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野路子,只屬於阿里的新零售

馬雲的路子野在於它能夠抓住每一次新風口萌芽的時機,並且能夠真正將他對於未來的想象落地。有一個事情我們需要特別明白,那就是當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概念的時候,人們對於這個概念究竟是怎樣一種看法。懷疑、疑慮的情緒或許都有,總之正向的看法遠遠小於負面的感受,甚至有很多人認為所謂的新零售就是馬雲硬生生地創造出來的一個概念而已。
時過境遷,經過幾年的發展之後,現在或許已經很少人再對新零售的概念提出質疑,現在人們普遍的認識是新零售是未來十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的新風口。
儘管風口已至,但真正能夠參與到新零售當中的人很少。那些口口聲聲參與到新零售大軍當中的人們在我看來不過是假借概念的匆匆過客而已,真正能夠深度參與到新零售當中,並且在新零售當中獲得新的發展機會的或許只有那個第一次將它帶到人們面前的人,而這個人就是馬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新零售只屬於阿里,只屬於真正瞭解它的內涵的那個人,雖然還有其他的人蔘與到新零售的大軍裡,但是基於他們對於新零售的理解不同,他們所建構出來的新零售或許與新零售最本質的意義和內涵,並不一樣。

不管怎樣,新零售即將成為電商時代之後新的發展風口的趨勢不可逆轉,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加入到新零售的行列當中,那些並不具備新零售的條件,而與新零售的概念繫結在一起的人只不過是想要藉助新零售的概念進行融資而已。由於新零售涉及到的技術、模式、供應鏈等諸多的流程和環節,因此必須具備強大的整合能力,才能將這些流程和環節聚合起來,並且讓新零售的概念落地。
當無人貨架從天堂跌落到塵埃,我們似乎看到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新零售並不是任何一個人都能玩得起的遊戲,只有真正能夠將有關新零售的所有流程和環節全部都聚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讓新零售落地。誰有如此強大的能力呢,或許只有阿里這樣的大型的網際網路平臺才有。對於中小型的企業來講,參與到新零售的某個環節裡,通過在這個環節裡做大,做精或許能夠獲得新零售紅利裡的一杯羹。
中小平臺的無能為力讓新零售註定不是他們成長的沃土,而大型網際網路平臺強大的整合能力則能夠讓新零售有關的美好想象不斷落地。透過阿里、京東等大型網際網路平臺的財報我們就能夠看出有關新零售的成長以及電商的逐漸衰落。所以,只屬於阿里的新零售並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實實在在的資料作為依據。或許正是由於新零售的這個特點,才最終決定了它本身絕非僅僅只是搭建一個平臺就萬事大吉了,如何將有關新零售的技術、模式和供應鏈進行落地,才是最終決定它的未來究竟能夠走多遠的關鍵所在。
從新零售的概念提出的那一天開始,阿里巴巴就開始了它在搭建新零售龐大的生態體系上的一路狂奔,無論是不斷佈局線下的大型商超,還是與高科技的公司進行頻繁互動,抑或是收購與新零售相關的埠,它都在朝著構建一個龐大的新零售帝國的方向前進的。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會如此斷定新零售就是一個屬於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大型網際網路巨頭的產物,那些尚在為生存不斷摸爬滾打的中小型的公司或許僅僅只是匆匆過客而已。
可能有人會問,如果新零售成為了大型網際網路巨頭的玩物,那麼,中小型的平臺要做什麼呢?難道他們只能成為新零售時代的看客嗎?其實,這種說法也不是完全正確的。因為雖然新零售涉及到的很多的流程和環節,但是在如此龐大的生態體系當中依然與很多的環節是大型網際網路巨頭不願意做的,這個時候,中小型的平臺可以介入其中,分得一杯羹。
也有人會說,既然新零售需要搭建一個生態系統,那為什麼中小型的平臺就不能搭建一個自己的平臺呢?我想說的是因為資本、技術、商業模式都諸多方面的原因都不能讓這一目標實現。搭建一個大型的新零售平臺需要很多的流程和環節,並不是像網際網路時代簡單搭建一個平臺就能夠實現的。而搭建一個大型的平臺需要的是大量的資金和人員的投入,特別是技術研發上的投入。這種情況在資本退潮的時候,特別是資本投資開始變得謹慎的時候,如果你僅僅只是依靠新零售的概念來獲得資本關注的話,那顯然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這同樣讓新零售變成了一種奢望。
