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實物商品怎麼做營銷,才能讓使用者主動找你?
— 作者 —
孫培根
從事網際網路,愛思考,終身學習踐行者
在上個週三我們寫到了除了微信裂變之外的其他更多線上裂變獲取使用者的方式,其中主要有拉新獎勵、親情賬戶、拼團模式等。也講到了微信裂變的3個版本:
1.0版本中:海報掃碼——分享給朋友——朋友助力——領取獎勵的方式,被普遍運用到拼多多、微信粉絲增漲等;
2.0版本中,加入了分銷的模式,分享的使用者可以獲取一定抽層,使得裂變的威力,被真正挖掘出來;
在如今3.0的版本中,我們又把所有的參與到裂變分享的使用者,集中到社群裡面,使得裂變,從一次活動,變成了使用者裂變增漲的常規行為。
其實線上下,產品的自傳播模式,也很早就開啟了。其中大概也經過了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附加價值
這其中最經典的案例,要算是方便麵的營銷方式。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買斯美特方便麵,都是一袋裡面有一塊麵餅;後來統一的方便麵推出了“雙胞胎”的雙面餅的方便麵,迅速走紅祖國的大江南北。我們去商店,由每次的“來包斯美特”,變成了“來包雙胞胎”。
不僅僅統一有這樣的案例,再後來,我們上了學校,小當家方便麵裡面會附贈卡片,這些卡片有兩個用處:一個是男孩子用來玩耍,一個是集齊一套可以兌換獎品。記得小時候,多少小孩子因為這個卡片而買小當家這一個牌子的方便麵。

“
第二階段:刮刮卡和開蓋有獎
我最早知道實物商品可以刮獎的是娃哈哈純淨水。那個時候一瓶礦泉水1元錢是很貴的。記得那個時候代言娃哈哈礦泉水的還是王力巨集。小時候還會把王力巨集的圖片剪下來貼在書中。
後來發現很多食品都推出了刮刮卡的方式,一般中獎的就是“再來一瓶”等。
同時瓶蓋開獎的形式也隨時風靡起來。很多飲料產品,都會採取這種方式吸引顧客,目前這種方式也依舊在學校學生的口中津津樂道。還不時看到,有學弟學妹說自己開蓋有獎連續中好幾瓶。

“
第三階段:個性定製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有個性的產品,如果大街上遇見一個和自己穿一樣的衣服,還會覺得尷尬。
所以很多產品也開始定製化道路,最經典的案例就算是定製可樂了,在瓶子上刻上自己的名字或者自己喜歡的句子,很容易引起使用者的分享,從而幫助產品進行了二次宣傳。

那麼除了上面講到了比較常見的線下營銷的方式,還有很多其他的雖然沒不常見,但是卻依舊是網紅型的產品推銷模式。
01
包裝裂變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通過刮刮卡獲取小獎勵的方式,也越來越少見了。相反,更多的廠家在產品的包裝上,費了很多功夫。
一份看起來平常的產品,只要加上好看的包裝,就會立馬提升價值。有些產品在追求薄利多銷,而有些產品在追求單價產品利潤的最大化。
當然這裡講的包裝裂變,講的是通過包裝來講故事,或者通過包裝讓使用者自己講故事的裂變方式。
這裡就不得不提江小白的文案包裝法。我們不清楚江小白在它的酒瓶上寫了多少有趣的文案,我只知道,偶爾和朋友一起喝個小酒,一定會去買江小白,只是想看看上面話語,也好在喝酒的時候,開始一個感人的故事。

當然除開江小白,還有味全每日C的的“拼字瓶”的包裝,也賺取了一大堆女孩子的追捧。每一個包裝上,都是一個字,有時候通過拼字的方式,去向另一方表達自己的心意,也是一種創意。
所以聽到過這樣的故事:一個男孩子,喜歡一個女孩子,就每天給這個女孩子買味全每日C。在有一天,女孩子問為什麼要一直買這個給她,男生說,你看瓶子上的字,安順序拍起來,就是我想對你說的話。
這個故事,也暖到了好多少男少女。當然,也讓味全每日C被很多年輕使用者知曉。

02
故事裂變
可愛多有如今如此規模少女的追捧者,主要還需要得益於它的故事廣告。一則廣告,就是一個暖暖的故事。第一次看可愛多的廣告,還以為看的是可愛多系列的微電影。
當然,採取這樣的方式產品,不僅僅有可愛多,還有飄柔的廣告。
03
社互動動性的裂變
如果一個人買一瓶水,那麼我們賣給使用者的就只有一瓶水,但是,如果我們把兩瓶水放在一起賣,並且兩瓶水之間加上可以互動的某種東西,那麼我們就可以每次多賣一瓶。
這個構想,並不是構想,在2014年5月可口可樂公司就推廣過一種需要互助的方式去扭瓶蓋的活動。並且這個活動獲取了大量的學生參與和學生的主動曝光。不得不佩服可口可樂的創意,在文章中講到的這麼多新穎有趣的案例中,可口可樂佔了兩個。

實物產品比虛擬產品,在創意營銷上,更具開闊性和可能性,那些好的創意,是值得我們借鑑學習的。
你有了解過其他有趣的線下產品的有趣的營銷方式嗎?歡迎加入我們的社群,一起探討。
文章首發:網際網路學習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