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迎來新的“生機”:陳林任新任CEO 想幫大 V 們變現了
2018年11月17日,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中國電影導演中心舉辦。今日頭條新任CEO陳林宣佈,未來一年,“垂直化”將是今日頭條的關鍵詞,今日頭條將致力於推動內容垂直化、專業化,幫助大 V 使用者通過粉絲變現。

今日頭條正在進行Pre-IPO輪融資,投前估值750億美元
兩週前,公眾號“ipo早知道”發文稱, 今日頭條正在進行Pre-IPO輪融資,軟銀、KKR和春華領投,共募集40億美元,投前估值750億美元,上市時間定在2019年。
據日本經濟新聞訊息,日本軟銀集團管理的願景基金證實,已經向今日頭條母公司位元組跳動公司投資入股,但沒有披露投資額和股份佔比。
“今日頭條”從上線到擁有1000萬用戶只用了90天。
2012年7月,獲得SIG海納亞洲等數百萬美元A輪投資。
2013年9月,獲得DST等數千萬美元B輪投資。
2014年6月,確認獲得1億美元C輪融資,紅杉資本領投,新浪微博跟投。
2016年12月,獲得D輪融資,金額為10億美元,融資後估值為110億美元,投資方為紅杉中國和建銀國際。
公開資料顯示,今日頭條國內日活躍使用者4億,海外日活躍使用者1億。抖音國內的日活使用者突破1.6億,抖音全球月活躍使用者數超過5億。
內容垂直化,幫大 V變現
剛剛上任的今日頭條 CEO 陳林交出了過去一年的成績單:今日頭條上粉絲超過一百萬的賬號達到了 800 個,50 萬以上粉絲帳號數量達到 2400 個,10 萬以上粉絲帳號數量達到 1.5 萬個 。
雖然“千人百萬粉”的計劃沒有達成,但 800 個百萬粉大 V,已經比去年增長了 900%。而一些大 V 已經通過非流量分成的方式獲得了很好的收益。比如,巧婦 9 妹通過今日頭條達成 800 萬銷售額。
未來一年,今日頭條想讓更多人享受這樣的粉絲紅利。 今日頭條宣佈,未來一年的關鍵詞是 “ 垂直化 ” ,今日頭條將推出 “ 10 萬創作者 V 計劃 ” ,即在超過 100 個垂直領域深耕,深度扶持出 10 萬個優質創作者。
垂直化類內容便於規模化,而且內容質量、專業化程度更高,垂類賬號粉絲忠誠度也更高,理論上,它的商業價值也更大。
今日頭條釋出了一系列幫助大 V 變現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商品功能、頭條小店、內容付費和直播四個方面。

今日頭條在內容變現上也是跑步前進。
在“垂直化”戰略之外,今日頭條終於釋出了傳聞已久的“小程式”。
首批上線的頭條小程式,包括頭條小店、貓眼電影、小米商城和58同城生活助手等。陳林透露,頭條小程式後續還將上線懂車帝 、攜程旅行、淘票票和丁香醫生等。

首批發布的小程式,大多是對內容平臺服務能力的完善,例如,大 V 可以通過頭條小店開店,喜歡電影的讀者可以直接買票,數碼產品愛好者也可以在閱讀內容後,通過小程式直接完成購買行為。
頭條小程式擁有 8 個流量入口,包括:文章詳情頁、微頭條、小視訊、搜尋、帳號主頁、個人中心、錢包和資訊流廣告位等。今日頭條還希望通過智慧推薦技術,幫助開發者有效解決流量來源問題,高效獲取使用者。如此一來,創作者、開發者和使用者之間,可以形成一個分發、拉新、留存的閉環。
“資訊創造價值”,內容行業朝著價值的方向發展
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後, 陳林為今日頭條CEO,向張一鳴彙報,張一鳴仍然為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兼CEO。
資料顯示,陳林2008年獲得北京大學計算機碩士學位。2012年3月,陳林作為早期核心員工加入位元組跳動,先後擔任多款核心產品的產品經理,從產品經理成長為今日頭條的總負責人。2018年11月起,陳林出任今日頭條CEO一職。
據陳林介紹,此次生態升級,主要包括三方面: 一是深耕粉絲生態,二是推出小程式,引入更多平臺生態建設者;三是開放技術模型。
3年前,同樣是在中國電影導演中心,今日頭條舉辦了第一屆頭條號創作者大會。那時,今日頭條創作者的數量,還不到今天的 1% 。
每一位創作者賦予了平臺生機。這也是為什麼,今年起,今日頭條把大會改名為“生機大會”。
今年4月份,今日頭條的slogan進行了升級:“資訊創造價值”。今日頭條的價值,就在於連線人與資訊,讓有價值的資訊,得到高效、精準的分發,並在這個過程中,創造出新的價值。這裡的關鍵詞是“價值”。整個內容行業,也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變化的。
內容平臺成長初期,使用者只有很少的資訊可以消費,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但當平臺發展、壯大,變成一個超級市場,使用者有了更加充足的選擇後,辨別能力也隨之提升,有了更多對優質內容的需求。
使用者需求提升的同時,創作者也開始出現良莠分層。移動網際網路剛剛爆發的時候,內容創作的快速增長,使得內容平臺的吞吐量急劇擴大,一下子比過去多了很多內容。良莠內容還沒來得及沉澱,形成明顯的分層。
內容平臺在不斷地進化,不斷地垂直細分,今日頭條擁有超過100個垂直領域,包括科技、健康、美食、教育、三農、國風等;體裁更加多元化,涵蓋圖文、圖集、小視訊、短視訊、短內容、直播等;分發手段也變得更加多樣,今日頭條的智慧推薦和粉絲分發,可以幫助使用者更快地觸達優質內容。
未來,優質、低質內容良莠分層的趨勢會進一步加速。打擊謠言、低俗資訊,需要平臺和創作者一起努力。
Facebook、Google、微信、頭條,公眾對於平臺上的內容,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內容平臺如何在利用技術手段促進資訊流動的同時,鼓勵優質內容、打擊低質內容,是全球共同面對的議題。
今日頭條是全球人工智慧的先行者。2012年 ,今日頭條在國內第一個提出了建設以智慧分發為主的內容平臺。如今,在全球範圍內,智慧分發已經成為內容行業的標配。
陳林表示, 未來一年,今日頭條將啟動平臺生態升級,建設好基礎設施,更好地服務創作者,守護好平臺生態。
如今的今日頭條 成為了一個包含新聞資訊、熱點話題、短視訊、問答、直播等各種內容形態的成熟平臺。 未來,今日頭條要做的事情,就是對平臺上的內容進行精耕細作,幫助創作者獲得收益,與此同時,永遠保持勃勃“生機”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