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產品經理遇到的10001個問題(4):扯皮&撕逼
一、背景
產品經理是一個需要跨工種、跨團隊、跨職級、跨公司甚至跨地域溝通的職業,那麼在與別人溝通的過程中,難免發生扯皮和撕逼的事情。
1.1 場景一:與開發
需求宣講和評審是產品經理和開發必不可少的溝通會,在會上,產品經理會宣講需求的背景,業務流程,使用場景,產品原型和邏輯細節,我們非常希望開發同學在此時能認真檢視原型和聽產品的宣講,有任何問題會上提出來,然後會後產品經理進行修改後,同步給需求相關成員,若是開發同學此時走馬觀花,心不在焉,將此作為寫程式碼之外的例行工作來放鬆,那麼一定不會提出什麼問題,而當實際開發的過程中,發現這裡實現不了,這裡影響系統的整體架構等等,然後急匆匆地跑過來找產品改需求,這時候產品經理已經和領導、業務方確認了該需求,如果此時進行修改,領導和業務方會作何考慮?在需求評審的時候幹嘛去了?於是會展開和開發同學的“朝堂論法”,如果產品同學比較強勢,那麼一定會凱旋而歸,如果產品同學稍有妥協,必定會愁眉苦臉,然後一個人在那思考該怎麼跟領導說?怎麼跟業務方說?怎麼跟測試說?怎麼跟UED同學說......
1.2 場景二:與運營
任何產品,都是需要運營的。在網際網路時代,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個千古道理貌似沒有那麼管用。當我們的產品即將落地推廣時,我們需要跟運營同學溝通運營推廣策略,作為產品的親生父母,我們肯定希望他健康成長,可是運營同學的思路可能跟我們不一樣,他們更像速成學大師,他們要的是快速見效(這也是他們工作限制,KPI考核那麼重,怎麼由得你慢慢成長呢?等你慢慢成長了,對手早把我們吃了,市場早不在了...),所以會提病毒傳播、點選連結直接關注公眾號、強制發簡訊、不關注就不讓看內容、視訊裡彈廣告、分享給6個人才能評論....需求,可是作為產品的父母,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完全乾擾了產品的健康成長,那麼此時的你,為了你的孩子,你不得不拿起武器:使用者體驗,來向他們宣戰........
1.3 場景三:跨團隊
跨團隊溝通在大公司尤為常見,最近的一個專案就涉及到跨團隊、跨地域溝通。我們的訴求其實很簡單,希望使用者登入後可以看到自己帳號關聯的實體id,然後根據實體id去開放平臺獲取相應的資料,可是對方團隊覺得這種設計影響到他們現有的架構設計,於是不斷在跟咱們的開發討論設計方案,需求研發1pd就足夠了,可是從需求宣講到最後扯皮已經過去接近1周多了,還是沒有確定方案,對方開發負責人揪著我們的產品說:你們後續是怎樣的?未來規劃是怎樣的?如果XXX了,你們怎麼處理....等等一系列的問題,考慮長遠規劃是對的,但是業務屬於新興業務,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我也不敢保證究竟未來的業務會不會就這樣繼續下去還是會有變更,於是我以對方過度設計來進行了長達30分鐘的撕逼,最後終於同意先按這個方案來做.....

二、解決方案
無論是扯皮,還是撕逼,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只是能按照我們的節奏、我們的設計來落地產品,穩步前行,可是現實總會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所以面對不確定的驚喜,我總結了以下幾個撕逼技能,供大家參考:
2.1 撕逼技能一:強大自己
我記得俞老師曾經說過一段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像樹一樣活著!
人的生活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方式是像草一樣活著,
你儘管活著,每年還在成長,
但是你畢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陽光,
但是長不大。
人們可以踩過你,
但是人們不會因為你的痛苦,而他產生痛苦;
人們不會因為你被踩了,而來憐憫你,
因為人們本身就沒有看到你。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
都應該像樹一樣的成長,
即使我們現在什麼都不是,
但是隻要你有樹的種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間,
你依然能夠吸收泥土的養分,
自己成長起來。
當你長成參天大樹以後,
遙遠的地方,人們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給人一片綠色。
活著是美麗的風景,
死了依然是棟樑之才,
活著死了都有用。
落實到產品經理,我們需要強大的是自己的思維、自己的專業能力、自己對業務的理解程度、自己對全域性的掌控能力,只有先強大了自己,讓自己擁有了拿起軒轅神劍的力量,你才能成為英雄。

2.2 撕逼技能二:冷靜
在職場,任何時候,對任何人,請記得把控好自己的脾氣,無論對方說了什麼,都要保持足夠的冷靜,冷靜下來想想下面幾個問題:
- 我現在足夠冷靜嗎?如果不,我怎麼才能冷靜下來?
- 我的目的是什麼?
- 對方在說什麼,我能否明白他的本質意思?
- 對方和我說的差異點是什麼?
- 他為什麼會那麼想?
- 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2.3 撕逼技能三:博弈
做產品經理,不能一直強勢,也不能一直軟弱,有時候需要堅持原則,那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可是有時候不影響整體質量的事,其實是可以商量的。我之前的一個領導告訴我:“做產品,與人溝通,其實是一件博弈的事,沒有誰是完全正確的,也沒有誰是完全錯誤的,那麼你應該要做的是尋找那個平衡點,然後保持好平衡。”當時的我,聽的懵懵懂懂,後來經歷的多了,才發現真是萬分正確,所以,在此也告訴所有的產品同行們,沒有絕對的對錯,何不嘗試博弈看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