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浪潮,網際網路人該何去何從?
圖片描述
今年以來,眾多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宣佈裁員、縮減招聘,調整人才發展策略。僅僅在即將結束的九月,壓縮招聘的隊伍中就聚齊了中國三大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公司的簡稱)。有人警示,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預示著網際網路行業的寒冬將至,全球縮招裁員潮滾滾來襲。從第一波衝擊的傳統行業,第二波是爆雷的P2P,第三波是網際網路公司,對於一眾尋求自保的企業主來說,裁員成了當下簡單粗暴卻也無法避免的必要手段。
2018年6月以來,全國上百家P2P平臺接連爆雷,裁員潮在互金領域搶先發生。
2018年7月20日,《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正式確定了社保費用將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並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政方案。
2018年8月25日,美圖公司Q2季度財報收入同比下降5.9%,淨虧損1.27億,較上年同比收窄3.4%,隨即網曝美圖公司裁員訊息。
2018年8月27日,拉勾網前CEO馬德龍離職,並隨即網曝拉勾網裁員訊息,而極具諷刺的是拉勾網本身即是一家專注於網際網路人才的招聘平臺。
2018年8月28日,網曝碧桂園裁員30%,後官方迴應人才優化屬企業日常管理行為.
2018年8月30日,網曝人民幣創投基金將採取新政,稅收從20%或將調整至35%。
回顧歷史,2001年納斯達克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時,網景為首的一眾北美網際網路公司的破產裁員和重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大背景下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百度與阿里巴巴在此前後分別進行了大幅度的裁員瘦身與業務線的戰略級調整,從而在那次寒冬中僥倖不死。
十幾年後的今天,在同樣糟糕的外部條件下已經不再年輕的第一代中國網際網路人正深陷中年危機的折磨,一部分人選擇了離開,而更多的則是棲身於公司中高層為了自保而不惜政治鬥爭;與此同時,又以「今日頭條」為代表,崛起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過去從來都是散盡千金求猛將的第二代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如今在寒冬前卻面臨自斷手足的痛苦抉擇。究竟是溫水煮青蛙在作死中等死,還是在等死前勉強求生?
2017年12月,來自原天貓商城的運營專家老袁遞交了辭呈,離開了工作9年的阿里巴巴後,他轉向一家D輪公司,並直接進入了該公司的中層管理團隊。剛剛才喜添愛子的他之所以離開外界看來高收入,且穩定的大平臺,而轉入存在著諸多風險和不確定因素的創業公司的直接原因是他認為自己和平臺當前都面臨著第一代網際網路人中年危機的焦慮。「內部流行的說法就是32歲P8,一分為二的看就是32歲了還不到P8的人和32歲前想升到P8的人都是屬於一種情況。」老袁離職幾天後,阿里巴巴集團高層迎來兩名少壯派代表:一位是已經被《中國企業家》提前「封神」的70後「新零售尖刀」——靖捷出任天貓總裁,另一位則是谷歌出身就任淘寶網總裁的85後「少帥」——蔣凡。官方力推兩位年輕的高層,一方面證明了阿里的大腦和決策中樞依然年輕且充滿活力,另一方面也直接對位了自己的競爭對手:70後的京東劉強東和80後同為谷歌中國出身的拼多多黃崢,阿里此番點將後的牌面堪稱麻將桌上的一把「對對胡」。

圖片描述
2018年9月,傳統網際網路公司的校招季正式開啟,剛剛因為新聞「被裁員」的騰訊公司甚至開出3000人規模的校招崗位,BAT們即將迎來出生於1995年以後的小朋友。而這些小朋友的老闆——那些70後的第一代網際網路人中的大多數已經位居上述企業的中層管理團隊,眼下已是40多歲還生了一堆小朋友的他們除了在內網吐槽95後新人的奇葩舉動外,新的問題則是如何基於這些躁動的年輕人在保持自己部門穩定發展的同時,自己本人又不被淘汰。
