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ofo:新四大發明共享單車的黃昏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西雅圖雷尼爾
來源:西雅圖雷尼爾(rainierstore)
ofo的末路
根據21CN報道,截至11月16日,21CN的消費投訴平臺”聚投訴”關於ofo的投訴累計1421件,僅227件獲得解決。這些投訴都是要求退押金的,但ofo從未予以迴應。”他們像騙子一樣佔用了使用者數以億元計的押金無法退還,但不用跳樓,也不會坐牢。”
雖然ofo口口聲聲說自己沒死,但是事實上已經開始步入共享單車死亡的標準流程:退押金變慢,押金開始難退,徹底無法退押金正式宣佈死亡。
退不回的押金
本來共享單車僅僅是解決最後一公里的一個方案,使用者和單車之間本質上只是一個租賃關係,共享單車公司本來只應該靠租金收錢,而不是靠大量佔用使用者押金掙錢。而事實上大量共享單車公司都採用這種佔用使用者押金投資盈利的商業模式。這種商業模式本質上是一種短借長投的老把戲,出問題只是一個時間問題,P2P理財也是一個套路。
注:小到個人,大到一個國家,短借長投出問題只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一般共享單車死之前,跟P2P理財差不多的模式,從體現延遲最終變成無法提現。
變質的商業模式,退不回的押金
ofo的活躍使用者在2700萬左右,押金總量估計在40億元左右,這是一個相當大的資金池。然而依然無法滿足ofo對資金的飢渴。
僅僅2018年ofo先後通過動產抵押和股權+債權的方式從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融資約55億元,即便如此ofo的整體負債為64億左右元。
2018年8月,ofo因拖欠6800餘萬元貨款,被合作伙伴、自行車生產企業上海鳳凰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其支付欠款及逾期違約損失等共計7000餘萬元。
2018年下半年開始,ofo開始從海外市場撤退。
8月31日ofo將全面退出西雅圖市場,並宣佈將著手關停澳大利亞業務。
此後ofo陸續從印度、以色列、中東、澳洲、德國、美國、西班牙、韓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撤出或暫停業務。
被資本催熟的共享單車
2015年摩拜單車成立的時候,估計沒有想到共享單車日後會成為如此大的一個風口,市場會瘋狂到這個地步。摩拜單車其實是一個相當高科技的產品,產品的設計也是從儘可能免維護,儘可能使用技術的手段提高效率,而且是全球最早大規模使用NBIOT的公司。
NBIOT 華為+摩拜的方案是個標杆
NBIOT的大規模推廣,對物聯網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如果大家按照一定的節奏技術迭代,去發展,華為(晶片供應商)和摩拜(方案解決商)會分別成為物聯網這個領域的巨頭。
2018年全球IOT市場服務商市場份額
在落地的IOT應用方面中國遙遙領先於歐洲和美國。
本來這個應該良性發展的市場,被ofo以及背後的資本給徹底攪局了。摩拜是技術見長,ofo是運營見長。
ofo早期的車都是用普通自行車加機械鎖改裝後匆匆忙忙推向市場的,然後靠低價,免費騎,送紅包等運營手段來獲客。只要砸錢,就能砸的出市場份額,砸出使用者。
燒錢,燒錢,燒錢,就能燒出一個新世界
有一段時間摩拜非常被動,因為摩拜的車是定製的,成本比較高,質量拼不過數量的。後來摩拜和他背後的資本也被逼得沒辦法了,也推出了低配版的單車,你拼消耗,我也跟你拼消耗,你拼營銷,我也拼營銷。
共享單車市場被活活催熟,好端端的將一場技術的戰爭,變成一場資本的戰爭。
單車的墳場,資本火葬場
廈門的單車墳場,資本的火葬場
當共享單車從科技競爭變成資本競爭之後,無論是摩拜還是ofo都把自己的控制權讓渡出去了。當資本發現燒不下去之後,就會行使自己的控制權,畢竟中國的資本是很沒有耐心的。
2018年4月份,摩拜被騰訊給賣給了美團。騰訊對公司有絕對主導權,即便摩拜不願意賣也沒有辦法。摩拜的CEO,只能哀怨的說,我們尊重投資人的投票結果。摩拜委身於美團之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未來是暗淡無光的。
與摩拜相比,更慘的是ofo,先是金沙江資本悄悄撤退,然後又在軟銀,滴滴之間轉了一個圈,回到了原點,現在錢都燒的差不多了,到現在連退押金都開始出現困難了。資本給組的局,資本說不想玩了,如果你不聽,那想玩也玩不了的。
本來一個頗有前途,頗具價值的產業,在資本的狂歡之後,硬生生被改變了發展方向。而資本退潮的時候,留下了一地雞毛和大量無人清理的金屬垃圾和消失的押金,過剩的產能。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中國的很多創業公司,發現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就是除了幾個有強大技術門檻的公司外,大量創業公司依附於BAT。這其實是一種必然,因為任何低門檻的技術競爭,都非常容易把技術競爭變成資本競爭,重複摩拜和ofo的故事。
結語
共享經濟本應該是把私人手裡面的東西集中起來然後公用來提高週轉的效率。但是共享單車都是企業自購的。利用效率並不能得到提高,同時又可能造成了大量的廢棄。共享單車的套路早背離了共享經濟的初衷,所以共享單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過去四十年來中國什麼東西都比世界來得快,公司從壯大到消亡也是世界上比較快的。雷軍的一句話“風口來了,豬都可以飛起來“形成了風口論。而風從哪兒來呢?風能吹多久呢?最後還不是資本的風,而且是一窩蜂。這幾年風口來了又去,一個風口比一個風口的時間短。那些熱的要死的風口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VR,團購,直播,答題,共享單車,P2P,區塊鏈。現在火熱的人工智慧,自動駕駛,不知道還能撐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