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360 誰是loT賽道的下一個突圍者?
2019年的3月,華為和360一前一後開了兩場“不謀而合”的釋出會。華為和360不謀而合,是個極為罕見的現象——一家是國際知名的通訊行業的巨擎,一家是深耕網際網路安全十多年的翹楚,雖然同屬於中國科技公司的“巨頭系”,但華為和360基本沒有業務重疊,井水不犯河水。
不過恐怕不遠的未來,華為和360將無可避免地成為loT領域的競爭對手。
3月14日,華為在AWE期間舉辦2019 HUAWEI HiLink生態大會,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首次為loT業務站臺;3 月 28 日,周鴻禕親自主持介紹360智慧硬體春季釋出會,這場釋出會被360員工內部稱之為“老周的第二個春天釋出會”。
釋出會時間高度重合、重視程度高度重合,歸根結底還是出於華為和360佈局loT的思路高度重合。
第一梯隊與兩種流派
以智慧家居為入口,來實現人物互聯、萬物互聯,是巨頭佈局loT領域的共識。
自2014年亞馬遜智慧音箱echo在美國市場大獲成功後,智慧音箱被看作是loT時代智慧家居生態的中樞。只要和音箱“說話”,就能“命令”它,從報天氣查菜譜到關燈開 空調 。智慧音箱不僅是家庭助手,同時可以幫助管理其他智慧裝置。
結合智慧家居萬億規模的市場想象力,智慧音箱的“入口”特性吸引國內各個巨頭悉數入場,試圖通過控制入口來搶佔loT領域的先機。
從2月18日調研機構 Canalys釋出了中國智慧音箱市場 2018全年出貨量來看,這個基本套路的指導之下, 中國智慧音箱市場已經形成了穩定的三強格局,瓜分走9成市場份額,loT領域的第一梯隊由此誕生 :阿里巴巴天貓精靈今年累計出貨量高達615萬臺,穩坐頭把交椅,小米小愛智慧音箱出貨量為457萬臺位居第二,百度小度智慧音箱從第三季度才開始發力,第四季度出貨量已可以和小米平起平坐。
阿里、百度和小米在產業起步的三年多來逐漸摸索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心得,loT的戰場上被劃分出兩種流派。
阿里巴巴和百度作為技術驅動和擁有龐大資料的網際網路寡頭,loT戰略聚焦於使能賦能, 他們的相同之處在於基本控制著中國loT發展所需的基礎設施 —— 阿里雲 的 雲服務 市場佔有率約等同於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總和,為各個企業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百度則依靠AI綜合實力做後臺,僅開放的對話式人工智慧作業系統DuerOS累計智慧裝置啟用數量已超兩億,並以每個季度增長5000萬臺高速攀升。
小米佈局loT的核心在於自建生態:培養扶植生態鏈公司設計研發,再利用代工廠、供應商和第三方等供應鏈協同,最後以極具破壞性的價格迅速開啟並佔領市場——如今,小米在loT領域已經形成了龐大而集中的產品矩陣,小米loT模式的低准入門檻,使這種可驗證的打法一度成為爭相複製的範本。 不少巨頭在初進入loT領域時,無論被動還是主動,多多少少都會被宣傳為“對標小米”。
缺失的支點
想從別人手裡分一杯羹並不容易,要明白百度、阿里、小米的loT戰略的發展依賴於公司基因的土壤,這是獨一無二的。
2017年從創業公司到巨頭紛紛野心勃勃殺入loT入口資源爭奪,站在2019年回望,這一領域的創業公司或在泡沫中滅亡,或繼續止步與“小而美”的一隅;巨頭系裡,騰訊消費級loT的佈局隨著往復的組織架構調整顛沛流離、首款自研智慧音箱專案“聽聽音箱”已經於2月19日叫停; 京東 佈局loT領域的重心在智慧物流,無暇顧及的叮咚音箱團隊已傳言解散;OPPO、vivo還在“喊口號”的階段……
能上的了牌桌的玩家,只剩下華為和360,雖然他們在體量和聲量上仍與第一梯隊保持距離,但動作頻繁,鬥志高昂,併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成本。 這也表明,loT進入巨頭博弈時代。
2015年,華為釋出HiLink智慧家居開放平臺,目前已與100多家廠商合作接入了50多個品類,覆蓋了300多款產品;2017年底,華為將“+智慧”、連線萬物確定為新使命和新願景;2018年,華為放話三年內要做到智慧家居“百億美元流水”,力爭三年打造中國智慧家居第一生態。
周鴻禕則更能狠得下心來,自2015年高調進入loT領域,360就一直在與小米暗中較勁,雷軍敢把小米智慧硬體利潤壓縮至“一元錢”,360的智慧硬體就敢“倒貼錢”。包括 路由器 、智慧門鎖、門鈴攝像頭、 掃地 機器人、兒童手錶……360對小米的爆款智慧硬體產品亦步亦趨,其中行車記錄儀已經做到行業第一。