2018年的前9個月時間裡,中年騰訊VS少年頭條,上演了騰訊自2011年3Q大戰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危機,並在此期間被成功貼上了「沒夢想」的標籤;中年淘寶VS少年拼多多,無論公關暗戰還是「淘寶特價」+「拼團」的雙重打擊,拼多多最新Q2財報依然亮眼:收入環比增長96%,較去年同期增長2490%,所謂「消費降級巨頭」搶了增量市場又抄了阿里後路的同時恰逢遭遇國內經濟下行,讓戰略層主打新零售+消費升級的阿里很是焦慮。今日頭條和拼多多的相繼得手,除去戰略戰術運用上的巧妙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兩家年輕的網際網路公司至少當前還不存在所謂的「大企業病」。
網際網路寒冬給人的絕望不只是它先前割韭菜時的毫不手軟,而是其趕盡殺絕時的心狠手辣。揮刀見血,有時已是最大的仁慈。

圖片描述
通過分析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還有網易近五年的市值,2018年後五個大廠的市值上都在下降,尤其是京東和網易,這當然也和大環境有關。我們看看這五大公司在18年有哪些大的變化:
百度:中國大陸網路公司百度18日晚上宣佈陸奇卸任集團總裁和營運長後,百度在美上市股票連著18日和21日兩個交易日大幅下跌共14%,市值蒸發137億美元(新臺幣4110億元)。
阿里: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創始人馬雲宣佈,他將在「一年後的今天」,即2019年9月10日起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
騰訊:大陸網際網路巨頭騰訊今年1月股價創新高,但此勢頭並未延續,截至昨(14)日,股價跌幅逾13%,市值縮水770億美元。外界分析,這跟騰訊多投資和其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成本大幅提高,及遊戲業務放緩有關。騰訊明將公佈第一季財報,預計將面臨2003年以來最差的業績。
圖片描述
京東:9月2日劉強東“性侵事件”造成美國上市的京東股票暴跌,僅僅兩個交易日股價跌去15.97%,市值蒸發487億美元,相當於3300億人民幣。
網易:股價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業績。今年以來,網易股價跌去約35%,市值縮水超1000億元。而這份有些“尷尬”的二季度財報,顯示出網易目前的隱憂。
圖片描述
個人認為網際網路寒潮只是部分公司。
至於普通員工如何扛過去呢?
很簡單啊,別讓自己自己被裁掉就好了。
那怎麼不讓自己被裁掉呢?
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被末尾淘汰掉,當然,真要裁人,可能你表現很好也會被裁掉,但是做好自己的工作至少讓你有一技防身。
如果不幸被裁掉了怎麼辦呢?
找下一個工作啊,不過這需要你在被裁之前就做好準備,還是那句話,讓自己有一技防身,這一技最好是行業通用的,而不是隻在一個組織裡有用的,比如,你作為產業經理只會伺候某一個公司的CEO,但是對業界產品設計一竅不通,那被裁了就慘了。預先學習一些行業有通用需求的技能,對你有百益而無一害。
如果被裁掉之後還找不到工作怎麼辦呢?
接著找,我見過找工作找了一年才找到合適工作的人,當然,前提是你的存款能支援你生活這麼久,所以,不要做月光族,人還是應該有一些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如果我沒有儲蓄怎麼做呢?
從今天開始就存錢。
與其他行業相比,IT公司因裁員、辭職等造成的人力資源流動率總體上要高一點,就算是全行業範圍內,在某個特定階段有相當數量公司批量裁員,歷史上也不止發生過一次。總是有漲有落,這事實屬正常。對於普通員工,日子好過時別把錢都花光了,要有點積蓄。如果買房子,別“越大越好”,確實,"大房子"住得舒服,但每月還貸也多,要量力而行,比如你現在月入3萬,當前月供1萬似乎問題不大,但風險在於你不能假設這個收入能夠持續多年,並且你的收入一直是上升的,這就太樂觀了。在手中一定要保留有足夠的現金流,這很重要!!!技術上要多學幾手,多個本事多條路,“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是很危險的。程式員要橫向拓展自己的技術,不要只顧著深鑽,因為技術進步太快,萬一你所深鑽的技術被"顛覆",而你又不會別的,那就危險了!!!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 程式設計師共成長 。給新來的小夥伴們準備了見面禮。包括但不限於:Java、Python、資料庫、大資料、架構和各方向電子書回覆【禮包】 可根據自己需求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