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Hash 專欄 |“EOS 不是區塊鏈”給我們的啟示,中國需要區塊鏈產業沙盒
關於 DeepHash 專欄
文/林佳誼
“區塊鏈技術非常複雜,而且有很多誤解。更可怕的是,很多人自認為了解區塊鏈技術,但表現出的卻是無知。學術機構有著巨大的責任去培養下一代的創新者。”這是在杜克大學商學院開設區塊鏈課程的美國金融協會前主席 Campbell Harvey 曾經有感而發地說過的話。
每項新興技術發展都有它的週期,愈是可能帶來重大變革的技術,這個週期往往也愈明顯 。就在區塊鏈技術步入所謂“幻滅的低谷”之時,DeepTech 深科技認為,下一個產業風口,如今正在每個頂尖高校的實驗室、在各國央行與監管機構的研究室,在行業組織的研討會中醞釀著。
DeepTech 深科技認為,此時才是關鍵時刻,身為一家堅持深入報道科學科技產業的專業媒體與科技服務提供者,我們有責任也有必要,在這個時點上有帶領讀者去撥開迷霧、釐清誤解,培養對區塊鏈技術的更深刻認知。
因此我們於每週二固定推出 DeepHash 專欄,由 DeepTech 資深編輯林佳誼,邀集千人學者兼天德鏈創始人蔡維德、中國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區塊鏈研究室主任李鳴、BiiLabs 執行長暨共同創始人朱宜振等專家學者共同維護,每週一次, 帶領讀者在技術研發、在法規政策、在行業標準,在國際趨勢,方方面面深入挖掘未來 3-5 年真正具有產業化潛力區塊鏈知識 。
本週我們要談的是區塊鏈行業的 沙盒機制 。
2018 年 11 月,香港證監會宣佈擬為交易平臺設定監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為願意接受證監會監察的虛擬資產交易平臺探索一個合規途徑,如若順利後續或將對發放牌照。這個訊息震動了整個行業。樂觀人士看好,香港監管能夠從此持續領先開放,區塊鏈金融中心的地位指日可期
但這也進一步啟發我們思考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內地的區塊鏈行業是否也需要沙盒?又需要什麼樣的沙盒?當前區塊鏈行業專案參差不齊、良窳難辨,未來我們是否可以有效地將區塊鏈納入一個有彈性的監管機制,以促進行業的加速良性發展?
本週我們繼續邀請到千人學者兼天德鏈創始人蔡維德來回答這個問題。他以著名第三代公鏈平臺 EOS 經第三方測試後被認定不是區塊鏈一事為例,來說明中國應該發展“產業沙盒”(industry sandbox),由行業設立虛擬測試環境來驗證區塊鏈效能。他認為這是最適合中國區塊鏈產業環境的一種模式,可以通過基於產業沙盒的技術和資訊監管來助力區塊鏈產業沿著正確道路有序發展。以下是他的看法:

“EOS 不是區塊鏈”給我們的啟示,中國需要區塊鏈產業沙盒
文/蔡維德(千人學者兼天德鏈創始人)、王煥然(天鏈沙盒研究院)、姜曉芳(北航計算機學院博士生)
2014 年左右,區塊鏈和數字代幣(Digital Currency)開始進入公眾視野,2017 年到 2018 年, 數字代幣更是震動全球金融界 , 像坐過山車一樣,經歷了一個先是暴漲接著又暴跌的過程,漲跌速度之快,打破以前所有金融產品的漲跌速度,使早期擁有數字代幣的人們賺了一大筆錢,而後來買的卻賠的很慘。
最近美國金融界因為洲際交易所(ICE)旗下的數字代幣交易平臺 Bakkt 的關係, 主力市場和基金就要進入數字代幣,整個市場就要大變 。
2017 年伊始,區塊鏈專案 EOS 就受到大量關注,即使到今天,EOS 的市值還是全球數字代幣排名第 6 (據 11 月 30 日盤中價位)。可是 EOS 一開始就是爭議不斷[6,7,12,16], 而且爭議就在區塊鏈技術和融資上 。
有人認為就算有爭議,也沒有關係,重要的只是市值,有市值就是好鏈。這點 EOS 很成功, 因為其市值(約 20 餘億美元)是世界排名第 6 。