(360 loT產品)
高舉高打的華為和360,面貌改變經不起推敲。
三年多來,可見只有華佈局loT的戰略層層翻新,目標節節拔高;360的智慧硬體單品一個接一個推出,但都在單兵作戰。
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360和華為,需要一個戰略支點來統籌全域性。
“終於想明白了”
3月14日,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在2019 HUAWEI HiLink生態大會上向搜狐科技在內的媒體表示,華為思考了這麼久的loT,“終於想明白了”。
華為宣佈將loT戰略升級為“全場景智慧化戰略”新定義,以“HiLink”作為支撐產品生態的技術使能,打造全場景智慧生活的開放生態。
HiLink可以理解為智慧家居的通訊協議和標準,打破不同品牌廠家之間說“方言”,讓智慧家電都說“普通話”,華為需要做的,就是把握好連線使用者和分發服務的loT硬體中樞。另外還有一個關鍵點:制定“通訊協議和標準”,這是華為的強項。
從移動時代到物聯網時代,華為的角色沒有轉變,從以前生產單一入口( 手機 )到生產多入口(路由器、智慧音箱、 電視 ),需要接入的物件也從網際網路軟體拓展至了智慧硬體。目前,其智慧家電合作伙伴包括美的、海爾、AO史密斯、歐普照明、松下電器、博世、艾美特、方太、老闆、科沃斯、公牛等國內外一線家電品牌。
當天的釋出會上,華為重點介紹了“下一代入口”子母路由器Q2以及AI智慧音箱。與此同時,華為要造電視的訊息也不脛而走。
無獨有偶,360的春季硬體新品釋出會也在傳達同一思想,當天,360釋出家庭防火牆路由器以及360AI音箱MAX,360補齊了智慧音箱的短板。利用黑科技的360表示將能夠自動接入市面上大部分智慧硬體和智慧家居產品,甚至相容華為的協議標準。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智慧音箱不再是巨頭押寶的唯一,loT更多的入口正在被挖掘並重視。周鴻禕表示,“這是因為智慧音箱的成熟度還不能擔此重任,路由器可以成為分配和協調智慧家居間的流量入口”,同理,電視以其大屏互動的優越性,也能夠成為資訊控制和調配的入口。
智慧音箱尷尬的發展現狀擺在眼前,“語音控制+人工智慧” 絕佳的設想在燒補貼拼低價的市場中走入畸形發展誤區,“智慧音箱”只能算得上“智慧喇叭”,音質上對傳統藍芽音箱市場並未造成衝擊,僅存的賣點“智慧”還受到諸如“人工智障”的諷刺與猜疑牽連。
智慧音箱是一個導火索,許多在高速擴張下隱藏和逃避問題在時間的追問下變得尖銳。
智慧音箱的出貨量和開箱率形成反差,月活量等關鍵資料成為了行業對外緘默的祕密。
除了自身的原因,智慧音箱的尷尬處境還有外因:家電是一個高度分散的市場,一個家庭場景下用同一種品牌家電的可能性極低,自建生態似乎自誕生以來就是個悖論,致力於這個思維,只能越做越封閉。
繞不出的圈子
這相當於對之前趨之若鶩的“小米模式”重新審視。
兩場釋出會上,周鴻禕和餘承東均表示,自己“不會做百貨店,也不會做家電”,堅持對中樞入口產品的高品質把控。
百貨店和家電,是小米loT特色,也是其積累的先發優勢。
“企業一定要有所為有所不為,啥都做的公司永遠不可能太成功”餘承東的話語直接且犀利,“華為不會投資孵化和培養不知名的生態鏈企業,這樣其實我們會失去很多機會。既然要開放,就不能既做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從“對標小米模式”到“反叛小米模式”,看來是對以往粗放發展的loT產業的反思糾正。
不過故事講得再動聽,還是得接受市場真刀真槍的硬戰。
懟是懟了,羨慕也是真的羨慕。根據年報顯示,截止2018年小米接入智慧裝置達到1.51億臺,loT全年貢獻營收438億元。
談到如何說服消費者、提高品牌滲透率,華為和小米顯得信心不足。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戰略官邵洋對搜狐科技表示,想要在消費者之間樹立什麼形象、靠什麼方式 教育 消費者雖然內部一直有討論、但至今還沒有想好,需要進一步等待市場反饋來不斷調整思路。
360則承認,面對市場的惡性競爭,仍不得不加大補貼“賠本賺吆喝”,來爭取市場話語權。
兜兜轉轉,一切彷彿又回到原點。
人們都喜歡聽彎道超車,顛覆重構的商業故事,之所以這樣的故事受歡迎,正是因為稀缺。在loT產業大爆發到來之前,瞬息萬變的市場從不會有定論。
搜狐科技/馬文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