖書的網路銷售,與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電子書分銷方面具有品牌優勢和渠道優勢
- 代表產品:亞馬遜、噹噹、京東
- 從紙質圖書的網路銷售到數字圖書的業務擴充套件,作為公司主營業務的補充;從目前的市場情況倆看,對於手機APP的投入並不大,但在電子書閱讀器的硬體領域更有優勢——亞馬遜的kindle,京東的JDread
3.社交平臺
- 通過社交引流和使用者分享評論的方式,在社交屬性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
- 代表產品:豆瓣閱讀、微信讀書、知乎書店
- 基於現有產品使用者特性推出的產品,內容更偏向於出版類圖書
4.移動閱讀平臺
- 藉助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上網裝置的普及,培育了大批的核心使用者
- 代表產品:QQ閱讀、掌閱、多看
- 最早介入圖書類應用的產品,在閱讀相關功能更加完善,內容更偏向於網路文學;此類產品均已進入成熟期,為微信讀書、蝸牛讀書等提供精品出版類圖書的產品留出了一定的空間;為了抓住這部分使用者(收入更高,更易付費)掌閱在19年1月推出了:掌閱精選
而隨著人口和流量紅利的下降,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愈加明顯,圖書類應用也開始走向提供精細化服務的道路;而微信讀書選擇的方式是通過微信關係鏈進行更加準確細緻的書籍推薦。
產品背景
微信讀書是在15年8月正式上線的,由“國內最具實力的社交平臺——微信”與“國內最大的數字內容平臺——閱文集團”共同打造,如此強大的資源背景,使得微信圖書在釋出當天即佔據了APP store圖書類排行榜的第5位,並在初期經歷了1段時間的波動後,始終保持著領先的地位。

圖1.微信讀書排名趨勢
而關於為什麼會做微信讀書這款產品,猜測有以下幾點原因:
1.基於微信形成了成熟的使用者關係鏈與公眾號,需要有一款產品來驗證其能帶來的更多價值——“連線一切”;無獨有偶,吃盡微信紅利的拼多多也是在15年9月成立的
2.國內使用者對於版權意識與知識付費的逐步認可;
3.閱文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數字內容平臺,其旗下的產品更多偏向於網路文學,如:QQ閱讀;微信讀書可彌補其在出版圖書的內容分發。
4.微信內部產品對於圖書類應用個性化需求的思考與偏好
產品定位
slogan:讓閱讀不再孤獨
微信讀書本質上仍是一款圖書閱讀類產品。但與以往圖書類應用將社交作為輔助留存、促活的目的不同,其將社交放在了與閱讀同樣重要的位置上,並貫穿在了使用者的整個使用流程中:
1.基於微信關係鏈為使用者推薦合適的書籍
2.可檢視微信好友的讀書動態
3.與好友討論正在閱讀的書籍等等
產品分析
業務形態
微信讀書的業務形態是圍繞著使用者的整個使用路徑來進行的,且符合AAARR模型;並通過互動來促進使用路徑的快速達成,在使用者使用路徑中引導分享來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實現增長。