但是 EOS 融資 40 億美元, 是數字代幣融資歷史上最大的專案之一 ,融資爭議也非常大。因為專案方完全控制資金使用,可以任意使用資金在任何方面,但同時間又撇清任何法律責任,所有風險都集中在投資人身上,形成一個非常不合理的投資結構 [16]。現在 EOS 融資額是其市值近兩倍,表示市值幾乎來自投資款,EOS 的市場表現令人失望。2018 年初財團爭先恐後爭取 EOS 超級節點的權力,今天也出現經濟問題 [17]。
經過了一年多的爭議,今天上面關於 EOS 技術的爭議應該可以塵埃落定了。
一 、失望的訊息
2018 年 11 月 2 日,一個令人失望但並非出人意料的新聞釋出出來[4,6]:
“ EOS 不是區塊鏈 , 而是一種 ‘ 美化過的 ’ 雲端計算服務 。”
報道上說:
“ConsenSys 委託區塊鏈測試公司 Whiteblock 對 EOS 進行基準測試後得出結論,EOS 不是區塊鏈, EOS 代幣(及其 RAM 市場)本質上是一種用於計算的雲服務,並且建立在完全集中的前提下 。EOS 是分散式同構資料庫管理系統,與區塊鏈的明顯區別在於它的交易沒有經過加密驗證。”
2018 年初筆者在國外時,有朋友說 EOS 今年將會暴漲 10 倍以上,國外幣圈都很關注。回到中國,許多團隊對 EOS 極其熱心, 財團爭先恐後希望成為 EOS 的超級節點, 這真是個難得的投資機會 。許多人在國內外宣傳 EOS 是下一代區塊鏈,是區塊鏈作業系統,EOS 的創造人是新一代數字代幣英雄,是繼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之後的區塊鏈帶領者。也有組織把 EOS 排名為今天最好的公鏈系統, 超過其他所有公鏈。EOS 在市場非常活躍。
但在中國微信群裡,從去年到今年一直有人在懷疑 EOS,雖然也有人一直表示支援。但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不論從市值還是從技術來看, 持有懷疑觀點的人是正確的 !
EOS 的市值可從下圖中看出:

(來源:Coinmarketcap)
上述新聞引用了一篇學術論文,這論文根據的是 3 個月測試結果, 結果認定 EOS 不是區塊鏈 !
如果 EOS 連區塊鏈都不是,怎麼可能是下一代區塊鏈的引領者呢?

(來源:whiteblock)
2018 年初,筆者就從 EOS 釋出的技術白皮書認定: EOS 的共識機制是不安全的,並且還存在其他問題 。
2018 年 5 月,Vitalik 公開說 EOS 的共識機制不安全 [1,2,3,5],不是拜占庭協議。大家如果仔細看,會發現他和筆者的說法是一樣的,拜占庭協議需要 3 輪投票,而 EOS 沒有 [8, 9]。這是 Vitalik 的大動作。2018 年 5 月 16 號,他直接把自己的看法公開放在 GitHub 網站上,見下。

(來源:GitHub)
這次還有學術論文發表了犀利的觀點, 證明 EOS 根本不能維持賬本的不可篡改性 ,這表示這種情況已經在實際執行時出現了。
綜合這些報道,我們發現 EOS 有以下這些問題:
- 不安全: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攻擊方法,對 EOS 完整性的主要威脅是 Sybil(女巫)攻擊,它涉及通過建立虛假身份併發起垃圾郵件和 DDoS 攻擊來處理交易的不良參與者。
- 塊可以更改:沒有使用加密技術,不是區塊鏈;
- 沒有拜占庭協議:白皮書上的協議不是拜占庭協議,實現的協議也不是拜占庭協議;
- 中心化設計;
- 實際效能相比自稱的效能(一秒 1 百萬筆交易)差異非常大,不到預期的 0.5%。Whiteblock 實驗結果從來沒有超過一秒 250 筆交易(不到預期的 0.001%),即便是在“零延遲”最佳設定下也是如此[7]。表示 EOS 原來的預測和實際系統差距非常大,竟然能達到 4000 倍!
