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流量變現,印度音樂公司搶灘YouTube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志象網(ID:passagegroup),作者|周鑫
在YouTube上,一項保持了近5年的紀錄將被打破。
花名PewDiePie的YouTube使用者Felix Kjellberg,將不再是“油管(YouTube)之王”。篡位者出人意表,是由印度一家知名音樂公司所運營的T-Series。
在2018年初,人們都難以預料到 T-Series會成為YouTube最大的頻道 。當時,T-Series的使用者數量約為3000萬,目前6800多萬的數字尚遙不可及。但事後觀之,鑑於印度過去幾年的資料網路革命,它的崛起似乎在情理之中。
安巴尼(Mukesh ambani)的電信公司信實Jio於2016年9月進入印度電信領域,並引發了資費大戰。印度競爭力研究所(Institute of Competitiveness)的報告顯示,印度移動資料的平均價格已從152盧比(合2美元)跌至10盧比(合0.14美元)。在此基礎上,印度的移動資料使用量激增了5倍,成為全球移動資料使用量最高的國家。
T-Series在YouTube上的快速增長就印證了這一點,當中很大一部分資料被消耗在視訊流服務上面。YouTube亞太地區負責人高塔姆·阿南德(Gautam Anand)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印度有2.45億獨立使用者,每天的活躍使用者數量同比增長100%。
隨著越來越多的使用者上網,印度終於搶灘YouTube。
除了T-Series,SaReGaMa、Times music和Shemaroo等音樂公司和智慧財產權聚合商,也看到了機會,在滿足印度人對寶萊塢和區域性內容的同時,其訂閱使用者數也水漲船高。
但印度創投圈的難題依舊—— 儘管YouTube視訊消費激增,但這些公司從該平臺獲得的廣告收入仍遠遠不夠 。
YouTube的廣告收入完全依賴於谷歌的AdSense計劃。而對AdSense而言,每千人成本(CPMs)在印度簡直不值一提。根據T-Series總裁Neeraj Kalyan的說法,儘管即將成為YouTube上最大的頻道,其CPM也不到1美元,一百萬的瀏覽量相當於25000盧比(346美元)。
更糟糕的是, 這些收入不僅僅流向了渠道 。YouTube和音樂唱片公司還必須與印度表演權協會 (IPRS) 等機構合作,向作曲家、音樂導演、歌曲作者和作詞家分發音樂流媒體的版稅。
最重要的是, 廣告收入分成為45:55 。與平臺費類似,YouTube將保留45%的廣告收入,其餘收入將交給內容創作者。YouTube會引領印度音樂公司的數字收入方向嗎?
定位,定位,還是定位
根據分析網站Social Blade的資料,過去一個月,T-Series的瀏覽量接近24億次,而PewDiePie頻道的瀏覽量略低於2.24億次。理論上講,T-Series的廣告收入應該是PewDiePie的10倍多。但在現實中,這一差距可能小得多,因為CPM決定了廣告收入,而收益取決於觀看的來源。
T-Series在YouTube上共有29個頻道,累計擁有1.14億訂戶。所有T-Series頻道的總瀏覽量約10億次。但瀏覽的主要來源是每月新增的約300萬用戶。
幾乎所有全球CPM估值都認為, 印度的CPM明顯低於大多數發達國家 。據數字音樂新聞報道,印度的CPM價格在5.83美元左右,而在美國,CPM約為15.58美元。T-Series的Kalyan表示,該公司60%的觀看來自印度。因此,T-Series可能並不比PewDiePie賺得多,後者的受眾以西方為中心。
YouTube的阿南德解釋說,印度CPM指數的增長取決於多種因素,而不僅僅是地點。“一個主要因素是廣告客戶對數字廣告的興趣,這在印度尚處於萌芽階段。這決定了印度廣告商願意投入的預算。”這對T-Series來說並非好訊息。
廣告和營銷公司電通安吉斯網路(Dentsu Aegis Network)釋出的報告顯示,2017年印度數字廣告市場規模為820.2億盧比 ( 合11.3億美元),預計將以每年32%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898.6億盧比(合26.2億美元)。而美國的數字廣告市場目前約為880億美元,約6.38萬億盧比。
押注數字趨勢
但仍有希望。 隨著越來越多的印度人上網,廣告商必然會更加關注數字平臺。
阿南德表示:“廣告商已經注意到,使用者正在前所未有地接受線上視訊,我們正在與廣告商、廣告公司、媒體策劃者,當然還有創作者合作,展示YouTube的價值。”阿南德承認這種改變需要時間。不過,他強調,YouTube在印度的所有趨勢都在上升。
T-Series的競爭對手Shemaroo等公司都在押注這種趨勢。和T-Series一樣,Shemaroo在YouTube上的瀏覽量激增,並在YouTube上建立了多個不同的頻道。該公司正從傳統媒體轉移,轉而發展數字媒體業務。2018年9月,其數字媒體業務同比增長33.3%,達到4.56億盧比(約620萬美元)。
