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安的網路世界,給自己多一點安全感
所謂安全感,從來都是自己給自己的。
隨著網際網路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們一邊貪婪地享受著科技帶來的愉悅,一邊又變得更加敏感、惶恐不安:
“今天接到一個詐騙電話,說我的社保卡有違規消費,存在騙保行為,而且對方準確地說出了我的姓名和住址……”
本文提出7條個人資訊保護建議,希望對每一位讀者提高上網安全意識、保護個人資訊起到小小的警示作用。
認真做到這7點,才能在這個集體裸奔的年代多一絲安全感。
1. 密碼保護
所有賬號都用一個密碼,小心你的小金庫被一鍋端!
支付網站、經常訪問的網站和APP一定要單獨設定高強度的密碼。
提高自己的密碼保護意識,把密碼修改為複雜的、與生日名字等資訊無關的密碼組合。複雜密碼的管理也可以選擇一些密碼管理工具。
密碼設定小技巧(圖源:中國新聞網)
2. 訪問加密
,給整個訪問通道加上一把掛鎖,那麼你的終端裝置、家裡的無線網路,到網際網路,最後到你要訪問的網站,整個通道都是加密且安全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3. 提防釣魚陷阱
千萬不要開啟來路不明、包含不確定內容和連結的郵件,即使郵件傳送者是銀行之類看似權威的機構。釣魚郵件攻擊仍然是很多惡意分子普遍採取的手段。
與相關機構取得聯絡,確認郵件的真實性;在證實失敗的情況下,刪除郵件,並用防毒軟體查殺病毒。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4. 設定手機密碼
移動裝置的普及程度之高,儲存個人資訊之多已經成為網路安全行業從業人員的“心頭病”之一。
移動裝置的安全防護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加密了。為了避免個人資訊在移動端的洩露,務必設定鎖屏密碼。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5. App應用許可權控制
當你下載某個應用程式時,一定要關注它要求獲取的許可權是否過多。一個遊戲APP難道真的需要訪問你的聯絡人資訊嗎?一旦發現這樣的情況,要麼限制該許可權,要麼解除安裝。
另外我們也不建議去做移動裝置的越獄或獲取root許可權,儘量從官方的應用商店下載App,確保這些App有嚴格的安全質量控制。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6. 及時更新App
將應用程式設定為自動更新或者開啟訊息推送來提醒我們作更新,這和電腦系統更新的道理是一樣的。
很多人不喜歡更新,怕佔記憶體,但安全漏洞一旦被利用,資訊被竊取帶來的高風險,遠不是佔記憶體這一個硬體問題可以相提並論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7. 提高安全意識
哪裡有連線,哪裡就有風險。萬物互聯的今天,家裡的裝置也可能產生嚴重的安全漏洞。
智慧音箱可能已經成為黑客的竊聽器。亞馬遜echo智慧音箱曾被Tencent Blade Team團隊攻破。市面上不乏平價的“網紅”音箱,開心抱回家,結果網路被監控、聊天內容被錄音,更可怕的是,也許受害人還渾然不知。
還有2015年國內某監控裝置廠商被曝的“黑天鵝”事件,其原因就是生產商的裝置初始密碼太簡單存在安全隱患,最後被境外IP地址控制。
我們應該意識到物聯網裝置的脆弱性,主動設定安全的密碼並勤於更換,保護裝置安全地連線到外部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在不安的網路世界裡,要給自己爭取足夠的安全感。國家正在制定法律、加強監管, 我們更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網路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