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箱運動
在什麼時候,你想買一個新的行李箱?
“之前的行李箱還是我剛上大學時買的,28寸,粉色箱子,白色小熊圖案。寒暑假才用得上一次,為了能多塞幾塊我媽做的臘肉,恨不得箱子能再大一圈”,工作了兩年的江嵐這樣描述自己的舊行李箱。
三天前,她下單了一個新的行李箱。 20寸,復古薑黃色,比大學時的行李箱整整小了十塊臘肉的空間,但價格卻是兩倍多。
“工作後經常出差,更需要適合短途差旅的箱子”,江嵐解釋她買新行李箱的原因,“之前和同事出差,就兩天,推著那個巨大的28寸箱子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同時她也承認,嫌舊箱子有點“土”,不適合自己現在都市麗人的風格了。
在小紅書上做了一晚上功課後,江嵐選中了這個“小眾復古高顏值登機箱”。雖然心疼價格,但她仍表示挺滿意的。
“行李箱嘛,還是要買質量好的。花錢的時候痛一下,但之後每用一次爽一次啊。”
像江嵐這樣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年輕消費者們對於生活硬體更新換代的剛需,和他們對於生活品質追求的軟實力,正是行李箱行業的玩家們努力想要抓住的增長點。
行李箱是門好生意嗎?
資料顯示,2016年旅遊業為全球經濟貢獻了7.6萬億美元產值。
在全球旅遊行業增長的推動之下,旅行箱行業也迎來了新的增長。美國諮詢公司 NPD 資料顯示,旅行箱包2016年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15%,2017年的增速為20%,連續兩年成為線上增速最快的配飾品類。全球箱包行業受新興市場需求帶動,整體規模呈逐漸增長態勢,2017年市場規模突破1413億美元。
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箱包市場,行李箱在國內市場增速最快。


相比研報數字,也許“小紅書”平臺的筆記能更直觀地說明品類熱度。在小紅書上,共有5.2萬篇關於行李箱的筆記,其中 熱度最高的關鍵詞為“高顏值”“潮牌”“耐用”。
翻看熱門筆記和評論就不難看出,相比傳統行李箱主打的“耐用”和“價效比”,外觀顏值也成為人們選擇行李箱的一個重要因素。

小紅書平臺搜尋“行李箱”頁面
“好看肯定是第一重要的。你很可能會因為好看而被種草,但你不可能因為一個箱子特別結實就想買下吧?”, 江嵐的想法正是年輕消費群體的縮影。
目前,行李箱使用頻率最高的差旅人群集中在20-50歲,但其中的中年人群更注重實用性,很難輕易購買行李箱。
而年輕消費者則不同,他們認為行李箱不再只是出門的必備品,還是彰顯個性的時尚配飾。 當他們恰好處於高頻率出差和旅遊的剛需階段,就更願意為了“設計美學”和“科技感”買單。
正因如此, 全球旅行及旅行箱包行業整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新玩家湧現
箱包及旅行用品零售商 Flight 001 聯合創始人 John Sencion 表示:“行李箱已經成為了一種配飾,很多人開始給行李箱拍照上傳至 Instagram。品牌變得重要起來,整個市場競爭更為激烈。”
全球箱包行業的變化與增長,不僅讓部分依靠箱包產品起家的歐洲奢侈品牌們重振雄風,同時也催生了一批新玩家。
這些主打新材料、智慧化和ODM(原始設計製造商)模式的網際網路品牌的誕生,改變了行李箱的銷售和營銷模式,消費者們在社交媒體被種草,在電商平臺下單,很可能還會返回社群或社交媒體“晒”出自己的新箱子。
以下,是主要的新玩家型別:
輕奢——設計美學,顏值即正義
輕奢型別主打品質和設計感,注重在社交平臺的“種草”傳播。 在滿足美的同時,價格相比奢侈品牌更有優勢,千元級品牌較多。
該類代表品牌「ITO」是國內的獨立設計品牌,主要產品走時尚與設計感路線的行李箱。價格區間在 888-4888 元,客單價約 1500 元。目標人群為喜歡有品質的生活,關注時尚和藝術的年輕群體,使用者畫像中,19-30 歲使用者佔比 52% ,女性使用者佔比 74% 。

