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宜人貸:科技驅動金融創新

11月2日,在央行釋出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8)》中正面肯定了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在社會融資中的貢獻,報告還同時指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總體收斂,金融亂象得到初步治理,市場約束顯著增強,金融機構合規意識、投資者風險意識顯著提升,這表明網際網路金融已經出現了復甦的跡象。
而在此之前,金融科技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波動,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進化規則下,不少問題平臺都選擇了退出。而仍然有許多平臺在這次波動中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宜人貸就是典型案例。
儘管2017年與2018年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處於發展調整週期,但是宜人貸卻仍然處於高質、穩健的發展中。
宜人貸的三大穩定器
第一,依託於科技驅動、線上運營、精準獲客等方面的多年深耕
宜人貸在線上具有6年的運營經驗,並且憑藉宜信公司12年的金融專業經驗,其線上獲客的精準度較高,而且這些優勢在科技的驅動下還在進一步擴大。
宜人貸通過科技驅動金融創新,再利用大資料對使用者的可投資資產、流動性需求、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生命階段等五個重要維度進行全面分析,從而為平臺刻畫出精準的使用者畫像。其使用者的線上出借率達到了100%,運營模式的創新讓宜人貸具有其他平臺不具備的良好使用者體驗。
第二,極強的風控能力
風控能力是金融企業的最基本生存技能,它不僅關乎金融平臺的盈利,而且還關乎廣大消費者的財產安全,因此風控能力的強弱是影響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綜合實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在這方面,宜人貸也有一套完備的風控體系。
一方面,宜人貸利用科技驅動高效風控,以SDK資料、抓取資料、第三方資料為核心構建了反欺詐大資料風控評估平臺,為平臺與使用者提供實時預警和圖譜分析,以減少潛在風險。據悉截至2018年8月,宜人貸旗下的蜂巢系統已經完成對800多萬的疑似欺詐賬單的有效攔截,已經為超過3243萬人次提供服務查詢。
另一方面,宜人貸風險評級制度“宜人分”,,通過提高徵信要求與稽核標準等措施收緊風控政策,而這能夠有效控制信用風險。另外,宜人貸還是首批接入百行徵信及中互金資訊共享系統的平臺,能夠通過自身平臺已有的使用者徵信資訊補充和完善百行徵信及中互金資訊共享系統,助力全國徵信系統的建設。
第三,擴大與金融機構合作、強強聯合
當前宜人貸通過旗下發金融科技能力共享平臺YEP已經為70多家機構輸出科技、風控及獲客能力,並且還陸續與全球知名投行高盛、網際網路頭部公司百度以及全國三家網際網路銀行之一的新網銀行等機構達成覆蓋技術、資金、資產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例如宜人貸與新網銀行的強強聯合,雙方通過大資料、雲端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在金融科技領域的應用為基礎,推動流量分發、資料積累與分析、營銷智慧化、使用者觸達等方面的能力共享與技術升級,到目前為止,新網銀行與宜人貸的合作累計交易額約為1億左右。
綜上,宜人貸能夠在行業中繼續堅挺發展,良好的運營和系統性的風控缺一不可,當然這背後還離不開宜人貸積澱已久的技術能力。總的來說,宜人貸的三大穩定器是助力宜人貸“逆勢增長”的最佳動力。
科技驅動金融創新成行業未來發展主旋律
宜人貸通過科技驅動金融創新,實現了可觀的增長,這一邏輯對其本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宜人貸的逆勢增長,對整個金融科技行業來說,還有更為特殊的意義,那就是預示了未來的發展主旋律。
網際網路金融未來的發展主旋律必定是“科技驅動金融創新”。從頭部平臺來看,除了宜人貸在通過科技驅動金融創新,其它眾多網際網路金融巨頭以及傳統實力金融機構,其實都在往這個方向走。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整個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更加理性。2007年到2012年是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初期,此時驅動金融科技發展的為人口紅利;2012年到2016年為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高峰期,資本為這個階段的主要驅動力;而2017年至今,中國金融科技行業發展進入成熟期,結束了長期的野蠻生長,易觀的《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理財市場專題研究報告》就指出科技驅動將是未來金融科技發展的主旋律。
由此可見,宜人貸等金融科技頭部平臺正在走向一個更健康的發展狀態,而科技驅動下的多維金融創新,也正在成為行業發展的未來主旋律。
文/劉曠公眾號,ID:liukuang110,本文首發韭菜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