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 | 阻礙千萬年輕人成長的6大謊言

人類習慣了常識帶來的平靜和安逸。只有少數人敢去打破常識,也應該去打破常識。你會發現,常識的內部如此的骯髒和虛偽。
拿去遮羞布,在陽光下照射,才能跨越人為製造的阻礙,實現期望的個人成長和增值。
謊言01:學會拒絕
拒絕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我在剛進入職場工作的時候,看過很多職場書籍,其中有一條就是告訴職場人士,要學會拒絕。只有學會拒絕,你才會擁有更多獨立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才會慢慢遠離那些腹黑無聊的事情。學會拒絕成了每個職場人士都應該學習的一項技能。事實並非如此。
所有人都不可能拒絕所有人。這個社會需要協作和幫助。
新進入的職場新人,如果你拒絕這個拒絕那個,不僅會失去學習偷師的機會,漸漸也不會有人再願意帶你。你的損失無疑是巨大的。
職場的世界,每個人都有拒絕的慾望和能力,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執行拒絕的力量。多年後,我漸漸明白,學會拒絕的前提條件是,你具備了拒絕的資本。這個資本包括你個人能力的提升,站在了更高的層次,掌握了更多的資源。即使如此,你仍然還要接受不能拒絕的現實。
不要片面的學習如何拒絕。有可能,你拒絕的正是自己上進的道路。你要先評估自己的綜合能力,哪些是自己的核心優勢,哪些是自己的不足和弱勢,如果正好有一項工作,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和增強自己的綜合能力,儘管是額外的工作量,面對機會為什麼要拒絕不做呢?
我並不是要告訴大家無原則的接受。當然也不能無原則的拒絕。很多人抱怨說,我遇見的上司都很變態,經常安排一些超出我工作範圍的事情。我要是遇見一個好上司可能成長的更快。
說實話,真正想要刻意為難下屬的上司少之又少。他們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要培養卓越的可以超越自己的下屬。所以當你換個思維去思考的時候,一切就很簡單了。
如果你真的遇見了不可理喻的工作現象,直接離職就行了。但是離職並不能解決問題。歸根結底,你還是要先增強自己,培養自己的不可替代性,你拒絕事項的話語權才會越來越多。
自己還不夠強大,先學會縮小拒絕面,增大接受面。 因為你要學習和完善的太多了。隨著個人能力的提升,拒絕面積才會越來越減少,但永遠不會消失。
我們大多數人,是要在接受和忍耐中成長壯大,而不是在拒絕和高傲中放棄蛻變。
謊言02:向上管理
向上管理又是誤導年輕人的一大謊言。
無論是向上管理還是左右管理,都是一個誤導性的管理理論。你的關注點不應該在別人身上,長時間把關注點放在外界,只會導致我們的精力分散和專注度下降。
向上管理對應的是一個人的管理圈。這往往是一個美好的陷阱。管理上司不應該是我們的職場工作,況且你是永遠改變不了他人。再加上一些年輕人的定力較差,很容易走入歧路。
當你時刻想著如何進行向上管理的時候,往往會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耗費精力和時間,而最重要的事情拖沓到最後,甚至不理想的完成。
你可能會反駁,向上管理是為了更高效的開展工作。實際情況是,高效工作跟你的上司沒有任何關係。越往上層,注意力越會在工作能力上,你的向上管理弄不好還會弄巧成拙,看起來很傻。
你需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影響圈。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和做事態度贏得信賴,漸漸搭建起自己的影響邊界。影響圈才是我們職場應該重視的。
遠離管理圈,構建影響圈。 以平常之心行走,直至不斷取得卓越的成就。
謊言03:從小事做起
從小事做起,你將會一事無成。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小事做起,成了我們的人生格言。 我們信奉的終將毀滅我們自己。
小事做起便是一條貽害無窮的建議。老師,長輩,朋友,見到的大多數人都會給過我們類似的建議。但是真的正確嗎?
