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變革:PMO(專案管理辦公室)是一種解決方案
你公司專案管理方面最突出的三個問題是什麼?
你認為提升公司綜合專案管理水平最有必要的一項措施是什麼?
一切的問題都是組織的問題,提升專案管理水平,在組織內成立PMO是提升公司整體專案管理水平的手段之一,是組織管理不斷成熟的有效途徑。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下面從為什麼要建PMO,什麼是PMO以及如何建設PMO三個方面來說明一家公司成立PMO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為什麼要建立PMO
越來越多的公司和組織越來越重視PMO或,並且相關一部分企業開始組建自己的PMO,這與公司環境與時代特點息息相關:
1、是多專案治理的需要;

組織級專案管理
一個公司一定有很多專案,從重要性可以分公司戰略級的、部門級、員工級的,從投資規模上可以分大、中、小專案,從輸入輸出關係上可以分為智慧轉換類、實物轉換類、事件類等等。
專案是相對於運營來說的,無論什麼維度的分類,一家公司都少不了“為創造獨特的產品、服務或成果所進行的臨時性工作”(PMBOK)。甚至可以說這些臨時性工作會越來越來,原因在於內外部環境變化越來越快,需要處理跨職能、跨專業、需要陌生人協作臨時性工作。
既然是多專案局面,一定有專案治理的需求,注意這裡說的是專案治理,不是專案管理。專案治理與專案管理是有所不同,簡單地說,專案治理解決的是“做正確的事”,而專案管理解決的是”把事做正確“。專案治理,也可以是”專案管理的管理“,具體工作內容是”設定專案目標、提供完成專案所需要的資源(包括人力)、決定實現專案目標的方法和監控績效的手段“,而在這些制度環境下有效運用資源去實現專案目標則是專案管理。
公司的管理是多層次的,一家以專案驅動為導向的公司可以這樣劃分公司管理層級:公司治理、專案治理、專案管理、專案運營。
PMI也有專門內容來論證這塊,(見上表),在專案之上,有專案群管理和專案管理管理,相對於專案管理來說,他們是專案管理的管理。
治理工作如此重要,需要有機構和人員去落實和推動。
2、是提高組織專案管理成熟度的需要

專案管理成熟度模型
無論是治理還是管理,一定有一個組織管理成熟度的需要,其中專案管理成熟度是重要的方面,
根據OPM3組織專案管理成熟度模型,專案管理成熟度模型可以分為:自發的、重複的、可控制的、被優化的、自適應的五個層級。
簡單地說,自發的水平30%的基礎管理經驗,70%靠管理者的發揮,而自適應的層次70%基礎管理經驗,30%靠管理者的發揮。
那麼基礎管理經驗從30%提升到70%就是公司管理水平提升的空間。
管理成熟度的提升需要有組織方面的抓手。
3、專案管理已發展成為一門複雜學科,
(1) 這個學科其實是一套知識庫和方法論,這裡摘錄一要點如下,可以從此看出專案管理學課的內容的複雜性。

專案管理知識庫總綱
(2)專案工作實踐性強,但要想獲得最好的實踐離不開理論和規律的指導。在學習方面有一個庫伯學習圈,它告訴我們,從行動到經驗,從經驗到規律,再從規律到行動,一個不落,才是正確的學習方式。而主張從實踐到實踐,是蠻幹,是自找彎路,當然從理論到理論,從不與實踐相結合是空談。
(3)專案管理的專業性體現在它本質上是一套最佳實踐集,聰明的人懂得自己沒必要把可能的坑都踩一遍,懂得借鑑,才能提高效率。
治理有需要,提升成熟度有需要,既然有需要,就得有人去推動,就得有人去落實,做為公司領域需要有工作抓手,而PMO就是這樣的工作抓手。毛主席說,"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
而專案管理挺複雜,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就需要專業的人幹專業的家,所以PMO要獨立和固定,術業有專攻,只有專注的人才有可能做好這項工作,兼職是很難幹好PMO工作的。
同樣,對專案管理學我們要充滿敬畏之心,要知道做一回專案不可能都成為專案管理專家,誰也不可輕而易舉地成為專案管理專家。
二、什麼是PMO,PMO的職能是什麼;
一個理想的,或者說最牛的PMO是什麼樣子的。
1、PMO的定位有多種,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PMO的定位
PMO的發展歷程應該是從支援、服務到運作、控制,乃至全面的戰略型PMO,也是對組織內相關方關係的再次調整,PMO就是一個新生命體,他是可以長大的,當然也有可能是長不大的。
2、最牛的PMO的職能,最理想的時候它可具備的十九專案職能,詳見附圖。一個PMO的職能應與其發展階段相適應,量力而行,在可控的範圍內做到最好,把眼下的事情做到極致,不可貪多求全,所謂貪多嚼不爛,欲速而不達。

