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思維是偽命題

我們經常說我們需要有同理心,這放在產品經理的角度也是如此,但是產品經理對於使用者的同理心,是否對做產品有幫助?似乎很難做到。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並不是輕而易舉的,每個人的閱歷,身處的環境千差萬別,溝通困難不說,想要輕易站在使用者角度思考問題,可操性不強。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本身這個【使用者】就是一個抽象概念,且產品經理本身就是一個使用者,又怎須有代入感呢?你需要是為使用者做一個產品,是為了通過滿足使用者的某個或幾個訴求,來達成使用者價值,產品價值,商業價值等多方面的平衡。而 不是靠一個偽命題就可以做到與使用者同質化。
我們要的不是說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就表明你知道使用者是個什麼樣的人,而是你能夠透過使用者的表面行為,透視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從而你知道他希望在你的產品裡做什麼樣的事情。
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這種使用者思維不要誤解成需要與使用者形成同理心。 多數情況下,通過定量的分析和分解手段,都可以把把使用者行為轉化為一組資料和函式。
可以定量的事情就無需定性 。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Herooay 的視界】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成功 !

Herooay 的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