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加入數字化賽道,金融正開啟去網際網路的新進化

對於金融行業到底要向何處去,這個問題似乎在網際網路金融的大幕落下之際再度被提及。基於網際網路思維的邏輯,很多人會想當然地認為未來金融行業的行業一定是與新技術再度融合的過程,正是因為人們的這種判斷,所以才有了金融科技這個看似中間階段的物種出現。
正如由於金融科技的產生與網際網路技術有著莫大的聯絡,因此當網際網路的紅利逐漸消失,金融科技的再度進化便成為一種必然。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金融科技都沒有擺脫以平臺和流量為主要特徵的典型的網際網路式的發展道路。如果金融科技僅僅只是將與金融行業融合的技術換成了網際網路,那麼,我們只能說這種所謂的進化其實又是一場換湯不換藥的文字遊戲。
經歷了網際網路金融、金融科技的進化之後,我們不應該僅僅只是將目光停留在金融行業與外部技術的簡單相加上面,而是應該更加關注金融行業內在流程和環節的改變。只有這樣,所謂的新金融才不會僅僅只是一個獲取流量的入口,而是更多地與我們的生活產生更加密切的聯絡。當網際網路金融被監管,金融科技發展走入死衚衕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看待未來金融行業的發展呢?外部行業的進化又能夠給我們哪些啟示呢?
金融行業的再進化,一場去網際網路標籤的自我蛻變
當下金融行業的再進化更像是一個去網際網路化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金融行業只有與網際網路實現訣別,才能真正迴歸金融本身,尋找新的發展模式和機會。這裡所講的與網際網路實現訣別,並不是指網際網路技術,而是指網際網路的思維和商業模式。只有真正告別網際網路式的思維邏輯和商業模式,金融行業的發展才能真正迴歸正道,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網際網路式的商業模式帶來的是流量與風險相悖的死迴圈。 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模式是以平臺為主的,平臺方通過將專案與使用者實現無縫對接來提升金融行業的執行效率。但是,平臺方僅僅只是靠服務費或中介費為主的盈利模式無法承擔起專案開發、運營、維護等相關的費用。而為了滿足海量使用者的投資需求,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又不得不不斷增加專案,以此來提升平臺使用者的活躍度。
網際網路金融平臺不斷增加的金融專案所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風險的不斷擴大,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無法承載這些金融專案帶來的風險時,平臺爆雷便會發生。從這個邏輯上來看,網際網路金融的風控與力量之間存在著一種概念天然相悖的關係,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為了滿足使用者需求,需要不斷增加專案供給,而專案供給則讓專案風險得到了放大。
網際網路金融的流量主導與金融行業的風控主導的發展模式產生了一種悖論,只有真正能解決這種悖論才能真正破解當下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難題。如果僅僅只是停留在平臺思維和流量邏輯的層面上,網際網路金融的商業模式的弊端是無法解決的。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告別網際網路式的發展模式,找到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增加盈利點,從而來破解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僅僅只是以流量為主要盈利點的發展模式。
網際網路式的技術僅僅只是去中間化,無法真正實現金融本身的改變。 網際網路技術的一個突出優勢就是去中間化,通過B端和C端的無縫對接來提升行業的執行效率。無論是電商領域,還是在出行領域,網際網路技術帶來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典型的去中間化,金融行業同樣如此。我們看到無論是新型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還是傳統金融機構,他們對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其實都是在於去中間化上,減少金融產品與使用者之間的對接流程,減少營銷成本,實現金融行業效率的提升。
如果僅僅只是改變金融產品與使用者對接的渠道,而不去改變金融行業本身的話,當用戶需求發生改變的時候,這種簡單且低效的改變將不再激發使用者活力,甚至還會將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死衚衕裡。當下,網際網路金融遭遇到的政策監管正是由於金融行業的進化脫離了金融本身所導致的,解決這個痛點的根本就在於擺脫對網際網路技術的依賴,通過更多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帶來更多脫胎換骨式的變化。
從這個邏輯上來看,金融行業的再進化是擺脫以網際網路技術為主導的賦能方式,通過將更多新技術與金融行業融合,改變金融行業本身,通過挖掘金融行業更多的創新點突破以網際網路為主導的發展模式,真正將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因此,金融行業的再進化是一個告別網際網路技術,積極擁抱新技術的過程。
網際網路式的發展僅僅只是將傳統金融的功能和屬性放大,而不是改變,無法改變金融行業本身。 網際網路式的發展模式僅僅只是將傳統行業的功能和屬性無限放大,而不是去改造和拓展,最終讓很多傳統行業在面對使用者需求改變的時候無法及時做出調整。因此,網際網路式的發展邏輯的落幕其實更多地昭示著一個以拓展和挖掘傳統行業新功能為代表的新時代的來臨。
