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程式設計師真的是吃青春飯的嗎?(獻給即將進入職場的程式設計師們)

程式設計師真的是吃青春飯的嗎?(獻給即將進入職場的程式設計師們)

又有學生問我:程式設計師真的是吃青春飯的嗎?我是不是做到三十歲就該考慮轉型了?

      我告訴他們:
      這是中國的記者們用統計數字造下的一個彌天大謊,當我們看到微軟集團內的許多白髮程式設計師在兢兢業業地工作的時候,我們又用"觀念"來說明中國的程式設計師吃青春飯的原因。實際上,不僅美國的微軟,甲骨文,Adobe,暴雪,在中國的金山,寰宇,騰訊,盛大,都有或者將要有年齡很大的程式設計師,關鍵是他們做的東西和那些"挨踢"們不同,他們做的是產品而不是專案。

       打個比方:微軟為開發win98而僱傭了一名程式設計師,當win98推向市場開始盈利的時候,這名程式設計師不會被辭掉,因為釋出出去的產品可能有bug,可能需要升級,這些都需要這名程式設計師去維護(新招一個的維護成本更高),於是這名程式設計師不會因做完一個產品而被"鳥盡弓藏",而是被充分利用起來,繼續開發新的版本,這名程式設計師同時也能享受到產品盈利帶來的利益。這樣一個版本一個版本地做下來,雖然年齡大了,頭髮白了,但他會對這個產品更加熟悉,這是任何新手都無法超越的優勢,而微軟則會盡量用他直到他退休。(當年寰宇開發仙劍奇俠的團隊,巨人開發征途系列產品的團隊,金山開發劍俠情緣的團隊除了自己創業的就根本沒有人轉型)

       另一個比方:某家專案型公司僱傭了一名程式設計師去開發一款電信的專案,當這個專案完成後,這名程式設計師的使命就完成了,頂多留下一兩個核心成員進行維護。當專案的尾款全部到位後,連維護的人員都可以省略了。因為專案完了,錢拿到了,人就沒用了,繼續僱傭就是白拿工資了。當然,如果有新的專案,可以把這名程式設計師派到新的專案上,因為專案大多是競標的,專案款是有上限的,除掉人員開銷等開支就是公司的利潤。所以這名程式設計師的工資向上的空間是有天花板的。當這名程式設計師年齡大了,加班加不動了,工資也漲到一定程度了,好,新人的成本更低,精力更旺盛,雖然經驗欠缺點,但只要有一定經驗的人帶著,就可以組成一個階梯式團隊,可以以更物美價廉的組合去開發新的專案,這裡沒有工資高,年齡大,精力不濟的老手的位置,該裁員了。

       08年金融危機,各大IT企業裁掉的絕大多數都是外包或專案型團隊。像巨人,盛大,騰訊等產品型公司雖然也傳出過裁員訊息,但裁掉的大多是推廣,渠道等非技術型團隊,2011年騰訊在大規模裁撤測試人員的情況下還繼續加大了在開發,產品,設計等崗位的校園招聘。一般來講,除非一家公司改變思路,下決心砍掉某款產品,否則他就必須保護參與這款產品的開發人員。

       所以,與其說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的,不如說:做專案的程式設計師是吃青春飯的。

      那麼做專案的程式設計師就沒出路了嗎?就必須到35歲轉型嗎?也不是,做專案的如果專注與技術,而這項技術又是別人極少掌握的,那麼可以靠這個一招鮮做到退休。大多數專案型程式設計師最好的辦法是積累某一行業的行業背景,比如:做電信的無論跳槽還是外包儘量只做電信的專案,做銀行的儘量只做銀行的專案,那麼十年後,你所積累的深厚的行業背景知識就是你做到退休的最好保證,因為那是任何新人無法取代的。現在需要轉型的那些"挨踢"幾乎全是在年輕時代跳來跳去,哪裡有專案就去哪兒,哪裡錢多就去哪兒,到年齡大了才發現自己會的就那些東西,沒有什麼可憑藉能紮下根來的東西。

       所以,能夠"靠"到一款好產品或"靠"到一個好行業是一個程式設計師可以安身立命的終極法則。

       而能夠做到上述兩點的程式設計師在中國實在是太少了,中國的大公司大多是專案型公司,他們接專案,做專案,專案多了擴大規模,沒專案了縮減規模。程式設計師們或者自己跳,或者"挨踢",哪裡錢多去哪兒,漂泊到三十好幾,終於知道自己該有個穩定的地方了,但做完一個專案又找下一個專案的職業穩定不下來,怎麼辦?轉型,於是做了不少專案,終於人老珠黃,青春獻給IT,鑄造了程式設計師吃青春飯的律條。

       按照上面的分析,新入職場的程式設計師們該知道怎麼辦了。趁青春還在的時候,找準方向,紮根於一個長遠的行業或有前景的產品,那麼你的未來就無憂了。

       以此獻給剛入職場的新程式設計師們。

轉自:開啟連結

看著每年校招大規模投入程式猿種族的大軍,心裡倒沒有對年齡焦躁。因為自己選擇了嵌入式這一方向,不同於一般的速成入門程式猿方向。這一職業,從技術上入門就需要很久,難度大,以至於很多人都在半途就放棄轉投java,python的懷抱。所以目前對技術是焦躁的,但沒辦法,慢慢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