它最嚴重的傷害在於固化了我們的思維和泯滅了人性最閃亮的部分。於是,我們習慣了事事畏手畏腳,不敢突破自己。美名曰我是先從小事做起,積累經驗。 世界從來都不是亦步亦趨者的天下。 小事做起培養的線性思維,只會讓我們跟不上時代的發展,這個世界永遠都是U型思維在主導,進而實現個人價值的極大釋放。
進入職場的新人,通常都會從小事做起,列印檔案整理資料這些可能佔據了日常的大部分時間。如果你固守要先做小事的思維 ,可能永遠都不會有所進步。但是有時候,你也覺得,自己的時間不能永遠都做這些啊,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因為我們被從小事做起的思維束縛太久了,都逃離不出儒家教育體制的影響。以至於自卑遠勝於自信。我們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一件大事情。甚至從來沒有給過自己嘗試的機會。
人性中最閃亮的部分是永遠渴望美好的事物。你希望做一個前無古人的大專案,渴望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但是你在懷疑自己,不能實現,告誡自己先從小事做起吧。
每個人都可以做大事,這是與生俱來的的能力。 從小事做起,只會越來越來磨滅你內心深處的渴望,等到它真正消失的無影無蹤的時候,徒留後悔也是無濟於事。
只有大事,才能調動一個人的熱血和上進。你的職業生涯程序中,不是缺少小事的磨練,而是太少大事的激勵。習慣了小事的自我麻醉式成長是最可怕的。
謊言04:要努力賺錢
努力賺錢對年輕人的誘惑太大了。理由充分的讓人無法懷疑它的正確性。
首先宣告的是,努力賺錢本身沒有什麼問題,我自己也是鼓勵大家要努力賺錢。而這條建議的錯誤在於它的本末倒置。
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賺大錢基本是不可能。因為這個大錢,比如說工資高低,是沒有標準的,它對標的層次不一樣,所在的高低就會不一樣。
如果你一進職場就一門心思的紮在工資的高低上,為了賺錢而賺錢。結果就是錯過了最好的職場成長期。
我始終認為職場前三年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時間段。這個時間段,你的注意力不應該在努力賺錢上,因為你也根本賺不到錢。你比拼的不是又賺了多少錢,而是未來賺錢的能力。
努力賺錢會讓年輕人滿足於當下的收穫快感,從而限制了自己的長線思維。 你需要延遲滿足,等待未來收穫更大的成績。
“ 投資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穩賺不賠的生意。 ”這是5分鐘商學院的主理人劉潤說過的一句話。
然而,很多人寧願忽視掉。如果一個人只有賺錢思維,沒有投資思維,終有一天能力會枯竭,而賺錢又從何談起呢。
除了這些,你還有很多比賺錢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陪伴家人,讀書,旅遊…
不要被外界左右。不要被努力賺錢繫結。當你一切準備充足的時候,金錢只是附帶而來的產品而已。
謊言05:術業有專攻
大文豪韓愈在自己的著作《師說》中寫道:“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我們常常會拿術業有專攻當藉口,作為自己不前進的理由。你看,古人都是這樣說的。沒錯啊。
這又是一條誤導年輕人的美好謊言。或許幾百年前,這條確實是有用的。
但是如今,它的效用在慢慢消失。正如,這個世界,別人消滅你,跟你無關。 所有的跨界成功都不是建立在專攻的基礎上。正因為術業不專攻,成就往往會出乎意料。
如果你是某一方面的專才,自然有一定的價值。但是人類組織進化到網際網路時代,獨立存在的個體基本是不存在的。這個社會,更需要通才。
術業專攻雖然能夠幫助你降低進入行業的門檻,也有可能限制你的發展。沒有一個現代職場崗位是為了術業專攻而設立的,哪怕是非常依靠專業技術的程式員,如果不學習產品思維,瞭解使用者,將來的發展一定是受限的。
為什麼這麼多人崇尚術業專攻呢。因為害怕不確定性。
術業專攻能夠帶來心理上的確定性。期望自己以後可以在這個領域做到遊刃有餘,朝著精通某一領域總沒有錯吧。
當然沒有錯。但是當你還沒有真正精通某一領域的時候,半路殺進來的外行早就攪亂你的計劃,他們甚至比你做的更好。 這個世界,再也不會按常規出牌了,你必須適應它。而不是抱怨它。
除了在某些特殊領域,確實需要非常專業的人才。但是職場中的大多數領域,術業專攻對你的幫助會越來越微乎其微。
你必須適應這個跨界打劫的時代。可以擁有某一技能的絕對優秀,但是不要在這一技能上一路走到死,儘可能的擴充套件自己能力的領域邊界。
你不需要徹底弄懂一個新領域,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完全沒必要。只需要明白這個領域的底層運作邏輯,以及它的發展脈絡和未來趨勢就行了。你接觸的領域越多,未來抗跨界打劫的韌性就越強。當然了,你跨界打劫別人的可能性也就越多。
術業有專攻已經不能適應時代對人才的要求了。多領域學習是新時代的趨勢。當這些眾多領域產生碰撞火花的時候,也就是你收穫超出想象的結果的美好時刻。
謊言06:工作生活的平衡
如果你想獲取超越常人的成長,工作和生活是我們難以平衡的痛。
所有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面對時間的公平施捨,我們如何利用,以及投入的時長決定了最終的結果。
時間會磨平一切,時間也會給予我們一切。首先要看你如何對待它。 那些少量付出卻想超常收穫的年輕人,絕對是對時間的極大不尊重和汙衊。一切妄想皆是自欺欺人。
我自己關於這個話題寫過很多文章,放在網上有人理解有人罵。至少說明還是戳中了一部分人的內心。你承認也好,不願意承認也罷,工作生活的平衡對於剛入職場的年輕人都是奢侈品,擁有了應該感到幸運。如果沒有也不要去刻意追求。
一旦你刻意去追求,便會陷入拉鋸的痛苦深淵。大多數的年輕人應該都不會很快擁有想要的生活,而你為了實現它,也會很自然的失去平衡。
我們都喜歡追求中庸,以此證明自己的平衡之術很厲害。然而,平衡是最大的謊言。如果你一生都陶醉在平衡而不失衡的掌控中,那麼兩端的極致世界帶來的樂趣,於你,才是最大的人生遺憾。
只有極致的投入,才能帶來超常的收穫。 如果你想取得意想不到的樂趣,先投入多於常人的時間。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僅僅是因為加了一次班,就對著全世界嚷嚷著自己的工作生活失衡了。這樣的後果是,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不可能順心順意,更不可能從中收穫未知的樂趣。
工作生活的平衡本身就是人為製造的謊言。你只要相信了,成長的道路肯定會荊棘叢生。
你若不信它,哪裡還會有什麼平衡和失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