二、公鏈的危機
現在是公鏈的寒冬,曾被認為是下一代區塊鏈的 EOS 卻不是區塊鏈,確實令人失望。一直有人說因為公鏈是開源的,所以安全。這種說法對嗎?我們可以用 EOS 來進行分析。
- EOS 自稱是公鏈;
- EOS 程式碼是開源的;
- EOS 不是區塊鏈並且不安全。
迄今已有兩萬多個發幣的公鏈,其中只有兩千多現在還有實際活動(不到 10%)。這標準已經定的非常之低,只要有一點活動,就算有實際活動。沒有活動的鏈早已是“殭屍”鏈,相關人員發幣後離開社群,幣沒有交易,市值也接近於零。 這表示大部分(90%)鏈都不靠譜 。像 EOS 這樣市值在世界 200 名(不到 1%)以內的高價值鏈也是空鏈或根本不是區塊鏈。 這些現象阻礙了區塊鏈產業正常發展 , 偽鏈和劣鏈驅逐良鏈 , 亂象叢生 , 是時候需要撥亂反正了 。
在此駁斥兩個錯誤觀點:
- 開源就是安全;這觀點不準確,EOS 就是一個例子;
- 有市值就是好鏈:這觀點不準確,EOS 就是一個例子。而且不幸的是,這不是唯一的例子。今天也有“空鏈”有市值,這些沒有區塊鏈系統不可能是個好鏈。
三、不是真偽的問題,是安不安全的問題
今天,有些人認為區塊鏈是否真偽並不重要。真的是這樣嗎?如果是,那麼請思考以下的問題:
- 今天大家都公認數字代幣是有價值的,以後還會有證券代幣,這些都有價值。客戶會同意在偽鏈上交易有價值的代幣嗎?
- 為什麼在工信部信通院釋出的“可信區塊鏈”白皮書標準裡,把區塊鏈是否可處理欺詐事件當作標準。弱鏈沒有拜占庭協議,不能處理欺詐事件,不能通過“可信區塊鏈”標準。偽鏈更糟糕,不但不能處理欺詐事件,還是中心化的鏈,控制中心控制整個鏈。
- 為什麼 IBM 公司在自己最重要的區塊鏈專案 World Wire 不使用超級賬本這種偽鏈,而使用恆星鏈 (Stellar Blockchain) [10, 11] ?
四、下一代區塊鏈: 鏈滿天下
區塊鏈技術即將進入下一代,新一代區塊鏈技術正在實驗室裡開發,三年後一定會在市場上出現。這將會是鏈滿天下,到處都是鏈。那時的鏈和現在的鏈差別會在哪裡?
