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廳的一張包月卡引發的“蝴蝶效應”(一)

上篇文章中講了餐飲行業營銷活動保持連貫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一個咖啡廳包月卡的案例,但是隻講了一半,剩下的一半社群裡的人已經看到了完整的這份策劃案,在這裡的話,也針對這個案例做一個解讀。

整個活動分幾個階段:
1、包月卡:辦理後每天可以到店領取一杯店內飲品,188元一張,9月1日-9月7日限時限量搶購,200張;
定價方面可以自己根據自己的客單價做調整,但我覺得基本上這個價格是可以的,日常一杯咖啡26元,188元放在平時也就能買7杯咖啡,現在可以領30杯咖啡,這樣的價格對於消費者來說是有吸引力的,同時咖啡的成本大概在5元左右,即使領滿30杯,還是有賺。
注意事項:
(1)不要想著通過包月卡來賺錢,根據自己的成本來制定卡的價格;
(2)價格定的低的商家可以增設一些門檻:將本次活動海報轉發朋友圈吸引5人點贊才可以購買包月卡;
(3)不要進入“顧客會點最貴的飲品,連續點30天”的誤區,一旦你進入這樣的誤區,你就想著會虧本,想要提高售價,可以換位思考一下,讓你連續30天喝同一杯飲料,你受得了嗎?真正只選貴的不選對的的人還是不多的,另外一點就是,真的很少人能夠堅持來領30杯,所以其實如果是5元成本,包月卡定價99元可能都是不虧錢的,至少在毛利方面是不虧的;
(4)售價與購買人數成反比,售價越高,買的人越少,但會存在一個相對平衡點;
(5)建議做成實體卡,雖說現在收銀系統上面的虛擬卡很方便,但是包月卡建議以製作精美的實體卡來做,原因後面會提到。
這張包月卡既然不賺錢,那麼想獲得什麼呢?想要獲得的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在辦卡的時候消費者會考慮:自己是否會有15天有時間過來拿一杯飲品,如果覺得可以,那麼就會辦。一旦辦理後,商家基本可以鎖定一個月內這名消費者“喝東西”的消費習慣,無論這個人是自己喝,還是跟朋友,或者是下午茶、找人喝東西聊聊天,那麼他都會選擇你這個店。
活動目的:
1、聚人氣,賣出多少張,就有多少個人每天來喝東西;
2、現金流,一次性賣出幾百幾千張,那麼就是幾萬、幾十萬的現金流,可能把一個月的營業額提前收回來了;
3、附加消費,剛才提到,這名消費者會在想喝東西,陪人喝東西,請人喝東西,找地方和朋友聊聊天等等的時候優先到你的店裡,那麼他自己那杯是免費的,隨行的人的那杯飲品,可是要付費的,來了只是喝東西嗎?自己的話好說,如果是2個人,則有大機率會有吃東西的需求,這樣就會產生附加消費;
4、消費習慣,一段文字或者一段廣告需要持續記憶28次,才能在腦海中留下較深的印象,那麼持續到店30天,足以記住一家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