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境故事來做互動設計
情感體驗的設計物件就是活動情境,情境的創新需要交代很多內容,包括人和物等主客觀事物以及互動過程,像編劇本一樣,所以,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做互動設計是比較理想的。(屬於“課程:互動設計方法”)
拍電影要先寫好劇本,要交代好各方面人、物、環境和情節故事。App的設計也是一樣,也要先講好故事,要交代好各方面的人、物、主客觀環境以及互動過程。
情境故事中除了使用者行為的表述外,還包括使用者情感體驗的表述,因為這才是我們的設計目標。只有符合使用者情感體驗的,情感驅動自發自覺形成的互動流程,才是使用者習慣的、熟悉的和期望的,自然而然的會有好的評價,才可能獲得使用者的認可。
設計師只有觀察仔細、分析到位、充分調動情緒,才能再現一幅使用者自發自覺的場景,才能很自然的把這種自發的流程,設計成軟體的互動流程。
情景故事要怎麼寫?共情。
簡單歸納下: 將心比心和設身處地,利用共情來設計使用者故事,追求使用者共鳴的效果 。
情境故事,最重要的是要準確和真實。那麼,這需要考慮兩個關鍵因素:
(1)內部因素,即使用者情感體驗,這是主因。在編寫故事時,設計師要能做到將心比心。
(2)外部因素,即時間、地點、人物、環境等環境因素,這是外因。在編寫故事時,要做到設身處地。
必須將設計師放進使用者的情境中去,做到將心比心的揣摩、設身處地的思考,只有這樣,才能藉助共情的能力,寫出真實準確的故事。
共情 ,是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提出的,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1、諮詢師藉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對於設計師則要能 通過使用者的言行去體驗使用者的情感 。2、諮詢師藉助於知識和經驗,把握求助者的體驗與他的經歷和人格之間的聯絡,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實質。對於設計師則要能 通過分析去發現使用者情感的原因 。3、諮詢師運用諮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以影響對方並取得反饋。對於設計師則要能 通過設計去激發使用者積極的情感 。
情感與使用者行為是息息相關的因果關係,寫故事時,尤其是要體會使用者的情感,有因才有果,不要寫出毫無道理的行為。同樣,環境也是制約使用者行為的重要因素,有時看起來很平常的事,在特定環境下,使用者就不一定會做。所以,要設身處地的沉浸在使用者的環境下,去思考他的行為。
情境故事要生動,有共鳴。
生動的故事,才能贏得共鳴。乾巴巴的故事,不僅使用者聽了索然無味,設計師也可能無法領悟到其中的奧妙,沒有情感共鳴,如何做後續的設計呢?
那麼如何生動描述呢?那就是拼語文功底了,這個真沒什麼簡單辦法。不過,不管怎麼樣,只要你的故事和表演,能夠贏得使用者的共鳴,那就成功了。
寫情境故事就是設計
情境故事是設計師編寫的、設想的情節故事,雖然很多場景源自使用者經驗,但由於產品尚未設計出來,因此任何情境,都是在設想使用者使用這個“尚未設計出的產品”情況下,合理的揣測。這就是設計,合“情”合“理”的設計。
情境故事舉例《老虎棒子雞》
注意內因,使用者心理活動和情緒的描述。以下是為《老虎棒子雞》遊戲寫的一段情景:
晚飯後,女兒想看電視,我不想讓她看,就說,我們玩一盤打老虎吧?女兒聽有遊戲玩,高興得很,趕緊跑來了。
我把遊戲開啟, 逗她,你上次沒贏我,這次想改個什麼嗎?女兒想了一下,不知道選什麼,她上次喜歡的角色似乎不給力,那是隻大老虎,可以放出狠招隨機殺死一個。我說要不用我的吧,她不肯,我的角色是個噁心的綠毛蟲,它的絕招就是放毒把對方的變成自己的。
好了,開始了,女兒先開了個棒子,該我了, 我說我開個蟲子吃掉你的棒子,女兒說不許開蟲子。 我運氣不好,結果開了個老虎,老虎沒事可做, 女兒指著老虎說,哈哈。
該女兒走了,又開了個公雞,棒子打死了我的老虎。該我了,我開出來的也是公雞,沒用,場上沒蟲子可吃。
該女兒了,她翻個蟲子, 哈哈,我說,我的公雞有東西吃了, 我翻了個棒子,公雞去把蟲子吃了,哈哈,看著公雞在得意的打鳴, 我說,你最好翻個老虎,要不要把你的大老虎放出來啊?
果然,女兒用大招把我的棒子死了,然後翻個老虎出來,老虎吃了我的公雞。我盤上啥也沒了。 女兒一個勁的笑。我說,嘿嘿,我也用大招, 大蟲子噴出毒把她的棒子變過來了,然後又翻了個蟲子。。。。
盤上沒幾個子,不一會,女兒贏了,當然很高興,她的大老虎和小蟲子在盤上跳舞。
女兒還獲得了一個獎勵,這是個書,肯定是學習知識的。 我就說,要不要看看,今天教我們什麼?
女兒點開書,今天教的是“爪子”,教小孩什麼動物有爪,什麼沒有,主講是她那隻大老虎。 爪子課還會教動物腳有幾個爪子,不過要看運氣了。
女兒的書已經翻出了好幾本了,翻到書本那一欄,40多本書還有30多本沒開,夠她奮鬥一陣子了。
(1)把斜體的字去掉,再去讀一下,會有什麼不同?斜體文字很多是心理活動、情緒等情景,這些是互動設計的流程裡看不到的東西,但這是對使用者體驗的描述,是內因,是使用者體驗,這才是設計中需要追求的使用者目標。
斜體文字還包括了一些情景創意設計,這就是設計師的“編”故事,為後期遊戲設計埋下伏筆。
(2)情景故事中還能看出很多使用者體驗方面的問題,可以進一步完善。比如,如何讓女兒輸了不至於太沮喪?如何進一步加強自我體驗?等等。
情境故事到介面原型還有距離,需要根據故事整理成簡化的文字表述,交代涉及的互動流程和物件。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