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貝恩報告:5個關於奢侈品產業趨勢的觀察
資料來源:貝恩報告
全球諮詢公司貝恩(Bain&Co)與義大利時尚協會Altagamma合作,於11月15日釋出了一份新報告,其中的研究發現將大大提升奢侈品牌的信心。
該報告預測(按固定匯率計算)今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銷售額將增長6% ,與2017年的增長速度保持一致。該報告還表現出對當前中美貿易爭端和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增長的路上可能會有一些小顛簸”。
但這些“顛簸”不會抵消持續強勁的基本面。該報告指出,到2025年,中國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購物者的購買量將佔市場全部的46%,高於2017年的32%。在中國政府的指導下(具體舉措包括降低進口稅、縮小价格差異和打擊代購)和國際奢侈品品牌的不斷加強的中國舉措和服務影響下,報告預測中國市場將佔這些預期銷售額的一半。
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包括Louis Vuitton、Gucci、Burberry和Marni在內的全球奢侈品牌都似乎跟從了中國政府的指示,為鼓勵國內消費將零售價格平均從3%降至8%。
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市場表現各異:由於強勢貨幣阻礙了旅遊消費,歐洲奢侈品市場仍然落後; 由於當地需求疲軟,日本市場正面臨軟著陸。該報告還指出,由於經濟週期強勁,美國市場仍然表現較為積極,但品牌都對中美貿易戰所帶來的潛在影響保持持續關注。
網購:增長最快的銷售渠道
報告還稱,包括品牌官方網站、電子零售商和零售商電商平臺在內的種種線上銷售渠道將在2025年佔市場總價值的25%,高於2018年的10%。由於美容和配件類不需要買家親自嘗試,這些品牌的線上銷售也快速增長。
此外,到2025年100%的奢侈品購買將受到線上平臺的影響。Bain表示,這就要求品牌和零售商要仔細考慮奢侈品購物者的數字足跡 - 如何引導他們從認知、考慮購買、實際購買到最終對品牌產生一定的忠誠度。
線上影響者、社交媒體和內容商務已共同塑造奢侈品消費者購物體驗的未來。比如微信、小紅書、微博和抖音都可以幫助品牌銷售商品。
線下實體店:機場零售和奧特萊斯潛力十足
報告指出,從現在到2025年,實體店產業將經歷一場戲劇性的轉變。 由於受到線上渠道的壓力,線下渠道必須關注其可提供價值,並重塑其目的和使命。
貝恩公司預計機場零售(免稅商店)和低價商店(如奧特萊斯)將繼續增長,增幅分別為7%(2017年6%)和13%(2017年12%)。 百貨商店和專賣店等傳統渠道將逐漸失去相關性。百貨商店的市場份額將從2017年的21%降至2025年的13%,而專賣店的市場份額將從22%降至17%。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該報告還預計奢侈品領域的淨店鋪開業將出現負增長,因為實體店的角色將從銷售地點轉變為消費者認知品牌的主要地點。
奢華、生活方式、時尚和運動服飾品牌相融合
在過去兩年中,個人奢侈品市場在奢侈時尚、生活方式和運動服品牌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運動鞋的成功就是這一趨勢的典型例子。 Bain認為,不同的品牌將跨越典型的競爭界限融入一個市場。 不久的將來將出現兩種型別的品牌: 專題品牌和合集品牌。
該報告還強調了一個成功的品牌應該研究如何成為一個提供最佳產品和體驗的平臺、以及怎樣傳達品牌觀點來與消費者產生共鳴。
適應不同的亞文化
奢侈品牌可能需要重新考慮他們的定位,以前和奢侈品牌都不太相關的一系列價值觀和規範可能會決定他們的未來。 這些價值觀包括文化包容(性別、種族、體形、宗教和種族)和可持續發展思維。
該報告強調了兩個客戶群 – M千禧一代(穆斯林千禧一代)和C千禧一代(中國千禧一代)。 眾所周知,這兩個群體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政治和宗教信仰,值得品牌注意。
中國的Z世代與世界上其他的Z世代不同
Z世代客戶最終將超越千禧一代成為市場上最大的買家。 到2025年,該報告估計這個年齡的使用者的購買量將佔總數的55%以上,並且在2018 - 2025年期間這個增幅將達到130%以上。
該報告進一步突出了中國Z世代與世界各地年輕人的不同特徵,包括對奢侈品的態度、社交和作為中國人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