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於春,狗年“糟心”的巨頭們豬年要怎麼活下去? | 「年終大考」 Day 1 攻略
今日立春,當你寫下來年“計劃”和“小目標”時候,有沒有把新知獲取,列在比較優先的位置呢?
剛剛過去的舊曆狗年,鈦媒體編輯們以覆盤的方式,完成了年內最後一次重磅策劃。2018年,在中國商業史上註定是里程碑式的一年,值得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我們已經通過鈦媒體App、微信公眾號陸續釋出了十六篇深度公司覆盤文章,希望通過大公司覆盤,還原中國的新經濟全貌,篇篇文章,滿滿都是“商業新知”。
如果你有遺漏,不要緊,鈦媒體執行總編輯將奉上一份年度專題導讀。
*******
今天也是除夕,年三十兒,我們說好的年終大考——鈦媒體「千知百鈦七日趴」已經正式啟動了,別忘了點選「閱讀原文」,完成你的首日打卡啊——今日任務,就是開啟活動頁面,“訂閱至少一個鈦媒體專題”。
2018·大覆盤,鈦媒體選擇從一級市場發端,詳細覆盤了開始“過冬”的中國資本市場與它的“治亂迴圈”三十年。
持續繁榮的創投行業在2018年遭遇寒冬,退出難、投資機構募資難成為舊曆狗年的註腳。此前四年,隨著IPO開閘及移動互聯投資浪潮,一級市場經歷了一輪增長,業內如今將上一輪增長定義為“非理性繁榮”;覆盤一級市場的 2018 年,“風口”消亡,創業維艱,除了一地雞毛的共享單車行業,創投市場一直無法推不起一個能讓之保持增長的新概念。
這一年,復現並輪迴了六年前泡沫期。風口消亡、創業者很慘,那麼,巨頭公司們更慘。
二級市場同樣陷入熊市,全球的網際網路公司紛紛股價“比慘”。以美股為例,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等公司均受重挫。截止去年三季度,騰訊股價自年內高點暴跌38%;百度市值蒸發了28%;阿里巴巴的股價則同樣跌去了28.6%;遭遇黑天鵝事件的京東,市值在過去一年內跌去400億......
覆盤是思考的原點。以此為契機,鈦媒體對巨頭公司們的 2018 進行了全面覆盤,並以專題的方式呈現。
經過「2018·大覆盤」專題梳理,我們發現,過去一年, 巨頭公司的關鍵詞成了架構調整、戰略升級,乃至“自我革命”。
以孟晚舟在海外被拒為標誌性事件,華為在2018年年末遭遇了史上最嚴峻的時刻,幾乎不見媒體的任正非,罕見接受兩輪中外記者的採訪。
任正非在回答央視記者的提問時說,今天的華為還遠未到一個理想狀態,“華為出問題的地方就是機構臃腫,管理層級太多,人浮於事,我們在改革。”
“這麼多PPT、這麼多會議、這麼多無效的勞動”是任正非口中華為目前的幾大沉痾。他提出, 華為要進行“五年左右組織改革。”
騰訊在2018年已經展開了深層變革, 我們將其稱為“戊戌變革” 。組織架構調整成為騰訊年度最大的動作,並宣佈加強 to B 能力,佈局產業網際網路。但與此同時,也使一系列隱藏在原有組織架構內部沉痾浮出水面。
百度則在送走陸奇、李彥巨集重新掌舵後,重新歸回資訊流“三駕馬車”業務,寄希望於資訊流廣告支撐其營收;此外,李彥巨集在年底宣佈進行技術體系架構大整合,繼續夯實百度的內部引擎。
阿里巴巴在新任 CEO 張勇上任後,則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架構調整,“人工智慧”成為這一輪調整的關鍵詞。阿里巴巴自稱已經早已脫離了“網際網路公司”的身份,張勇表示,“阿里巴巴已經實現了從商業公司向智慧技術驅動的商業公司的升級。”

港交所(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港股迎來上市潮,是2018年的另一面。
小米在2018年7月登陸港交所,成為港交所開放“同股不同權”後的首例IPO,頗具歷史意義(可訂閱鈦媒體專題 「鈦媒體直擊·小米港股IPO」 )。此後兩個月,王興帶領美團點評在港股虧損上市。
然而,這一輪新經濟公司的上市潮,也沒能掩蓋一級市場退出之困境。截止2018年12月,33家搶灘上市的公司中,有91%經歷了破發。
站在2018年年末,昔日新一代網際網路巨頭組成的TMD陣營,已逐步走向分野。鈦媒體也對三個敢於與上一代巨頭過招新巨頭公司進行了覆盤總結:三位通過創新模式及平臺戰略挑戰BAT的三位企業家——今日頭條(現集團已更名為“位元組跳動”)背後的張一鳴、美團點評背後的王興、滴滴出行背後的程維。
他們的 2018 過的怎麼樣?

TMD創始人:美團創始人王興、滴滴創始人程維、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製圖/鈦媒體)
2018年,美團進軍了幾乎所有與線下商業有關的業務,從網約車出行、酒店民宿、生鮮零售、無人配送等,極速擴張。2018年9月,王興帶領美團登陸港股IPO,開始接受二級市場的考驗;然而,極速擴張所帶來的效應是不被二級市場所充分認可。鈦媒體在 《美團的極限與王興的野望》 一文中提出, 短時期內,“究竟是利潤還是高增長”,將成為資本市場與美團相互角力的一道題。
而張一鳴和他的位元組跳動,則度過了一個分裂的2018年。
這家公司包括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訊等產品矩陣在過去一年迎來高光時刻,無論從使用者規模、流量收割能力還是國際化步伐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然而,內容監管這把懸在頭上的“劍”,讓其遭遇了短視訊App被封停、內部整頓等突如其來的考驗,與所有超級內容平臺們一樣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
當鈦媒體的編輯們正在覆盤時,業界關於滴滴“2019年裁員25%”的訊息不脛而走。儘管滴滴對此否認,但多位不願具名的投資人士向鈦媒體透露,滴滴部分股東已經在打折出售老股,估值縮水嚴重。而如今的滴滴,除了遭遇網約車政策的尷尬,已經錯過了最佳的上市時機。
鈦媒體在這篇深度覆盤中所說, “美團上市、滴滴失控,位元組跳動仍在創業” 。一直宣揚不站隊的位元組跳動,承載了市場對於新生巨頭的期待。
此外,我們在覆盤中注意到,2.0時期的網際網路公司——新浪微博、B站都已經成立逾十年,對這兩家站在10歲路標上的公司,我們做出了一些預判, 《微博下一個十年靠什麼?》 ,及 B站下一個十年靠什麼?
所以我們要說的是: 訂閱專題是個好習慣。
鈦媒體在 2019 年的 App 改版中對資訊流中專題的呈現也做出了優化,在每一個專題下,通過智慧推薦,保證你每次重新整理,都能獲取優質文章。
想要系統性的瞭解科技領域新概念、行業前沿趨勢和企業發展全貌,訂閱專題是最能實現“深閱讀”的方式。

鈦媒體在 2018 年重要行業峰會第一現場的專題報道
此外,行業重大峰會、國家級的現場新聞報道,我們都將通過“專題”一一呈現(上圖所列的,是2018年幾個重大專題報道)。
碎片化的資訊,極大的影響閱讀效率。想要實現深閱讀,獲取系統性新知,就請下載“鈦媒體App”,通過清晰而自律的專題訂閱,一鍵獲取新知吧!(本文首發鈦媒體)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訊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