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把STEAM教育變成新的“應試教育”
【編者按】STEAM教育如今已經是世界各主要國家都關注的教育主題,並且紛紛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層面予以重視。
不過,目前家長,乃至部分學校和課程設計者對於STEAM教育的理解都有偏差或者缺失,如何讓STEAM教育實現預想中的作用和效果是各方都需要重視和思考的問題。
本文發於“諾亞研究工作坊”,作者PE研究工作坊;經億歐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近一年多,STEAM成為了教育行業,尤其是早幼教和K-12課外培訓領域的熱點名詞。似乎如果課程產品不涉及STEAM就如同現在還在用著藍屏諾基亞一樣落後於時代。
面對著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的各類STEAM教育機構和產品,許多家長和學生都茫然不知所措該如何選擇,更有很多人直到現在都對STEAM教育的概念沒有清楚的基本認知。
何為STEAM?
所謂STEAM其實是英語中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和數學(Mathematics)五個單詞首字母的組合。最早的STEAM概念的起源來自於美國,而彼時還是STEM,並沒有藝術(Arts)。
美國之所以早在1986年就首次提出STEM教育概念主要出於幾點考慮:首先,當時的世界還處於冷戰時期,美蘇兩大超級大國正經歷著瘋狂的軍備競賽,而軍事科技的基礎正是STEM相關的學科,而蘇聯方面各類天才科學家不斷湧現,因此美國將這些學科的人才培養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予以重視。
其次,彼時正值資訊科技崛起的前夜,對於STEM教育的重視也體現出了當時行業和科技發展的趨勢所在。
此外,當時的美國國內環境、商業、醫學、和法律是最受歡迎和青睞的高等教育學科,學成之後的經濟收入,社會地位都有一定的保障,因此STEM相關學科頗受冷落。事實上,直到今天,這樣的現象在西方社會,依然存在著。
但當時,STEM概念還是美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提出的本科教育改革方案,並沒有像今天這樣受到如此廣泛的關注和追捧。
今天的STEAM教育
隨著資訊科技的時代先後走過傳統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直到今天站在人工智慧時代的大門前,越來越多的行業經歷過或正在經歷著被網際網路為代表的資訊科技趨勢所融合、改造乃至顛覆的過程。
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 STEM相關學科作為資訊科技時代的核心,再一次成為了社會乃至國家政策層面的關注焦點之一。
2006年布什政府釋出的《美國競爭力計劃》,2007年美國國會通過的《美國競爭法》,2011年奧巴馬政府制定的《美國創新戰略》等無一例外都將STEM教育放在了國家戰略的層面上給予強調和重視。
對於高速發展的中國來說,自然也看到了STEM學科對於國家未來發展,尤其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性。2016年國務院釋出了《全面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其中提到要求學校推行創客教育。一年後的2017年,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其中提到了要在教育階段就為人工智慧的發展尤其是人才培養奠定基礎。
根據東興證券的測算, STEAM教育的市場規模有望在未來數年內成長為千億以上規模的龐大產業,未來數年有望迎來爆發增長期。
STEAM教育與創客教育
與STEAM教育大熱同時受到追捧的是創客教育,兩者相輔相成能形成很好的合力。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都屬於跨學科教育,課程內容也有一定的重合性。
根據東興證券的觀點, 目前普遍認為STEAM教育注重學科素養的培養,而創客教育的核心是創造,不強調學科 。 一般認為STEAM教育提供知識理論基礎,創客教育則是最終實踐。但是在具體的課程設計和學習過程中,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並沒有嚴格的切分。
毫無疑問,STEAM,尤其是STEM相關學科是未來國家以及社會發展所需要關注的重點方向,相關學科人才的培養也已經受到的各方的重視。
但是正如前文提到的, 許多學校和家長乃至課程設計者都還未能充分的領悟STEAM教育的意義所在,尤其是在早幼教和K-12教育階段,如何進行STEAM教育,如何讓STEAM教育產生應有的積極影響和效果是有關各方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卓因創客:讓STEAM教育不只是課程
近日,筆者作為諾亞研究工作坊的研究員有幸受邀參訪了專注從事STEAM教育和創客教育課程設計和開發的卓因青少年創客工場。
由哈佛大學人工智慧博士會同志同道合的名校人才創立的卓因從一開始就將“學以致用”這一理念融入課程設計中,因此將STEAM教育的學科內容和專案學習的教學模式(Project Based Learning)相結合,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讓很多低齡學生對科學等STEAM相關學科真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與當前許多STEAM教育機構的課程和內容設計模式不同,卓因將當前熱門的程式設計教育和其他相關學科的內容融入一個個專案中,引導並開發學生自己的創造性思維。
而如今許多STEAM教育機構,過於注重跟隨程式設計教育的風口,集中推出各類程式設計課程,但是在教學模式和內容上,卻並沒有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興趣方向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
將看似素質教育的程式設計等內容做成了新的“應試教育”,這樣的教學內容和模式,既沒有把握程式設計教育的核心在於讓學生領悟程式設計的思維,而不在於語言本身,也沒有讓學生很好的領悟如何將程式設計的技能用到實際之處。
隨著未來各方對於STEAM教育理解的深入, 當前市場上的STEAM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也必然要迎來一輪改進與升級,而在這方面卓因已經先行一步了。
在產業不斷創新發展、智慧融合、技術推動的新形勢下,創業者需要一場可以指導各產業發展方向、釐清各產業發展脈絡、引導並連結資本風向、有重大影響力和啟發性的行業聚會。
2018年11月29日-30日,由億歐公司主辦的“智慧產業 美好生活”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曁第四屆創新獎頒獎盛典將在北京國貿大酒店盛大召開,這將是一場匯聚5000名各產業創新者、行業領袖、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的行業盛會;是一場以引導、指引產業風向為目的,啟發並分享成功案例,將國內外先知學者的思想提前帶到國內的預見性盛會。
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曁第四屆創新獎頒獎盛典詳情連結: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http://suo.im/4N2Q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