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故事的簡化:文字流程(互動設計)
情境故事雖然語言很形象生動,但要變成手機上可執行的介面內容,跨度還是很大,所以需要把它們簡化一下。文字流程就是不錯的表達方式,也很簡練。(屬於“課程:互動設計方法”)
將情境故事中的互動行為簡化為文字流程,能清楚表達涉及的介面物件、使用者的行為、介面反饋和互動過程,為後續視覺化的介面原型設計打下基礎。
1、故事簡化 。把原情境故事簡化,去除環境和情緒類描述,保留行為和反饋這些互動內容。
2、統一格式 。統一按照 “物件行為>物件反饋,內容;物件行動>物件反饋,內容;” 的文字格式,記錄使用者操作介面、介面反饋的互動過程。比如“使用者選擇廚藝>介面進入廚藝板塊,板塊上有廚藝成就、菜品列表等內容;使用者點選某菜品>介面進入該菜品頁,上有口味、做法、價格、廚友反饋等資訊內容”。
在流程中,儘量標註出涉及到的物件和資訊內容,以便後續設計有依據。
物件 :是參與互動的各種主客體,比如在活動情境中與使用者互動的一個人,可以轉化為通訊錄中的一個朋友。物件在介面中可以是一個複雜的小框體、或簡單的一個按鈕。
內容 :是參與互動的介面內容,內容可以是一句話、一張圖、一個按鈕或動畫等,也可以是包含物件、資訊和可執行物件的複合體。
行為 :是使用者的操控行為,以及手機介面的反饋行為。
舉例:手機串門情境
情境1,閒逛
我閒來無事,想看看朋友們都在幹啥,於是開啟手機微信,切換到我的“朋友們”介面,我開始一個個瀏覽,介面是按更新順序排序的。首先看到的就是“彭酉”,他有條新訊息,我也很久沒跟他聯絡了,點進去看看,看他最近又有啥好東西釋出了。進入後,發現是“新鮮事”更新了幾條,原來他去安徽玩了很多天,去了不少地方,發了很多條新鮮事。
文字流程 :我開啟App,選擇“朋友們”板塊>進入“朋友們”板塊,板塊有朋友的列表(朋友面板有頭像、姓名和最近一條交往資訊);我點選某人“彭酉”>進入“彭酉”的主頁,頁面有“秀成就、新鮮事、祕密寶藏”等板塊、我和他交往歷史記錄;我選擇“新鮮事”>切換到“新鮮事”板塊,這裡有各訊息列表;我慢慢瀏覽。
情景2,處理信件:
我終於有點時間了,之前有幾個朋友跟我留了言,要處理下。開啟手機,在我的“朋友們”面板的”交往”版面,我開始一個個處理,朋友是按最近聯絡排列。
文字流程 :我開啟App,選擇“朋友們”板塊>進入“朋友們”板塊;我切換到“交往”面板>進入“交往面板”,面板有所有交往記錄(按時間順序,每條為一個朋友顯示最近3條互動訊息);我一一檢視,並根據需要回復。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