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苦逼產品經理的工作週記(1)

苦逼的產品經理
本週工作繁忙,目前正在處理的幾個專案都比較棘手,其中有兩個專案我還是專案經理、產品經理一肩挑,確實有些吃不消,不過的工作的過程雖然辛苦,但總是會有所得,每天問問自己,今天的自己是不是比昨天又進步了,哪怕是進步一點點心裡也是快樂的。
1、沒錢還總提需求的使用者,如何溝通不得罪他
這個專案我是產品和專案一肩挑,而且還有一點特殊的情況,這個專案已經做了一期,一期是其他人負責的,專案已驗收全部完成付款,但問題是到了二期,專案的預算遲遲不到位,而使用者的需求又源源不斷。
我一接手這個專案,面臨的就是使用者的各種吐槽,因為上一任作的太好了,所有需求都是按時、按質交付,使用者滿意度很高,到我接手了,客戶沒錢了,需求卻沒有少,研發沒辦法持續投入,結果我就成了唱黑臉的,硬頂著這些需求不做。
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既能頂住客戶的壓力不投入,又能不得罪使用者呢?我的辦法是把我和公司的態度剝離,顯然這是一種策略,不是真的為了自己賣了公司。
研發不投入的策略是我和產品老大以及市場部門的老大共同的決定,如果使用者非要做那些需求,那就需要使用者拿出點誠意來和市場部門談判。
得到公司的認可我就可以大膽的阻擊使用者需求了,阻擊使用者需求也不是一刀切,系統本身有問題會在第一時間解決,小的優化需求也會支援,而且不是一下子就不投入了,投入的曲線是逐漸降下來的,剛開始研發一週投入2-3天,慢慢減少到一週投入1天,這種減少是有緩衝的,讓使用者感覺是在逐漸退出,而不是拿了錢就走了。
在適當的時機抓住一次機會,有一次使用者提了幾個大需求,評估下來研發的工作量大概1個人月,這次就頂著不幹了,使用者找我,我就“甩鍋給公司了”,裝作一副自己也很著急的樣子,其實我也很著急,只是研發屬於資源池,我也調動不了,我也特別想做您提的需求,需求越多,對我們系統的後期發展越有利,讓使用者感覺完全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替他著想。
使用者說能不能我直接找你們銷售,我就建議他找甲方的專案經理,讓甲方專案經理找我們市場部門協調這塊的事,後來他就照我的建議辦了,壓力就轉移到甲方專案經理頭上,使用者對我不會有太大怨言。
客戶(甲方專案經理)也是不能得罪的,畢竟後續還要做專案,就要把這件事提前溝通,後來他找了我和使用者一起溝通了這個事,發現他也確實沒這個能力協調,我就建議他把這件事彙報給他的領導,讓高層之間對話解決這個問題,這樣壓力又轉移了。
就這麼一步步走下來,我並沒有因為扛著不做需求,讓使用者覺得非常不爽,為後續繼續合作打下了基礎。
2、專案經理有壓力,研發有動力
有一個專案是省裡的專案,有專職的專案經理,接近尾聲了,前期這個專案需求確認的流程沒有執行好,導致交付的時候留下很多隱患,明明是按照使用者提的需求做的功能,但使用者就是不認可,這樣就只能將使用者的新訴求放到遺留問題中承諾完成,這樣驗收才能走的下去。
上週專案經理又找我溝通需求,評估開發計劃,雖然我和他私人關係不錯,還是懟了回去,讓他先找使用者簽字,簽完字使用者認了這個需求我們再安排研發資源,排詳細的開發計劃。這樣專案經理就有了壓力,明白研發資源不能濫用,只能再找使用者詳細確認需求。
讓使用者簽字,使用者也會更加謹慎,也會再仔細的看需求文件和原型設計,這樣最終確認的需求與最終的交付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
所以專案經理有壓力,把壓力傳導給使用者,後端的研發人員才不至於陷入頻繁需求變更的陷阱,這樣研發才更有成就感,也更有工作的動力。
3、聽領導的還是聽專家的?
領導不應該對技術管的過細,這樣會限制底下人的成長,甚至讓事情變得更糟。上週因為工程負責人的失誤,在系統部署的時候,資料庫和附件服務沒有安裝到正確的儲存分割槽上,這樣就會隨著數量的不斷增大,儲存空間不足,而另外比較大的儲存空間卻派不上用場。
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到的第一個解決方案就是能否將兩個隔離的分割槽虛擬到一起,這樣資料增長會自動跨分割槽儲存,我又查閱了百度,感覺方案是可行的,然後就找研發和整合專家溝通了一圈,大家的結論是一致的,目前這種場景這個方案不可行,只能將資料庫和附件服務遷移到新的儲存分割槽上。
我當然尊重技術專家的意見,我們再討論如何進行遷移時,領導過來了問了以下這個事情,就堅持認為不需要遷移,只要把兩個儲存分割槽虛擬化到一起就行了,專家雖然反駁了半天,領導還是不聽,最後也只能硬著頭皮去繼續研究,結果最後的結果還是不可行,因為SQL/">MySQL這個版本不支援這麼做,最後領導也就只能認了,結果資料庫遷移的事又耽擱了好幾天。
4、抽象、總結很重要
上週有一個奇葩的工作,其他產品經理收到一個任務,客戶讓他對產品的一個小功能寫一個兩千字的創新,他幹不了然後找我幫忙,我雖然比較擅長包裝方案,可這個功能實在太小了幾句話就能說明白,還硬要寫出一個創新確實有些強人所難,說的太誇張不真實,說的太簡單字數又不高,還要有創新點,高度抽象,這個著實讓我也犯了難。
最後還是讓我發現了一個套路,那就是總結幾個顯得高度很高的關鍵詞,這些關鍵詞要加上數字,連起來給人的感覺很專業,就像政府作報告,既能提綱挈領又能抓住要點。
比如“四化一通“(電子化、智慧化、視覺化、移動化,端到端全生命週期貫通),比如“一個提升、兩個抓變,三個措施”等等諸如此類的句式,一下子讓你的文字顯得高大上。
雖然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意思,這種高度抽象總結的能力對產品經理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寫方案,還是給領導彙報都是很有用的。
5、提升原型設計的速度
原型設計這件事已經很久沒有親自操刀了,有些生疏了,前一陣子看我們一個需求人員畫原型,為了找一個合適的元件,東找一個,西找一個,只是找合適的元件就花了半天的時間。
Axure裡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叫自定義元件庫,自己可以把常用的原型元件都打包放到這個元件庫裡,我以前是把這個自定義的元件庫分為2類的,一類是web元件,一類是APP元件,在網上看到好的元件我就把它封裝放到我的庫裡,這樣日積月累,80%以上的原型繪製,通過自己的元件庫就可以解決了,不用再浪費時間找來找去。
其實這就是元件化思維,以前我寫PPT一樣,我不但會把各類PPT樣式模板元件化,還會將實際的產品方案元件化,這樣我想寫一個新的方案,確定PPT的佈局和樣式就去樣式模板庫裡去找,確定ppt內容就去專題方案元件庫裡去找,這樣工作效率會提高很多。
原型軟體只是工具,我們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如何使用工具上,而應該把精力聚焦在如何通過工具設計出簡潔、易用的產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