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醫改,醫院服務如何做到讓人民滿意?
在當前我國的醫療服務市場,公立醫院雖是我們國家提供醫療服務的主體,但其潛力並未充分挖掘出來,或者說公立醫院的服務生產效率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舉個簡單的例子:大點的公立醫院實際工作的醫生一天的工作量大概是七八十個病例左右,嚴重超負荷執行。但根據衛生行政部門公佈的數字,如果把全部執業醫生數都算進去,其日均診療人次僅為七八例。近十倍的統計“誤差”說明現行體制中有大量的人員處於閒置狀態,致使公立醫院揹負著相當大的冗員負擔。因此,我國的公立醫院的醫療改革應當緊緊圍繞人民的利益加速前進,對此梅奧國際提出幾點關於公立醫院醫改的意見。
一、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
公立醫院應著眼於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切實轉變工作理念,要站在人民健康乃立國之基、民生之要的思想高度,站在貫徹落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以人民健康為己任,更加突出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將“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的健康為中心”,把人民群眾的健康管理與醫療救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醫院發展規劃、學科設定、醫護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二、以人民群眾需求為導向,
加強調查研究,強化醫療健康新思維,精準對接老百姓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要求公立醫院既滿足人民群眾少排隊、掛得上號、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吃得上藥、吃得起藥、吃藥放心,住得上院、住得好院、住院舒適等基本需求,又滿足人民群眾希望不生病、少得病等更高的需求,更滿足人民群眾希望能量身定製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的更高層次需求,強化“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為人民群眾提供網上健康諮詢、專家預約、遠端會診、康復指導等全方位全週期的健康服務。
三、 堅持以優質的醫療質量為核心。
公立醫院應在“政府主導、公衛醫療機構為主、社會辦醫機構為輔、各級各部門各負其責、全民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面健康體系下,在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綜合和專科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的重大疾病防控機制中,找準自己的定位,要切實發揮“健康湖南”生力軍作用,以人民群眾滿意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和事業追求,切實履行主業主責,加強醫師執業管理,全面實施臨床路徑,規範診療行為,保障醫療安全。加強醫療質量安全監管,進一步健全醫療質量安全管理規範、醫療績效評價機制以及醫療質量控制動態監測和反饋機制,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質量。
同時,把握醫療健康事業發展的新趨勢新科技,加強新技術引進和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建設,打造特色和優勢專科,特別是要加強重大傳染性疾病領域、主要慢性病領域、婦幼衛生領域、心理健康領域、環境健康領域、行為健康領域等重點領域的分析研究和攻堅克難,加強重點傳染病及地方病的防控,使嚴重威脅健康的重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要針對老齡化趨勢,創新醫療服務供給模式,研究服務新措施,推進慢性病防、治、管整體融合發展,實現醫防結合。
隨著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障體系的建立,老百姓的醫療需求必將進一步顯著增長。如果以公立醫院為主體的醫療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不能得到顯著提高,那麼我國醫療服務的供需矛盾就將進一步加劇。因此,梅奧國際認為中國醫改的核心在於公立醫院改革,而公立醫院改革的中心目標就是提高其服務能力和效率,打造讓人民滿意的“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