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使用者思維(二)

上一篇的最後提到,在成就卓越使用者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科學,那麼我們先想一想為什麼成就卓越使用者需要這些方法和科學。
困難。是的,在成就卓越使用者的道路上會遇到困難,尤其還是新使用者的時候,如何幫助使用者開始走向正確的道路非常重要。市面上的很多APP產品也是這樣,如果是新使用者使用的話,它都會彈出一些提示性的操作。這可能對一些耐心的使用者可以慢慢學習,但還是有不少使用者會跳過,因為太繁瑣。所以,針對這些引導,步驟應該越簡單越清晰。
不過這明顯不夠,除非我們的APP非常簡單(微信的介面就是如此,不過還是有一些後續功能需要慢慢引導使用者使用),產品從出生到消亡一直是一個迭代更新的過程,在使用者後續的使用過程中,幫助使用者克服困難就必不可少了。
不過我們也不能幫使用者完全的操作,人力和時間上都不支援,並且在效率上,還會起到反作用。比如說電視機和相機的自動模式,很簡單,安全。但是,使用者如果一直停留在此的話,他們就不會對多樣化的電視和攝影產生極大的興趣。
還記得之前講過什麼嗎?他們不會因為喜歡我們的產品而說他們喜歡這個產品。他們說喜歡這個產品,其實是因為他們喜歡自己。而我們的目的,則是通過產品,讓使用者變得更好。我們不能要求他們一定要成為某個領域一流高手,我們要讓他們在這條道路上一直走下去,這也是他們成長的過程,讓他們比以前變得更優秀。
《使用者思維》中也提到, 我們大多數人(包括我們的使用者)只是想在我們關注的領域變得更加出色。如果想要他人注意到我們的成長過程,我們無需達到或者接近世界級的水平 ,而一點點的進步就會非常明顯了,所以對於使用者的支援和鼓勵非常關鍵,成就卓越使用者也必須在產品中注入這樣的思想。我們可能無法給與使用者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但是我們可以給與他們一定的支援和工具,從而儘可能幫助他們在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變得更為高效。很多優秀的APP應用也遵循了這樣的規則,嗶哩嗶哩提供了一定的提示和引導,使用者可以相互之間進行交流,從一開始的視訊平臺變成了現在的視訊社交社群,並且引導使用者相互鼓勵,讓使用者發現自己的價值(上傳、創作和互動等)
讓我們回到先前的問題——困難。我們要做的是幫使用者客服困難。困難就像一個有吸引力的磁鐵,能將使用者帶出正確的軌道。那麼我們可以做一個更有吸引力的磁鐵嗎?可以,像更大的福利、折扣、禮品等,都屬於這一類,然而這樣終非長久之計,如果總是這樣做,那麼產品必將失去其應有的價值,使用者也會變得麻痺,久而久之,產品也就消失了。
還有很多很多困難,它們的共同點就是讓使用者困擾:這個太難了,我幹嘛要用它,沒意思......使用者有了這些情緒,正是這些困難造成的。 而我們如果想要幫助使用者,就得用一種合理的方式告訴使用者,其實這些是無足輕重的 。在一個滑雪場裡,有很多人滑雪,他們來到滑雪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感受到了某種刺激。但是在第一次後,很多人都不成功,摔得很慘,很少有人天生就會。不過他們依然樂此不疲的繼續玩耍,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掌握滑雪的技巧,吸引了很多的人進入滑雪場......

滑雪其實就是成就使用者的一種體現,它更為直觀、清晰地反射出人的感受、所得到的樂趣、還有經歷的困難。一開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會,困難重重,不過最終,他們能夠掌握。困難和樂趣體現得非常明顯。 如果使用者不知道在這一階段遭遇困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們就沒有理由相信事情有改善的可能。
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得讓使用者知道,在各個階段能夠做什麼。QQ的等級會員有過這樣的效果,能夠吸引使用者向更高的等級發展,讓使用者有一種“成就感”。Adobe公司得pshotoshop也是如此,當你使用了某種工具,你就會看到這種工具能P出你心中的圖片。武術中的段帶也代表了那些習武之人的成長階段,在不同的段位能幫助他們獲得新的挑戰、新的對手和多樣化的訓練與指導。如果要等到將所有的東西都弄明白了之後,才告訴使用者可以使用某種功能,使用者也就離開了。使用者不是考生,我們也不是出題者,重點是讓使用者可以做什麼,而不是學什麼,讓使用者在成長中發現自己的進步帶來的良好感受,他們才會成為卓越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