ITO行李箱
澳洲品牌「July」同樣定位有設計感的輕奢行李箱 ,瞄準喜歡旅行、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人,希望做一款“可以出現在 Instagram 照片裡的箱子”。


JULY品牌行李箱
智慧——為行李箱加功能的“黑科技”
智慧行李箱目前主要有 自動跟隨/可騎行/內建充電/GPS定位/自動稱重等功能 ,包括能變成一臺可以騎著跑的摩托行李箱Modobag,能自動跟隨的行李箱COWAROBOT等品牌。

能實現自動跟隨的行李箱
該類行李箱多為國外眾籌品牌,高科技帶來的高定價和量產能力是制約其發展速度的重要因素。
還有一個不好的訊息是,2017 年 12 月,出於安全考慮,美國幾家主要航空公司出臺禁令,禁止不可拆卸鋰電池的智慧行李箱託運或登機。佔了全球空中交通量的 83%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隨後也對協會成員提出類似建議。
對於智慧行李箱行業而言,那是一記重創。
網際網路品牌——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憑藉極高的價效比,行李箱一直是網易嚴選,小米等網際網路品牌的爆款。
以網易的ODM(原始設計製造商)模式為代表,網際網路品牌行李箱多為精簡SKU+簡潔設計+價效比,百元級的價格卻能擁有不錯品質。

網易嚴選行李箱
淘品牌——既要物美,也想價廉
淘品牌行李箱外觀通常花哨,以卡通形象為主。瞄準的是注重行李箱外形與個性化,但付價意願和能力不強的消費人群,多為學生。
以淘品牌塔卡沙行李箱為例,外形獨特,能滿足個性化要求,同時價格保持在百元級。物美價也廉的淘品牌行李箱,在質量方面相對其他型別的行李箱不夠耐用。

淘品牌行李箱
痛點與走向
雖然行業內湧現了一批新玩家,但出行箱包——這個滿足人們儲物需求的行業,並不像這些新玩家想的那麼容易被改變。
首先,究竟有多少人願意為了“更好看”而為行李箱負擔更高的價格,而這些人又願意多付出多少錢?
前一個問題,在部分人群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倒無需太多擔心,但必須承認的是,最願意為“設計美學”和個性化買單的年輕群體的購買力卻不強。雖然他們容易被種草一個1500元的行李箱,但有能力真正買下的人卻不多,更多的是“心所屬但力不足”。何況,高價帶來的更長的購買決策週期也是行李箱品牌需要面對的問題。
其次, 行李箱作為一種低頻購買產品 ,買了一個後起碼能用五年,類似尺寸復購率極低。 品牌方的應對方法多為開拓產品種類或延伸使用場景。
行李箱品牌ITO在樹立了一定的品牌認可度後,推出了城市揹包。而JULY則表示會在2019年上線旅行枕頭/收納袋等產品。

ITO揹包產品
延伸使用場景,確實是箱包企業可以好好挖掘的富礦。 畢竟在行李箱背後的旅行出遊,是一條很長的產品鏈。當消費者購買某品牌的行李箱後,他就有極大可能同時購買在接下里的出行中需要的多種收納產品。
最後,線下實體店的利弊也是行李箱行業繞不過的話題。
行李箱品牌,有必要開設線下實體店嗎?
作為一種高單價且退換運輸不方便的產品,線下實體店能帶來的親身體驗感是消費者購買時所需要的,但高昂的成本卻是企業很難負擔的。
網際網路品牌網易和小米的精簡SKU和線下門店優勢是一種解決辦法,而ITO的做法更為巧妙,他們和線下買手店EDITOR合作,將暢銷款式與EDITOR合作售賣,線上下門店的價格更有優勢且能包郵到家。


線下EDITOR門店裡的ITO產品展示
而JULY等線上銷售的品牌則採取了“100天試用”的模式,即100天內任何理由都可以退貨。JULY創始人Richard告訴Kr8:“對於體驗,與其在店裡面看和摸5分鐘,我們認為“100天試用”更人性化。“但這樣帶來的退貨率他卻表示無法告知。

JULY“100天試用模式”
行李箱,這個幫助人類走向遠方的產品,在新玩家們湧入後,整個行業又將會走向哪個遠方呢?
看不夠
“36氪創新諮詢”微信公眾號在等你。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微信搜尋“36氪創新諮詢”(ID: Kr8-36Kr-Innovation),創新不落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