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微控制器入門學習十三 STM32微控制器學習十 通用定時器

微控制器入門學習十三 STM32微控制器學習十 通用定時器

本篇重點記錄的是STM32F1的通用定時器。
STM32F103ZE有8個定時器,其中2個高階定時器(TIM1、TIM8),4個通用定時器(TIM2、TIM3、TIM4、TIM5),2個基本定時器(TIM6、TIM7)。下表是對這8個定時器的詳細描述。

定時器種類 位數 計數器模式 產生DMA請求 捕獲/比較通道 互補輸出 特殊應用場景
高階定時器
(TIM1,TIM8)
16 向上、向下、向上/下 可以 4 帶死區控制盒緊急剎車,
可應用於PWM電機控制
通用定時器
(TIM2~TIM5)
16 向上、向下、向上/下 可以 4 通用。定時計數,PWM輸出,
輸入捕獲,輸出比較
基本定時器
(TIM6,TIM7)
16 向上、向下、向上/下 可以 0 主要應用於驅動DAC

上表中可看出STM32F103ZE定時器都是16位的,捕獲/比較通道有4個,計數模式包括3種(向上計數、向下計數、中央對齊(向上/向下)計數)。

在此對計數模式做一個解釋
①向上計數模式:計數器從0計數到自動載入值(TIMx_ARR),然後重新從0開始計數並且產生一個計數器溢位事件。
②向下計數模式:計數器從自動裝入的值(TIMx_ARR)開始向下計數到0,然後從自動裝入的值重新開始,併產生一個計數器向下溢位事件。
③中央對齊模式(向上/向下計數):計數器從0開始計數到自動裝入的值-1,產生一個計數器溢位事件,然後向下計數到1並且產生一個計數器溢位事件;然後再從0開始重新計數。
計數

1、通用計時器概述

通用計數器TIMx(TIM2~TIM5)定時器的特點包括:

  • 位於低速的APB1總線上(APB1)
  • 16 位向上、向下、向上/向下(中心對齊)計數模式,自動裝載計數器(TIMx_CNT)。
  • 16 位可程式設計(可以實時修改)預分頻器(TIMx_PSC),計數器時鐘頻率的分頻係數 為 1~65535 之間的任意數值。
  • 4 個獨立通道(TIMx_CH1~4),這些通道可以用來作為:
    ① 輸入捕獲
    ② 輸出比較
    ③ PWM 生成(邊緣或中間對齊模式)
    ④ 單脈衝模式輸出
  • 可使用外部訊號(TIMx_ETR)控制定時器和定時器互連(可以用 1 個定時器控制另外一個定時器)的同步電路。
  • 產生中斷/DMA(6個獨立的IRQ/DMA請求生成器),該中斷產生的事件如下:
    ① 更新:計數器向上溢位/向下溢位,計數器初始化(通過軟體或者內部/外部觸發)
    ② 觸發事件(計數器啟動、停止、初始化或者由內部/外部觸發計數)
    ③ 輸入捕獲
    ④ 輸出比較
    ⑤ 支援針對定位的增量(正交)編碼器和霍爾感測器電路
    ⑥ 觸發輸入作為外部時鐘或者按週期的電流管理
  • STM32 的通用定時器可以被用於:測量輸入訊號的脈衝長度(輸入捕獲)或者產生輸出波形(輸出比較和 PWM)等。
  • 使用定時器預分頻器和 RCC 時鐘控制器預分頻器,脈衝長度和波形週期可以在幾個微秒到幾個毫秒間調整。STM32 的每個通用定時器都是完全獨立的,沒有互相共享的任何資源。

通用計時器框圖如下:
通用計時器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通用計時器由時鐘、時基單元、輸入電路、輸出電路構成,下面將會對這四塊分別做介紹。

2、通用計數器 時鐘的選擇

通用計數器

上圖總結為計數器的時鐘有8種選擇:

  • 內部RCC提供的時鐘:TIMxCLK(CK_INT)
    CK_INT(內部時鐘)值的計算:
    從下圖可知如果是APB1的分頻係數是1,則通用定時器的時鐘=APB1的時鐘;否則(APB1的分頻係數不是1)通用暫存器的時鐘=APB1時鐘*2;
    CK_INT
    如:預設使用SystemInit函式的情況下,SYSCLK=72M,AHB時鐘=72M,APB1時鐘=36M,APB1=AHBAPB1=2 ,所以通用定時器時鐘CK_INT=2*36M=72M。

  • 內部觸發器輸入口1~4(ITR1、ITR2、ITR3、ITR4),用一個定時器作為另一定時器的分頻

  • 外部捕捉比較引腳,引腳1(TI1FP1或TI1F_ED)、引腳2(TI2FP2)
  • 外部引腳:ETR(使能/禁止位、可程式設計設定極性、4位外部觸發過濾器、外部觸發分頻器[分頻器關閉、二分頻、四分頻、八分頻])

計數器時鐘可以由下列時鐘源提供(該內容意思同上):
內部時鐘(CK_INT)
外部時鐘模式1:外部輸入腳(TIx)
外部時鐘模式2:外部觸發輸入(ETR)
內部觸發輸入(ITRx):使用一個定時器作為另一個定時器的預分頻器,如可以配置一個定時器Timer1而作為另一個定時器Timer2的預分頻器。