圖2.業務形態
功能架構

圖3.功能架構
根據業務形態對產品的功能架構進行了梳理:
1、基礎功能:搜尋、圖書詳情、閱讀器、書架
作為一個圖書APP,以上功能可以說是標配了,它們共同構成了使用者在APP中的基本使用路徑。而在經歷了長期的發展後,也已經形成了固有的功能模式,在產品初期就應該搭建完成,並在後續過程中重點關注使用者體驗的優化。
2、社交功能:社交的本質是連線人與人,在微信讀書記憶體在著兩種形式
- 人與人直接連線:私信、關注、加入黑名單、贈送圖書等
- 通過內容進行連線:點評、想法、點贊等;
3、商業化:賬戶充值、無限卡
- 賬戶充值
① 1充值幣=1元,可用於購買單獨的圖書/聽書/漫畫內容;
② 以內容作為付費的維度 - 無限卡
① 分為月卡(30元/月)、季卡(20元/月)、年卡(19元/月)三種;連續包月則19元/月;從價格和展現的樣式來看,主推為連續包月的模式
② 權益:出版書、有聲內容、漫畫——免費;網路小說——8折購買
③ 以時間作為付費的維度
4、特色功能:微信關係鏈
文中在“產品定位”的段落中寫到了:微信讀書將社交放在了與閱讀同樣重要的位置上;但重點不是上面提到的“2、社交功能”,上述這些功能在所有產品中都是可以實現。微信讀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對“微信關係鏈”的應用。包括了以下幾方面: - 基於微信關係鏈為使用者推薦合適的書籍
- 可檢視微信好友的讀書動態,與好友討論正在閱讀的書籍等等
- 使用者增長
- 讀書排行
下面針對微信讀書中利用了微信關係鏈的部分功能進行具體分析
功能分析
圖書推薦
從"發現“”頁中可以看出,微信讀書主推的使用者發現感興趣圖書方式即是推薦。並提供了多種推薦策略方式以使使用者獲得更精準、更豐富的推薦結果。
一些較常規的推薦方式:
- 為你推薦:基於使用者的閱讀歷史計算,每日更新
- 每日話題推薦、本週推薦:時間維度上的個性化推薦
利用了微信關係鏈的推薦方式:
-
好友在讀:在“發現”頁推薦好友正在讀的書籍。
① 這種方式應該是對“基於使用者的協同過濾演算法”的優化,主要是在冷啟動階段。
② “基於使用者的協同過濾演算法“需要先找到和目標使用者興趣相似的使用者集合,進而找到目標使用者可能感興趣的內容。但在冷啟動,缺乏資料時,如何找到興趣相似的使用者是一個問題;利用微信關係鏈可以更準確的在冷啟動階段提供推薦服務。
③ 在產生更多的使用者資料、主動關注感興趣的其他使用者後,推薦的準確度也會越來越好
④ 滿足了使用者的窺探欲,進而產生了隱私設定的相關功能
⑤ 對於微信來說,可以進一步來完善其對微信關係鏈的分析與學習,進而創造更大的價值
想法-讀書動態
- 想法功能起到著“促活、留存”的作用;也是一種使用者發現感興趣內容的方式
- 微信關係鏈的遷移,可以讓剛註冊的使用者有東西可看,提高其留存概率
讀書排行
會讓人聯想到“微信運動”的一個功能,微信運動曾經引起過全民運動的狂潮,大家瘋狂的刷著步數;但“讀書排行”其實還是和”微信運動”有著不一樣的地方的:
- 微信運動的步數可以是使用者在做著其他事順便登頂,甚至可以刷步數,從而引發炫耀,榮譽感的;
- 讀書是需要專注力的,想要獲得成就感需要付出的成本較高,對促進使用者閱讀的作用不大,但對於本來就喜歡讀書的使用者來說,還是有一定的激勵作用的。
使用者增長
通過不同形式的分享,以“免費“作為吸引點,依靠微信關係鏈來實現快速增長;
1.贈一得一
- 需求:使用者希望免費獲取圖書、展示對好友的關注
- 功能目標:拉新、促活、增強使用者間的親密度
- 入口:發現頁、書城
- 規則:分享者通過微信等渠道分享贈送圖書,被分享者免費領取後,分享者- 可同時免費領取;每位被分享者最多可通過該方式領取2本圖書
- 成本:雙向單本圖書免費閱讀許可權
- 分享形態:連結
2.分享閱讀成就
- 需求:滿足使用者的炫耀、成就感
- 功能目標:拉新
- 入口:讀書排行榜
- 成本:無
3.邀請得無限卡
- 需求:時間維度免費閱讀圖書(貪婪)
- 功能目標:拉新、促活、增強使用者間的親密度
- 入口:發現頁
- 規則:
①組隊抽無限卡:五人成隊,週六開獎,隊長額外獲取獎勵;隊內有新使用者會增加獎勵天數;成員不能與往期完全相同
②領取無限卡:點選領取,具有一定隨機性
③分享得聯名卡:分享給朋友,每張卡片集齊3次點贊可得2天無限卡,每期最多可得12天無限卡。每期活動一人可點贊一次。(出版社與微信聯名打造的無限卡片,在樣式上與普通無限卡有區分)
④翻一翻:分為普通卡片和終極福利卡;需分享給朋友後解鎖卡片;終極福利卡中包含了“終身無限卡” - 成本:X天的無限卡
4.分享獲得書籍音訊
- 需求:內容維度免費閱讀圖書(貪婪)
- 功能目標:拉新、促活、召回流失使用者
- 入口:發現頁
- 規則:
- 分享免費領:成功分享,可永久獲得相應書籍音訊。每週二更新,每期限1本
- 成本:單本圖書免費閱讀許可權
總結
關鍵詞:微信關係鏈、閱讀、免費
1.利用微信關係鏈使得微信讀書可以快速觸達使用者,而滿足使用者的閱讀需求、良好的使用者體驗才是使用者留下來的原因,
2.利用微信關係鏈、微信中積累的使用者資料,可以幫助向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3.微信關係鏈用於觸達使用者,而獲取使用者的關鍵點是“免費”;從免費使用者中發掘付費使用者,並利用免費使用者保持產品內的活躍氛圍、提供更多的互動內容(如:想法、點評)以此更好的服務付費使用者。——這和遊戲的商業模式是很相似的,均符合二八定律。
體驗報告意在學習,如您有不同的看法和建議,麻煩多指教,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