PMO可選的職能
PMO新成立時,內部人員有時信心不足,覺得大家對該機構的工作不理解,感受不到其價值。其實任何新機構的成立,都是對現有穩定秩序的一種擾動,不同人對此有不同的反應是非常正常的。有人熱情擁抱、有人靜觀其變、有人抗拒指責,甚至有人公開反對質疑都會有的,機構內的人員需要用行動去迴應各種質疑,從而有機會讓自己不斷壯大起來。
對於職能的價值(這也是課堂上問得最多的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
1、紙上職能≠實際作用,無論你在PMO下列了多少職能,但這是一種設想和設計,是心智上一種創造,是一個藍圖。任何事情都要經歷兩個階段才能實現,第一階段是心智上的創造,第二個階段是在實踐在把他做出來。所以PMO的最終職能是什麼,不是寫出來的,是做出來的。
2、PMO價值是給出來的,不是要來的。按照市場經濟供需決定價值,PMO是否有價值,在於你的稀缺性,你的價值是你的不可替代性決定的,你的不可替代性越強,你的價值就越高。如果你可有可無,你就沒什麼價值。
所以PMO有無價值在於自己,不在別人,諸理如此。
三、如何建設PMO
一個公司在職能制上也能管理專案,而成立PMO則是組織結構上的一次轉型,是從職能制向矩陣制的的開始。既然是轉型,則意味著一些思維、理念的變化的調整,轉型能否成功,不僅僅是PMO內部人員的事情,他需要全員的參與。
一個公司為了加強專案治理、提高公司專案管理成熟度,想從成立PMO開始,或以此為突破口,初衷是很好的,為了更為有效地推進這種轉型,還是要有一種方法和步驟的。為此,我的建議如下:
1、形成共識
包括:
在改變緊迫性上形成共識;認識到公司在專案管理水平的差距,樹立“是採取措施的時候了”,不但高層要達成共識,各層級也要達成共識;
對PMO的願景上達成共識:PMO到幹什麼,要建設成一個什麼樣的PMO達到共識,願意的作用就容易凝聚共識,朝著目標前進:
PMO的願景包括:願意、使命、理念,在學習PMO知識時,我曾寫出一個願景可分享給在大家:
(1) 願景:做部門之間的聯結器、戰略執行的潤滑劑、資源衝突的協調員、專案經理的賦能師,成為行業系統PMO榜樣;
(2)使命:立足於成熟的專案管理知識庫和方法論,為公司專案工作提供支援、協助和指導,推進專案的高效決策和執行,將專案過程中的一切異難雜症都消除在萌芽狀態之中,為專案的價值目標和完全交付而努力。
(3)理念:
結果導向——一切為了專案成功,一切為更好的解決方案
簡單有用——幫助不添亂,付出不搶功;
高效創新——在更高效、更創新的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只有在兩個方面達成充分的共識,才會在PMO建設的過程中百折不撓,永往直前。
切記一點,願景是用來追求的,不是用來實現的,越走越近就是成功。
2、逐步完善
兩個逐步;一是分層PMO逐步實現;先公司、後部門、後項目; 二是PMO職能逐步實現;從支援到顧問,從運作到控制等; 三是PMO人員逐步實現;從專案管理專責到PMO,隨職能變化而增加人員;
3、創造可感知的價值
PMO新成立,要有一顆平常心,先從能做的做起,如培訓工作、完善專案的基本流程的制度,監控專案協調樣關問題,逐步引入專案評價與考核,總之你需要創造出一些讓領導或員工能感受到的價值,你也就具備了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可能性。
對於PMO的成立,各方面應對此呈包容之心,注意 PMO不是對各部門搶“權”的,PMO是給專案提供支援和幫助的,PMO是垂直職能思維下的一種思維上的完善,一切都是為專案的成功,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解決方案,PMO與大家是一家人。
總之,PMO的成立和逐漸發揮越來強的作用,本質上是一種組織變革的的過程,也是提高企業應變能力的有效變革方向。唯一不變的是變革,PMO方向是組織變革可以考慮的一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