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掃地僧”
新華網北京 11 月 8 日電( 記者 冉曉寧) 59 歲佟德明, 8 年前來到阿里巴巴濱江園區幹雜活。 8 年來,物業公司換了 3 家,只有他原地不動,依然在打雜。
雙 11 要到了,園區內各種裝飾佈置後勤保障都離不開佟叔
他不是阿里正式員工,也不認為自己的工作有多重要。可大家都明白,雙 11 狂歡背後,阿里龐大機器的平穩運轉,離不開佟叔和更多的“阿里身邊人”。
在阿里園區,哪兒需要幫忙,佟叔就會拉著小推車出現在哪
“深度滲透”的勤雜工
佟叔的編制掛在物業公司,是外圍人員。實際上,他服務於濱江園區所有部門和幾萬員工,可謂“深度滲透”。
和阿里員工一樣,佟叔的手機也裝了釘釘,加了各種工作群。佈置會議室、搬桌椅、打包、運貨,撿菸頭……主管隨時傳達各種業務需求,他得隨叫隨到。
說起自己的工種,佟叔撓了撓頭,擠出一個詞——機動工,哪兒需要他,他就往哪兒填。他指了指樓下草坪,那幾十頭呆萌的奶牛雕塑,“它們就歸我管”。
每天早上七點,佟叔就騎著電瓶車來到濱江園區。第一件事,趕在員工上班之前,整理好辦公室。
過去,馬雲在濱江辦公,佟叔就整理過他的屋子。說起馬雲,他蹦出一個“精”字,又解釋,是“精明”的意思。
聊業務如數家珍最看好村淘
若不是那一身軍綠色工裝,佟叔恐怕會被錯當成業務線負責人。對於村淘、新零售、阿里雲、菜鳥物流等阿里各種業務,他如數家珍。就連阿里自行研發的計算機作業系統“飛天”,居然也略知一二。
穿梭在辦公區,佟叔總是小心翼翼,生怕打擾到員工的工作
知道名詞不算什麼,對於各項業務的“發展瓶頸”、“未來趨勢”,佟叔還能一套一套地跟你傾吐:“其一……其二……其三……”
講起村淘尤其頭頭是道:“農村人口多,你想想,家家戶戶連上我們的小網站,一按鍵,爸爸你的貨到了,多方便!村淘是未來的希望!”
身兼數職的大“管家”
熟識佟叔的人都知道,他能聊,還喜歡用大詞,哪怕只是在講生活細節。年輕人跟他說聲謝謝,光“暖心”還不夠,他得蓋個帽子——“文明程度高”。
他是真心喜歡這裡,和“有文化”、“文明程度高”的阿里年輕人在一起,看著他們努力拼搏、成長,他感到快樂。
搬運“糧草”是佟叔雙 11 期間最看重的大事,決不讓加班的同學捱餓
他也理解年輕人的辛苦,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有時難免心疼。尤其是,天貓雙 11 又來了。
在阿里, 510 (阿里日)、 618 、年會、雙 11 ……每次節日都是一場戰役。特別是全球狂歡的天貓雙 11 ,幾萬人全員加班是常態。佟叔這樣的“外圍”人員,也不能鬆懈。這時的他,身份更機動了。臺前忙,幕後也忙。
佟叔每天幾乎都會佈置幾十個會場,雙 11 前最為忙碌
最近幾天,佟叔和夥伴們忙於與供應商合作,為雙 11 活動搭蓋各種臨時場地,“劇院式”、“指揮式”、“ U 型式”、“回型式”等等。
小一點的場地,十幾分鍾能搭完一個;大的可能得耗上一兩天。至於搬桌椅、掛條幅等細碎的小事,見縫插針地做。
在幕後,佟叔則化身“管家”,保障加班員工的身心健康。休息室裡,搭帳篷、整床鋪;至於吃的喝的,早備滿了 2 個庫房,男孩愛的紅牛,女孩愛的養樂多,通通都有。
打雜可粗可細,佟叔總能做到極致,靠的還是記憶力。他記得住每個接觸過的員工的“花名”、所做的業務,還記得住每種業務的不同工作習慣。
每層樓的“能量加油站”佟叔每天至少補給三次
他還搞起了“差異化管理”。比如,國際站的業務與國外有時差,員工們往往通宵幹活,在辦公室裡休息,搬動桌椅得找對時機……
在即將投入使用的雙 11 作戰指揮室,佟叔幫留念的同學合影
天天打雜,年復一年,佟叔卻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
“你知道雙 11 指揮中心裡有個大螢幕吧?以前,我總鑽到裡頭看。一般的正式員工還沒資格進呢。”佟叔說,在現場聽雙 11 倒計時,就像在鐘聲中跨年。
這時,他又流暢地切換到“新聞聯播模式”:“每次看到雙 11 的數字,彷彿觸控著中國經濟的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