我們認為最大的差異將是真鏈不會和偽鏈互動 。
在鏈滿天下的情形下,偽鏈怎樣才能和真鏈做交易?今天銀行和銀行之間做交易,彼此必須擔保自己出的資產。 在鏈滿天下的時候,鏈和鏈交易也需要相互擔保 。難道真鏈會願意擔保自己的資產來和偽鏈交易?因為偽鏈只要是中心被攻破,下一筆交易可能就是欺詐。控制中心的黑客事實上只要做一筆交易就可以,在此情形下,如果在一次交易中,真鏈的資產被黑走了,誰來彌補這損失?真鏈還是偽鏈?最後的結果非常可能就是真鏈不會和偽鏈交易,因為真鏈不願意承擔偽鏈的風險。
在美國, Bakkt 公司已經讓主流市場開始接受數字代幣,並且證券代幣非常可能會成為主流 。在這樣的環境下,鏈會越來越多。鏈的安全需求會越來越大,而不是越來越小。Bakkt 的一個重要思想就是在政府監管下發展數字代幣市場。 而沙盒就是監管利器 。
今天的數字代幣市場沒有政府監管,專案負責人沒有責任,不承擔風險。專案能否完成,專案負責人不需要負責,風險都在投資人身上。 比如說 EOS 如果專案失敗,所有風險都集中在投資方 。
在美國的政府監管環境下,如果一家公司達不到所宣稱的系統功能或是效能,可能會出現集體訴訟事件。但在今天區塊鏈沒有法律監管的環境下,區塊鏈專案負責人的法律風險幾乎為零。
五、中國需要產業沙盒
2018 年多位參與 EOS 的測試的專家表示 EOS 一秒能跑 100 萬筆交易,他們非常滿意。但是 EOS 釋出的訊息卻說是一秒可以跑 4 千筆交易。注意一下, 100 萬筆和 4000 筆有 250 倍的差異,而這都是在同樣的 EOS 環境下做出的測試 !
Whiteblock 做的實驗是把 EOS 放在一個可控的環境裡,在此環境中,可以調整各樣環境因素來做實驗,例如把延遲變成零,這樣 EOS 可以有最佳的效能。而在這最佳環境裡, EOS 也只能一秒跑到 250 筆交易 !這比公開的 4 千筆的效能更低,有 16 倍的差距。而在一般環境下,EOS 只能一秒跑 50 筆交易, 和白皮書預測效能差距 2 萬倍。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距?這一事件不是孤立的!國外另一個著名的鏈,對外宣稱一秒可以跑一萬筆交易,但在我們沙盒裡進行了多次實驗,每次都跑不到 90,差異 111 倍。 這都是在獨立測試環境下完成的,獨立的測試環境就是產業沙盒的一個特性 。
今天中國各地都在發展區塊鏈。中國要發展區塊鏈,還是要發展“炒作幣價”?中國真要發展區塊鏈,這樣的事情不能再發生了。
另外我們需要發展什麼鏈?真鏈?還是中心化的偽鏈?
在這方面,中國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中國有產業沙盒,通過產業沙盒,有沒有拜占庭協議,一下就能知道,效能也可以測出來,如下圖。 產業沙盒可以測區塊鏈和應用的功能,效能和安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發現區塊鏈是真鏈、偽鏈、弱鏈還是非鏈 。
工信部信軟司在 2018 年 11 月公開推產業沙盒,在《關於推動區塊鏈健康有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
“五、探索建立監管體系。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區塊鏈風險和監管研究,加強技術手段建設,建立完善行業管理制度。 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建設區塊鏈產業“沙盒”監管模式和制度,鼓勵企業通過“沙盒”驗證相關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及時總結工作經驗,提煉典型應用模式。 ”

(來源:蔡維德)
第 2 代泰山沙盒已於 2018 年 8 月 31 日在青島落地,同時還在中國 3 個高校用於教學研究。我們正在開發第 3 代產業沙盒 [13]。
產業沙盒可以助力區塊鏈產業正規發展 [14, 15]。產業沙盒有六類參與者: 科技公司 、 客戶 、 基金投資 、 孵化器 、 教育研發 、 監管單位 :
- 新科技公司可以用沙盒來快速發展新技術;
- 客戶可以用沙盒來查驗新技術;
- 基金可以用沙盒來考驗和評估投資專案;
- 園區孵化器可以用沙盒來孵化新專案和技術;
- 教育單位包括大學可以用沙盒來教學和研究區塊鏈技術,共享新技術;
- 監管單位可以用沙盒來評估新技術。
不同領域的發展,需要不同的區塊鏈產業沙盒。 產業沙盒可以設計很多應用場景,比如供應鏈、交易、清結算、支付、投資管理、共享經濟等 ,幫助人們在不同的場景發展區塊鏈技術,提升開發的速度。
