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電商注重線上線下融合
法國電子商務和遠端銷售聯合會近日釋出報告,2018年法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926億歐元,同比增幅達到13.4%。根據預測,到2019年底,法國電商產業交易額將突破1000億歐元大關。該機構表示,在經濟增長面臨壓力的情況下,這一資料體現了法國電商行業的增長潛力和內生活力。
法國電商迅速發展,得益於其業態模式。法國電商形態多樣,除綜合性商城外,分類電商、官方網站、二手商城等蓬勃發展,幾乎覆蓋了所有零售門類。此外,還有網站專門提供旅遊、酒店、餐飲等服務產品的銷售。由於電商行業分類明確,消費者購物也更有目標性。
法國電子商務和遠端銷售聯合會總代表馬克·洛利維耶介紹,2017年以來,法國電商基本形成了跨國電商巨頭與本土電商雙主導的格局。儘管亞馬遜憑藉30%的市場份額佔據法國電商頭把交椅,但依託實體店建立的法國本土電商後勁十足,使得傳統零售加線上銷售成為法國電商的主要模式。
法國大多數零售業巨頭都擁有線上平臺,在排名前15的電商中,有7家是實力雄厚的實體零售企業,如電器商城Darty、圖書與數碼商城Fnac、家居商城樂華梅蘭以及超市集團家樂福等。為方便採購,傳統零售商還為消費者提供線上支付,線下取貨服務。出於對實體店的信任,法國消費者對這類購物網站格外青睞。
法國電商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制度的規範。法國《消費法》等法律對電商賣家有嚴格規定。使用者網購全過程所享受的權益都有章可循。對個人隱私保護十分嚴格,收集客戶資訊必須獲得同意,未經客戶同意不得傳送推廣郵件等。由於資訊保護嚴格,記者雖然註冊了10多個電商賬戶,但從未收到過惡意廣告簡訊或垃圾郵件。
《消費法》也對商品配送及退換做出了詳細規定。例如,訂單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配送,付款前商家須告知最晚配送期限。買家在收到商品後的14天內可以選擇退換貨,不需要額外的證明或費用,任何打折商品、二手商品、特價商品都可以退換等。此外,在支付安全上,如果買家遠端支付時遭遇欺詐等問題,商家應負全責。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的資料顯示,目前電商銷售額僅佔法國零售業銷售總額的9%,未來仍有很大開拓空間。洛利維耶認為,未來電商必須不斷創造差異化優勢,比如更精準的配送服務、採用新科技優化網購體驗等,才能收穫更多訂單。記者在網購時注意到,為吸引買家,很多電商平臺都推出了快速配送、當日達、季卡免郵等服務。還有一些網站以智慧虛擬換裝、試妝等科技手段提升網購體驗。
去年,法國新成立了2.18萬家電商網站,電商總數超過20萬家。儘管電商網站數量龐大,但87%的電商交易額都來自5%的大型電商。據統計,法國10人以上的小企業只有15%涉足電商,1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則不到10%。洛利維耶表示,如果法國中小微企業能夠加大電商方面的投資,電商產業將迎來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