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錘子專利 今日頭條的教育佈局浮出水面

今日頭條收購錘子科技成了近期的熱聞。不過在隨後的澄清宣告中,卻是另一番景象。位元組跳動(今日頭條母公司)表示,收購僅是錘子科技的部分專利使用權,將探索教育領域相關業務,同時錘子員工入職公司,這是正常的人才流動。
對於具體的收購價格、收購份額、收購原因,以及未來會否全盤接收等問題。位元組跳動以涉及保密條款為由,並未進行迴應。由此來看,錘子科技的危機並沒有解除。不過在合理比錘子更值得玩味的是今日頭條的教育佈局。
今日頭條的教育佈局浮出水面(圖片來自 http://dh.yesky.com/369/597446369.shtml )
今日頭條為什麼要去做教育
今日頭條的教育佈局在2018就已經展開,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2017年底領投家校互動線上作業平臺一起作業,融資金額在2億美元左右。
2018年3月,今日頭條上線了“好好學習”APP;5月份有殺入線上少兒英語領域,推出gogokid品牌。
2018年12月份,今日頭條推出線上外教英語品牌AIkid。除了以上這些,另有訊息稱,今日頭條內部還已在孵化包括一對一外教、少兒程式設計、聊天機器人等多個To C 的教育產品。
那麼今日頭條為什麼要去做教育,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BAT都在做,對於今日頭條來講在業務上開闢自己的新戰場,並不是一件壞事。何況是BAT都同時盯上的產業。
據瞭解,從2013年開始BAT就已經將觸角伸到了教育領域。如騰訊推出主打職業教育的“騰訊精品課”。百度則推出了百度教育,以及阿里巴巴則是推出了“淘寶同學”。
其次是,教育市場是一個足夠穩定,體量大的市場。足夠穩定主要是指,不管是外部經濟好還是壞,教育市場始終是平穩的。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Sullivan)報告,中國K12教育行業規模由2013年的1.81萬億元增至2017年的2.69萬億元,預計2022年將進一步增至4.28萬億元。
再次,教育產業其實對今日頭條來講是一個長尾需求,這是他整個生態當中最缺少的東西。同時也是變現最快。當前今日頭條系的產品都只是做到了吸引使用者,但是使用者的留存度不夠,一旦沒有新鮮內容刺激,就會馬上離開。面對這個問題,今日頭條也是想到諸多解決辦法,如引入社交,引入金融,引入長視訊等等,這裡做教育也是如此。
另外,今日頭條做教育,也是為了能夠體現出大嗎,未來的使用者,培養潛在市場和使用人群。因為教育最能近距離夠觸達使用者的途徑之一,而且使用者的粘性還很高。
最後一條其實很簡單,現在今日頭條發力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估值也是有很大的拉昇。因為投資者鑑於教育市場的廣闊,以及使用者技術等,圍棋手的更多資金打下基礎。
今日頭條收購錘子專利後帶來哪些可能?
從當前的資訊看,今日頭條並沒有整體收購錘子科技,而是僅僅收購了其部分專利授權。這僅能表明,暫時今日頭條並沒有做硬體的打算。
雖然今日頭條並沒有公佈收購錘子科技專利的具體內容,但是錘子在軟體方面的專利是可以查到的,比如錢包軟體、語音助手軟體、便籤軟體和時鐘軟體等。其中可能性最大的有語音助手、便籤軟體和時鐘等相關專利。
通過以上專利資訊可以推斷,今日頭條在教育產業上將會在上B端有所作為。為什麼不是C端,主要是因為,網際網路公司對於教育產業來講,並不會是帶革命性創新或者是,他帶來了的僅是體驗升級。
這種體驗升級,不會是學生反推向老師,而是老師推向學生。因此面向教育機構,以及學校的產品將會是今日頭條今後發力的重點。這裡今日頭條僅需要將錘子科技的專利轉化成產品即可,或硬體或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