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在網際網路行業的80後,真的要被時代拋棄了嗎?
(文/索象雲澤攀老師)今天看到一個微博,說的是36歲的程式設計師被裁員,都被90後替代了。微博詳情真假暫且不談,但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這種場景歷歷在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到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招人都是隻招90後,95後?特別是玩新媒體的公司,基本上都是95後剛畢業大學生。因為90後都是28歲了,相對企業來說,已經老了?
作為80後的一員,澤攀老師一直堅持做網際網路營銷運營工作,而營銷就要分析消費者,90後已經成長為消費主力軍。必須和90後、95後一起玩,但很多80後的朋友並不清楚90後、95後在想什麼,很難和他們玩在一起。
在網際網路公司中,80後是一個比較尷尬的年齡,如果你沒有做到高階管理甚至聯合創始人股東之類的,被替代的可能太普遍了,畢竟90後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幹好日常工作,而有家有口的我們不行。
前面有一個段子,說在公司裡面你可以罵80後,但不能罵90後、95後。因為80後有家有口,有房貸、有孩子,他們不會輕易辭職換工作。而90後、95後就不一樣了,不開心就換地方。
其他行業的情況不太清楚,但網際網路行業80後基本上被拋棄了,當然你是聯合創始人股東之類的除外,很多高管還不是分分鐘被離職了。
網際網路行業80後怎麼和90後甚至95後爭呢?索象雲澤攀老師認為有幾點應該是自己的資本:
80後擁有的資源和經驗是90後、95後比不了的。
如果你在行業內擁有資源,當然是個人擁有的資源而不是公司的資源。很多高管並不是自己有資源、有能力,而是公司這個平臺的作用。至於經驗是幹出來的,這個後來者基本比不了,只是自己別一個經驗幹10年就好。
80後的行業洞察力是90後、95後比不了的。
我們在任何一個行業待久了,對行業趨勢和走向有天然的洞察力。網際網路行業更是如此,我們總能早一步看到機會,也就是大家說的紅利期。如果自己沒有這方面的能力,索象雲澤攀老師認為基本上沒戲了。
80後的工作能力是90後、95後比不了的。
玩網際網路方向很重要,思維很重要,但執行能力更重要。當然這個執行能力應該是沒法輕易複製的能力。比如懂SEO優化的文案比不懂SEO優化的文案能力強,關鍵是自己到底有沒有真本事。
作為80後的一員,索象雲澤攀老師做企業網際網路營銷運營已經10年了,前幾年和90後一起合作交流,如今和95後打成一片。因為我知道一點:使用者在哪裡,我們的營銷就做到哪裡。消費者喜歡玩什麼,我就去玩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