新零售時代的來臨其實就是對網際網路時代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所形成的商業邏輯進行的一次全新建構,對於依然依靠網際網路的商業模式進行成長的中小型的平臺來講,他們的商業模式和體系尚未形成,你又要讓他們對自己的模式進行重塑,無疑讓他們一切歸零,重新開始,這對於一個迫切需要變現和盈利的平臺來講顯然是致命的。從這個邏輯來看,新零售同樣是只屬於那些已經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確立自身地位的大型的網際網路平臺,而不是中小型的平臺所能夠介入的。
從電商時代進入到新零售時代與歷史上的三國時代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大家都有自己的口號和模式,但是這些逐鹿中原的群雄們到最後只剩下魏蜀吳三國並分天下。但是,僅僅只是到了這個階段之後還不夠,魏蜀吳三國並不滿足這種狀態,他們還要通過新的口號和模式,實現天下歸一的目標。
新零售正是電商時代落幕,天下歸一的新方向。雖然我們看到現在新零售市場中大型網際網路平臺的力量正在逐步強大,中小型平臺的力量正在式微。但是,在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新零售時代絕不是一個終極狀態,未來的新零售市場依然會走向一個只有一家平臺的方向。正如我們看到的出行領域只有滴滴,外賣領域只有新美大一樣。可能有人會說,阿里和京東目前的狀態並不具備真正走向統一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我們將時間段提升到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時間來看待的話,我們真的不敢保證新零售的市場內會不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
或許,從馬雲在雲棲大會上提出“新零售”概念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決定了未來的新零售將不再僅僅只是像網際網路時代的群雄逐鹿的狀態,新零售就是僅僅只有阿里的新零售。儘管市場走向統一的趨勢不可避免,但是我們依然可以期待的是未來的新零售將會帶給我們的巨大的想象。在電商時代,我們可能會遭遇到這樣那樣的痛點和難題,但是等到新零售時代的逐漸來臨,我們現在遭遇到的痛點和問題將會被逐步解決。
線上和線下的逐步彌合、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商品供應方式的改變都將會把行業的效率提升到一個全新水平,這種新的發展模式不僅將會給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動能,同樣將會讓我們的生活帶入都一個全新的時代。電商時代,我們僅僅只是通過大型的電商平臺購買到商品而已。新零售時代,我們不僅能夠通過大型的新零售平臺購買到商品,而且能夠通過購買商品獲得一種新的體驗,從而真正能夠將我們的生活帶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未來,我們購買商品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和體驗。
新零售的橫空出世敲響了網際網路時代落幕的喪鐘,同樣打開了一扇通過新世界的大門。或許在新零售剛剛出現的時候,我們會簡單地認為,它僅僅只是傳統的電商平臺為了環節當下的使用者活躍度不高推出的一個新概念,但是等到幾年的發展週期過後,我們會發現,它並不是一個概念,而是一個真正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改變的東西。
或許人們當初對於新零售的不解與猜忌已經決定了他們註定與新零售無緣,當以網際網路巨頭為背景的資本巨頭重新建構新零售的商業體系,或許資本這個時候變成了一個大型網際網路巨頭實現自身新零售夙願的一種手段而已,他們最終所要達成的一個目標就是讓新零售時代不再是亂象頻出,而是一個真正能夠歸於一統的全新存在。
儘管隨著馬雲的退居二線,他在阿里巴巴的影響力會不斷下降,但是他的繼任者則已經開始了佈局新零售的相關動作,組織架構的調整、資本的運作都是這些動作的表現。當新零售的時機成熟,或許未來的新零售市場真的會變成只有阿里一家巨頭的獨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