沙盒在區塊鏈監管的大勢下會越來越重要。 2018 年 10 月網信辦出文詢問公眾對區塊鏈監管的意見,明確了區塊鏈在中國將會被監管 。雖然國家已經明令禁止 ICO,淨化了區塊鏈產業發展的社會環境,但區塊鏈技術領域仍然真假難辨,基於產業沙盒的技術和資訊監管可以助力區塊鏈產業沿著正確道路有序發展。
未來的數字社會和數字世界願景中,大多數的人、資產、和行為都將在區塊鏈上實現。實現這一願景的必經之路是逐漸將傳統世界的資產遷移到區塊鏈世界,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個逐漸遷移並建設新世界的過程,越多資產上鍊,鏈上產品和交易行為越豐富,數字社會的現實就越近 。這個過程要完美的結合傳統世界的法律制度和規則、以及區塊鏈新世界的技術屬性和特徵。

蔡維德
國家特聘專家,北航博導,麻省理工學院學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腦科學專業博士,在美國明尼蘇大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育研究 30 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區塊鏈研究中心科學顧問,天德科技首席科學家,國家大資料(貴州)綜合實驗區區塊鏈網際網路實驗室主任,賽迪(青島)區塊鏈研究院名譽院長,任多個政府和公司顧問。論文 585+篇,著作 6 本,論文引用過萬次。
參考:
ofollow,noindex">[1] Sam Town,“Ethereum Founder Vitalik Buterin Helps Daniel Larimer Code, Says EOS 『Not Actually Safe』”, May 16, 2018, https://cryptoslate.com/ethereum-founder-vitalik-buterin-helps-daniel-larimer-code-says-eos-not-actually-safe/
[2] Malek Mezni,“Vitalik Buterin Addresses His Safety Concerns About EOS』s New DPOS BFT Consensus Algorithm,”May 22, 2018, https://blokt.com/news/vitalik-buterin-addresses-his-concerns-about-eoss
[5] https://cdn0.tnwcdn.com/wp-content/blogs.dir/1/files/2018/11/EOS_Report.pdf
[6]“EOS 不是區塊鏈,而是一種『美化過的』雲端計算服務”,巴位元,2018 年 11 月 2 號,https://www.8btc.com/article/302385
[8] 蔡維德, 張弛, 劉璨. 區塊鏈技術幾個重要的坑 (上) https://mp.weixin.qq.com/s/t3myn-sUw4YnuQ3Xki6xBw
[9] 蔡維德, 李琪. 親,你的鏈是什麼鏈? https://mp.weixin.qq.com/s/aD8eJQ9IIBcvv9_OI_9HLw
[10] 蔡維德, 李琪. 大風吹,吹什麼? https://mp.weixin.qq.com/s/5LFdSVF1pWeTPte7VIWP5g
[11] 蔡維德. 美元數字法幣橫空出世,你準備好了嗎? https://mp.weixin.qq.com/s/n3olvAeCt9SB55sPD5ENhQ
[12] 肖磊看市. 融資超過 30 億美金的 EOS 區塊鏈專案,解決的可能是個偽需求 http://www.sohu.com/a/229137194_120660
[13] 蔡維德. 真偽區塊鏈——泰山沙盒知道!! https://mp.weixin.qq.com/s/7fgQ8ao0g6IK2HDQDfBSBw?scene=25#wechat_redirect
[14] 蔡維德. 監管科技之沙盒技術 https://mp.weixin.qq.com/s/B1QNPVayOSQd6HTx0pbyZg?scene=25#wechat_redirect
[15] 蔡維德, 姜曉芳, 姜嘉瑩. 區塊鏈的中國夢之四: RegTech 編織全面安全夢 https://mp.weixin.qq.com/s/BL5STO0_jgWDvmzOQwvJ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