金融行業同樣如此。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僅僅只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投資和理財需求為主,對於金融行業的其他功能並未涉及。這種僅僅只是藉助網際網路的方式將金融行業的傳統功能和屬性進一步擴大的做法,僅僅只能將金融行業的發展帶入到傳統金融行業的死衚衕裡。當網際網路金融無法滿足使用者新的需求的時候,基於金融行業的全新變革便會開始,而藉助網際網路技術又不能拓展金融行業的功能和屬性。在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藉助新技術的力量,才能實現金融行業的再度發展和進化。
當大資料時代的來臨,我們開始關注金融行業本身所具備的資料獲取的功能;當智慧科技時代來臨,我們開始關注金融行業本身智慧化的流程和環節;當雲端計算時代來臨,我們開始關注金融行業對於其他行業的支撐和融合,而非僅僅只是停留在金融本身。
當網際網路紅利逐漸減退,金融行業開始了一場全新進化。由於網際網路時代的金融行業的發展和進化僅僅只是停留在網際網路的層面上,因此,當網際網路時代落幕,金融行業開啟的是一場去網際網路化的全新變革,當網際網路的標籤,真正與金融行業實現訣別,金融行業的進化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完成。
告別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或將開啟新的華麗歷程
很多人會將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技術的告別看做是一場註定會輸的遊戲,以致於他們不敢去變革,僅僅只是會將網際網路思維和邏輯通過其他新的方式來呈現。在我看來,告別網際網路,對於金融行業來講是一次全新華麗進化的開始,告別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將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蛻變和重生。
徹底的去金融化,金融或將不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金融。 網際網路金融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其中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它僅僅只是藉助網際網路的手段去改變傳統金融行業獲取使用者的方式和手段,而不去改變金融行業本身,最終讓很多在傳統金融體制下執行的流程和環節出現了缺失。當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無法承載使用者流量的井噴帶來的負面影響時,平臺爆雷、跑路等網際網路金融亂象便會發生。
若要徹底擺脫這種高風險的狀態,網際網路金融必然需要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建構傳統的金融體系,從而帶來金融行業的徹底改變。真正將網際網路金融看做是一個具備不同功能和屬性的全新存在,只有這樣,金融與新技術結合之後產生的新物種才不會換湯不換藥,而是能夠給金融行業以及使用者帶來新的改變。
徹底的去金融化更多地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理念和發展方式,並非藉助網際網路或者新技術的方式與傳統金融機構搶流量、搶地盤,而是真正將金融行業迴歸本就應該屬於金融行業的本位和範疇裡,從而帶來的是金融行業更大層面上的全方位發展。
徹底的全面介入,金融或將告別淺嘗輒止的商業模式。 網際網路金融的商業模式非常簡單,就是搭建一個平臺,實現借貸雙方的完美對接。雖然這種商業模式看上去很輕,但是僅僅只是蜻蜓點水般的介入,而不去從整個行業執行流程上著手,只會帶來片面的變化。當金融行業的發展進入到新階段,我們應該放棄這種僅僅只是搭建平臺的方式,通過更加全面的介入帶來更多新的盈利方式上的轉變。
未來,金融行業除了要藉助網際網路的方式來提升金融行業的運作效率之外,更重要的是它還要用新技術來強化金融行業對於外部行業更多的支援。通過主動參與到金融行業的具體流程裡,我們不僅能夠規避掉網際網路金融的相關發展弊端,還能夠通過主動參與來提升對於專案的把控能力,進而實現對金融行業在商業模式上的改造。
隨著更多新技術的加入,未來金融行業的盈利方式將不再僅僅只是侷限在中介費和手續費上,而是更多地體現在通過參與金融專案的實際運作來實現的新的盈利點的突破上。
徹底的融入生活,金融或將告別傳統意義上的投資理財。 網際網路金融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將金融和生活進行更加涇渭分明的劃分,金融是金融,生活是生活,這與金融行業生活化的大方向其實是有些分道揚鑣的。當網際網路金融遭遇困境的時候,我們更加關注的是應當更加深度、徹底地融入到具體生活當中,才能讓金融行業的發展邁入更大的發展海洋裡。
相對於金融行業本身來講,人們生活所囊括的流程與環節遠遠要比金融行業本身來得全面。因此,金融行業徹底的生活化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發現金融行業更多發展可能性的大門,當徹底的生活化與金融行業固有的流程和環節實現了密切聯絡之後,金融行業的更多功能和屬性才能被髮掘出來,從而將會真正改變金融行業原有的運作邏輯,帶來發展上的新突破。
網際網路紅利的落幕敲響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喪鐘,而這也同樣昭示著金融行業的發展新模式正在出現。當網際網路金融不再是簡單地搭建平臺、當網際網路金融不再是淺度介入、當網際網路金融進行了徹底的去金融化,我們或許找到了另外一個開啟金融行業發展新世界大門的鑰匙,由此將會開啟一個更加光怪陸離的發展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