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連年虧損卻執意上市:都是缺錢惹的禍

作者:龔進輝
在阿里、京東兩強主導下的電商行業,外界一度悲觀地認為,出現新攪局者的機會渺茫。不過,拼多多通過低價+拼團的創新模式,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僅用3年便迅速成長為電商第三極,市值超過200億美元。
拼多多的快速崛起,不僅讓阿里、京東大感意外,均通過強化拼購來圍堵拼多多,更讓唯品會、噹噹等一眾先行者尷尬不已,其起步晚、進步快、成就大是赤裸裸的拉仇恨。
當然,失意者還包括擁有蘑菇街、美麗說的美麗聯合集團(以下用“蘑菇街”來指代),前者成立於2011年,後者早在2009年便問世。雙11前夕,蘑菇街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申請檔案,申請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擬籌集最多2億美元資金,這與半年前盛傳的計劃融資5億美元相差甚遠。
融資金額縮水連帶影響蘑菇街的IPO估值。據彭博社報道,蘑菇街下調IPO估值減至20億美元,不僅只有半年前估值的一半,甚至不及2016年初蘑菇街與美麗說合並後新公司的估值,彼時估值達到30億美元。蘑菇街對此訊息拒絕置評在意料之中,無論其是否迴應,都難以消除IPO可能面臨的困難。
一方面,今年以來,全球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大環境不佳使科技股股價經歷較大波動,小米、美團點評等知名公司的市值較上市之初下跌明顯,但這僅僅是次要因素。另一方面,蘑菇街招股書披露的各項運營資料,實在讓人提不起投資的慾望,自身業績不景氣才是在資本市場不受待見的主要因素。
營收方面,蘑菇街收入主要來自營銷服務、佣金抽成和其他收入三大板塊,分別指平臺上的資源位營銷服務收入、平臺上商家交易額的提成(比例介於0-20%)、平臺為商家提供的創新類技術服務等。
2018財年(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其營收為9.73億元,同比下降12.3%,三大板塊營收貢獻佔比分別為49.0%、42.8%、8.2%,收入下降主要由前兩項造成,即營銷資源位銷售、商家交易額雙雙下滑,分別下降35.6%和28.0%。
其實,營銷資源位銷售與商家交易額緊密關聯,商家砸錢推廣積極性下降的背後是蘑菇街輻射使用者量的減少,營銷力度被削弱自然使商家成交的概率降低。因此,蘑菇街資源位營銷服務收入大幅下降是個危險的訊號,直接反映出其使用者增長陷入瓶頸。
或許你會說,從招股書來看,蘑菇街使用者增長態勢喜人,月活從2017財年的5100萬增加到2018財年的6520萬,增長27.8%;活躍購買者從2017財年的2440萬增加到2018財年的3300萬,增長35.2%。但如果拿2017年9月30日前12個月與2018年9月30日前12個月相比,蘑菇街月活從6200萬增加至6260萬,活躍買家從3170萬增加3280萬。
兩次對比僅相隔短短半年,蘑菇街使用者增長從千萬級滑落至百萬級,增速明顯放緩。隱憂浮現,預示著其從內容生態(購物直播、視訊購)、小程式挖掘流量紅利或在不久後進入瓶頸期,而這恰恰是蘑菇街寄予厚望的使用者增長點,處境之尷尬可想而知。
除了兩大營收支柱收入下滑、使用者增長不樂觀,蘑菇街整體交易額也並未讓人眼前一亮。蘑菇街與美麗說合並前的2015年,雙方GMV總和接近200億元,2016年初合併後,原先預期的1+1>2的效果並未出現,加上公司陷入內部裁員風波,市場影響力逐漸減弱,全年GMV僅為90億元。
2017年蘑菇街克服合併帶來的陣痛,開始步入發展正軌。招股書顯示,2018財年,直播共帶來成交額17億元,約佔總GMV的11.8%,這意味著2018財年GMV約為144億元。儘管較2016年有明顯改善,但無論放在整個電商行業還是社交電商細分領域,這一成績都微不足道。
以社交電商翹楚拼多多為例,其同樣接受騰訊投資,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前12個月,平臺GMV達到驚人的2621億元,同比增長583%,穩居行業第三。反觀年初蘑菇街與京東聯手打造對標拼多多的微選,至今仍不成氣候,對蘑菇街整體GMV的拉動極其有限。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蘑菇街的基本面亮點不足,既無驚豔的業績,也未包裝出動人的故事,使其上市之路不確定性增加,或難破“流血上市”的魔咒,為何仍要執意推動上市?歸根結底是缺錢惹的禍。
資料顯示,蘑菇街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7財年、2018財年分別淨虧損4.761億元、4.202億元,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2019財年上半年調整後淨虧損1.857億元。乍看之下,蘑菇街淨虧損不斷收窄是個利好,但別忘了其營收也在下滑,或與壓縮成本有關。
我認為,蘑菇街截流並非不好,但如果一味截流而無力開源,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發展格局。鑑於蘑菇街短期盈利無望,提前儲備充足彈藥勢在必行,而其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為8.915億元,按照每年燒4億元的速度計算,如果沒有新融資進入,蘑菇街最多隻能撐兩年。
因此,即便蘑菇街上市前景不容樂觀,估值與管理層期望相差甚遠,為了生存也要硬著頭皮向紐交所進發。換個角度看,蘑菇街女性時尚社群這一品牌定位,儘管女剁手黨消費力不俗,但其使用者有限、品類有限,很容易觸及天花板,資本市場很難給予其一個可觀的估值。
在我看來,蘑菇街估值鐵定高於同樣發力她經濟的聚美優品,後者市值一落千丈,如今已跌到不足5億美元,但可能低於小紅書,其打造的內容電商平臺受眾比蘑菇街廣、商品品類也更豐富,加上同時受到阿里、騰訊兩大巨頭青睞,未來前景可期,估值超過30億美元。換言之,蘑菇街的估值上限或將是30億美元。
2013年被阿里封殺、站隊騰訊系(左騰訊右京東)決定蘑菇街無法小紅書一樣獲得阿里注資,只能向資本市場求援。只不過,對於當下動輒融資上億美元的創投圈而言,其上市融資2億美元真的不算多,也無法支撐自身實現偉大志向。但立足當下,這2億美元關乎蘑菇街能否成功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