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 | 李飛:中國零售革命的演化
2018年11月16日,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主辦的“2018看中國:新物種”論壇,在清華大學成功舉辦。會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繫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李飛教授,對零售革命進行了系統闡釋。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繫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李飛
什麼是零售革命?
李飛教授認為,關於零售革命有很多說法,零售革命在本質上是一個新舊業態的更迭,是由零售企業或者是相關行業發起的,為了實現一定目標,進行變革和改革,從而帶動整個零售行業新舊業態的主輔換位變化。零售革命有三個標誌:第一是革新性,一定是創新的業態;第二是衝擊性,一定是對舊有業態產生很大沖擊;第三是廣延性,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擴充套件和模仿。缺少任何一個要素都可能是零售業態內部的變革,不能稱為零售革命。
按這個標誌來討論,在西方一共爆發了十次零售革命。從1852年第一次百貨商店革命起,經歷了一價商店、連鎖商店、超級市場、購物中心、步行商業街、自動售貨機、網上商店、全渠道商店,以及已經出現萌芽的智慧商店。
中國的零售革命
中國的情況和西方不完全一樣,一價商店和自動售貨機的革命在中國沒有構成真正的零售革命。因此在中國一共爆發了百貨商店、連鎖商店、超級市場、購物中心、步行商業街、網上商店、全渠道商店和智慧商店等八次零售革命。
西方的十次零售革命用了166年的時間,有自己的時間程序,中國與其不完全一樣。中國第一次零售革命趕上西方第一次革命的尾巴,然後幾十年裡沒有本質的變化。從20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開始,中國爆發了超級市場革命、連鎖商店革命、購物中心革命和步行商業街革命,這些業態同時爆發,合在一起,過程非常複雜。
中國前幾次零售革命跟西方是遊離的,除百貨商店基本跟西方同時外,連鎖商店、步行商業街、購物中心的革命西方在時間上是分開的。但是網上商業革命、全渠道商業革命、智慧商店這三場革命,完全並軌了。網際網路時代來臨,爆發了這三場革命。這些革命來得非常迅速,帶有交叉性和融合性。今天中國的零售革命在全世界是最引人注目的,國際一些零售營銷學者都開始關注中國的零售革命。一方面中國市場非常非常大,另一方面中國網上商業革命、智慧商店革命的實踐也要比歐美複雜得多。此外,歐美有很多法律進行限制,而中國相對寬鬆,各種各樣的商業物種大量湧現,因此正在成為全球零售營銷學術研究非常關注的試驗廠。
零售革命的應對策略
零售業的本質不是僅顧客滿意,因為所有的企業目標都是顧客滿意,零售業的本質是通過零售滿足客戶購物、休閒、娛樂三方面的需求。在古代就是滿足這樣需求的,今天仍然是這樣。農民去趕集的時候一定約上家人、親朋好友、換上新衣服,然後到集上看看雜耍,再買點東西,購物休閒娛樂融合在一起。在網際網路和移動時代,零售的社交和娛樂性的比重越來越增加,購物的比例有減少的趨勢,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人們社交和娛樂。
零售企業成功千古不變的規律,就是選對你的目標顧客,給你的目標顧客一個選擇和購買的理由,讓目標顧客感知到這個購買理由是真實存在的。此外,網際網路時代,現在很多新的零售物種都是花風險投資公司的錢,但不做到收入大於成本就無法持續發展下去。
最後,在全渠道公司發展非常快併成為時代主流的同時,有些實體店鋪雖然沒有上網,但仍然是兩位數的增長。所以零售業不缺新物種,缺仁善的物種,未來零售業還是要崇尚仁善的哲學。滿足目標客戶的需求,給他一個購買理由,讓他感知到購買理由的存在,才能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