3、時基單元

時基單元

從上圖中我們可看到定時器的構成:

1)計數暫存器(TIMx_CNT)

該暫存器計數模式為3種,向上計數、向下計數和對齊計數
計數暫存器

2)預分頻器暫存器(TIMx_PSC)

可將時鐘頻率按1到65536之間的任意值進行分頻,可在執行時改變其設定值
預分頻暫存器

3)自動裝載暫存器(TIMx_ARR)

如果TIMx_CR1暫存器中的ARPE位為0,ARR暫存器的內容將直接寫入影子暫存器;如果ARPE為1,ARR暫存器的內容將再每次的更新事件UEV發生時,傳送到影子暫存器;
如果TIMx_CR1中的UDIS位為0,當計數器產生溢位條件時,產生更新事件;
自動重灌載暫存器

4)控制暫存器1(TIMx_CR1)

控制暫存器1

5)DMA中斷使能暫存器(TIMx_DIER)

DMA中斷使能暫存器

6)定時器中斷實現步驟

時基單元為我們提供了定時的功能,我們利用該功能實現如下示例程式的編寫:
通過定時器中斷配置,實現每500ms中斷一次,通過定時中斷實現LED燈閃爍。
① 使能定時器時鐘。
RCC_APB1PeriphClockCmd();
② 初始化定時器,配置ARR,PSC(即配置自動裝載暫存器TIMx_ARR和預分頻暫存器值TIMx_PSC)
TIM_TimeBaseInit(TIM_TypeDef* TIMx, 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InitStruct);

ARR、PSC如何確定
1)我們知道計數器ARR溢位後會產生更新中斷,我們以中心對齊模式的時序圖來說明,如下圖:
中心對稱
上圖中CK_INT前面已說過,其頻率由APB1來決定,若使用預設時鐘SystemInit初始化的話,CK_INT=72MHz。
CK_CNT如何確定,我們看下圖
CK_CNT
CK_INT=APB1APB12
Fck_psc=CK_INT
CK_CNT=Fck_pscPSC[15:0]+1 該公式計算出的即為CK_CNT的頻率
  
那麼一個時鐘週期的時間

(348)T=1CK_CNT=PSC[15:0]+1Fck_psc
由於計數器溢位會產生一次中斷,故
(349)Tout=ARR+1T=ARR+1PSC[15:0]+1Fck_psc
上述公式為何計數器ARR和時鐘分頻PSC都要加1,因為這兩個值是配置在暫存器中的,其實從0開始計數,故要加1。

根據上面匯出的Tout的公式,結合本小節開頭的需求,中斷時間設定為500ms,我們可使用預設的系統頻率,則Fck_psc=CK_INT=72MHz,則

(350)500ms=ARR+1T=ARR+1PSC[15:0]+172000
設PSC=7199,則ARR=4999,該需求的ARR,PSC我們將會以此值去配置。

③ 開啟定時器中斷,配置NVIC。
void TIM_ITConfig(TIM_TypeDef* TIMx, uint16_t TIM_IT,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
NVIC_Init();
④ 使能定時器。
TIM_Cmd(TIM_TypeDef* TIMx, FunctionalState NewState);
⑤ 編寫中斷服務函式。
TIMx_IRQHandler();

7)程式編寫

//通用定時器3中斷初始化
//這裡時鐘選擇為APB1的2倍,而APB1為36M
//arr:自動重灌值。
//psc:時鐘預分頻數
//這裡使用的是定時器3!
void TIM3_Int_Init(u16 arr,u16 psc)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ure;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時鐘使能

    //定時器TIM3初始化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arr; //設定在下一個更新事件裝入活動的自動重灌載暫存器週期的值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psc; //設定用來作為TIMx時鐘頻率除數的預分頻值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設定時鐘分割:TDTS = Tck_tim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TIM向上計數模式
    TIM_TimeBaseInit(TIM3, &TIM_TimeBaseStructure); //根據指定的引數初始化TIMx的時間基數單位

    TIM_ITConfig(TIM3,TIM_IT_Update,ENABLE ); //使能指定的TIM3中斷,允許更新中斷

    //中斷優先順序NVIC設定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TIM3_IRQn;  //TIM3中斷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0;  //先佔優先順序0級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3;  //從優先順序3級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IRQ通道被使能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初始化NVIC暫存器


    TIM_Cmd(TIM3, ENABLE);  //使能TIMx                     
}
//定時器3中斷服務程式
void TIM3_IRQHandler(void)   //TIM3中斷
{
    if (TIM_GetITStatus(TIM3, TIM_IT_Update) != RESET)  //檢查TIM3更新中斷髮生與否
    {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3, TIM_IT_Update  );  //清除TIMx更新中斷標誌 
    LED1=!LED1;
    }
}
//LED1閃爍的週期為500ms,LED0閃爍的週期為200ms,看到的現象為LED1閃爍慢,LED0閃爍快
int main(void)
{       

    delay_init();            //延時函式初始化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2); //設定NVIC中斷分組2:2位搶佔優先順序,2位響應優先順序

        LED_Init();              //LED埠初始化

    TIM3_Int_Init(4999,7199);//10Khz的計數頻率,計數到5000為500ms  
        while(1)
    {
        LED0=!LED0;
        delay_ms(2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