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卸任,接班人還需尊重中央意見
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已經宣告,2019年教師節時卸任董事長,退居二線。他最想做的就是教師了。或許現任的阿里巴巴CEO張勇會接任董事會主席的寶座。這當然引發了種種議論。
這顯然是為了解決阿里巴巴的接班人問題。教師能不能做成,這是次要的。關鍵是阿里巴巴要做成百年基業,接班人問題必須解決。而馬雲退居二線,主要還是考察接班人能不能扛起重任。畢竟阿里巴巴家大業大,有二十多個諸侯呢!馬雲不在了怎麼辦?是不是能繼續順利發展,能按得住嗎?
馬雲做對了很多事情,做淘寶,做天貓,合夥人制度等等,一系列重大的創新。接班人制度如果也能達成制度化創新,這就是頂級成就了。因為阿里巴巴的中央集權結構,實際跟政府結構差不多。這可以作為重要的參照。
只不過接班人問題,並不那麼好搞。這很複雜,不只是公司本身的內部鬥爭。中國的那些創業的帝王們,基本都沒解決好這個問題。劉邦保不了戚夫人,朱元璋也保不了朱允炆。這是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近代的話,斯大林之後,接班人馬林科夫也沒鬥得過赫魯曉夫。中國的就不說了,退居二線早就有了。
其實麼,公司治理架構,跟國家治理架構很類似。有中央集權模式的,有聯邦模式的。阿里巴巴帝國,就是中央集權模式。不過這樣的模式,選擇接班人也是個大問題。實際上是不可控。管理學大師德魯克曾經專門就此進行論述,認為聯邦化的公司比中央集權的公司要體制更優。其中一個關鍵一點就是中央集權的公司很難培養獨當一面的接班人。它要更新血液,往往是要通過陰謀或者政變的方式。蘇聯就是如此,列寧死後,斯大林逐個消滅了對手,進行了大清洗,而後赫魯曉夫奪位,全盤否定斯大林。之後又被勃列日涅夫搞掉。沒人搞掉勃列日涅夫,那麼蘇聯人才斷檔,最終窮途末路。對於中央集權國家,要追求接班人確定性,制度穩定性。世襲當然是最好的選擇,比如所謂白頭山血統。但阿里巴巴帝國,馬雲的兒子始終未見,而其股份僅8%,並未有強有力的控制力。這也是沒路的。
當然也有正面的例子,比如蘋果公司,中央集權,喬布斯之後,庫克做得極好。只不過這有個條件——喬布斯死了,庫克無顧慮。微軟呢?比爾蓋茨走了,鮑爾默並未拓展了微軟的影響力。最終在比爾蓋茨乃至其他董事的策動下,政變成功,鮑爾默被迫退位。這才有了些起色。
所以當下阿里巴巴還是個迷局。合夥人制度的終極考驗,也就在於此。
其實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都還有個特殊的制度環境——中國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巨頭能自己指定接班人,那這很不社會主義了。政府的態度也很重要。古代的諸侯們,乃至蠻族領袖,接班還需呈中央冊封。現代就不需要了麼?或許未必。網際網路巨頭,首先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他們的身份是不是諸侯?是的話,接班人豈能專斷?這些巨頭畢竟都深度影響國計民生,中央政府豈有坐視不理,放任自流的道理?至少在我看來,這還需要背書的。比如阿里對面的劉強東,至少得需要個政委吧?
政府與民企,還需要磨合。當下已經到了創業一代臨近退休,需要攤牌的時候了。
特別宣告:本文為DoNews簽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絡DoNews專欄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