然而,在過去的三個季度裡,增長速度一直在放緩。因此Shemaroo的執行長Hiren Gada在一次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表示,Shemaroo正指望YouTube維持其增長速度。
Shemaroo的管理層表示,其數字媒體收入主要有三個來源: 電信合作伙伴,與Hotstar和Netflix等視訊流媒體應用的合作,以及YouTube 。據他們說,50%的數字收入來自電信合作伙伴,約15-20%來自視訊流媒體應用。而YouTube則帶來了30-35%的收入。
但這非單方面的關係。對於YouTube來說,音樂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龐大垂直領域。因此,YouTube正在盡其所能幫它們做大。此外,越來越多的唱片公司開始意識到數字音樂的重要性,並從中獲得了一些回報。
“另外非常特別的是,T-Series一直在挖掘YouTube獨立創作者的創造力,並利用他們的影響力來擴大發行。”他們與創作者合作製作歌曲和舞蹈封面,並與謝莉·塞蒂亞 (Shirley Setia) 等關鍵YouTube音樂人簽約。YouTube的阿南德說道。
然而, 儘管音樂公司渴望發展數字業務,他們卻並不依賴廣告收入 。相反,他們熱衷於通過收取版稅來將收入潛力最大化。
應得的一個都不能少
在線上平臺中,YouTube獨樹一幟。音樂行業的一位高管稱,蘋果音樂(Apple music)、Spotify、Gaana等其他流媒體平臺來說,交易相當簡單,版稅是根據歌曲播放次數支付的。而YouTube要複雜得多。作為一個視訊流媒體平臺,YouTube上的視訊和評論包括使用者生成的內容。但重要的是, 它被認為是一家廣播公司 。
這種對廣播公司的分類意義重大。 這意味著YouTube上的瀏覽量可以被視為公開表演,而版稅就發揮了作用。 根據印度版權法,歌手和作曲家被認為是作品或歌曲的第一所有者,而音樂公司 (如SaReGaMa) 擁有這些作品的出版權。他們都有自己應得的版稅。為了確保這些授權費的收取和分配,IPRS這樣的機構也加入了爭論。
這位高管還說,收費機構收取的費用約佔流媒體廣告總收入的9-12%。出版商獲得其中的50%,剩下的則由作曲家、作詞家和歌手組成。如果這首歌被用來作為視訊的配樂,就會收取一筆“同步”的額外費用。這也適用於歌曲的封面。
事實證明,這些機構對唱片公司來說是無價的。SaReGaMa強調了B2B版權代理的重要性。在2018年7月的一次電話會議上,SaReGaMa執行長Vikram Mehra對英國的收集代理公司Phonographic Performance Limited (PPL) 和IPRS都讚賞有加。他還表示,PPL的營收環比增長,並承認這些機構在將唱片公司的音樂變現中所起到的作用。
今年9月,SaReGaMa的音樂收入 (包括他們的Caravan音樂產品的銷售額) 為12.64億盧比 (1748萬美元) ,同比增長73%。該公司一直強調B2B業務的增長,它同比增長了28%。SaReGaMa的管理層告訴分析師,B2B業務包括音樂出版收入、OTT應用程式收入和YouTube收入。
總體上,YouTube佔公司B2B業務的29%。
隨著印度音樂在YouTube上越來越受歡迎,唱片公司可能會設法讓YouTube多分一些錢。儘管2011年11月IPRS和YouTube已經簽署了相關協議,但今年早些時候有報道稱,IPRS向YouTube發出了申報音樂牌照的通知。IPRS的廣播總經理Ravinder Pathak證實,他們正在與YouTube談判。
變現,你準備好了嗎?
YouTube與音樂唱片公司之間的關係演變,對其他計劃進入印度市場的音樂流媒體服務具有借鑑意義—— 首先必須確保協議到位 。如果Spotify等計劃開拓印度市場的公司想要生存下去,他們就需要和唱片公司合作:簽署協議,支付版稅。
另一種方法是, 確保公司將要推出的所有功能都有詳細說明 。雖然YouTube與音樂唱片公司有協議,但它還沒能推出專門的音樂應用——YouTube音樂。
YouTube音樂的高階版本將允許使用者在後臺播放音樂,並提供無廣告體驗(YouTube應用程式的免費版本不允許在智慧手機的後臺播放歌曲)。為了提供這些功能,YouTube需要與音樂唱片公司和智慧財產權持有者協商更好的條款。
亞馬遜Prime Music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亞馬遜花了一些時間來了解印度市場,直到今年2月才推出這一服務。一年多前,該公司推出了亞馬遜Prime視訊服務。在釋出之前,它確保先與唱片公司簽訂協議。今年3月,他們還與印度表演權利協會簽署了一項協議,確保所有內容都是合法的。
其他流媒體應用程式也在利用YouTube,將它作為漏斗,吸引客戶購買自己的產品。一款音樂流媒體應用的CEO表示,儘管該平臺的廣告收入並不高,但它允許使用者在自己的應用程式中插入“跳轉到第三方軟體”。與YouTube不同,他們的應用程式允許使用者在智慧手機上播放背景音樂。
然而,最終的權力掌握在音樂產業手中。這已經在YouTube上得到了驗證。和韓國流行音樂成為主流類似,人們對寶萊塢和印度音樂也興趣盎然。隨著印度音樂行業日益展示自己的實力,想利用這一需求賺錢的平臺,必須做好付出成本的心理準備。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