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

逃離996:社畜青年的自救路

(4‘27“視訊 逃離996:社畜青年的自救路)(視訊:田毅濤) 攝影師 |  孫林徽 編輯  |  陳拯 視訊  |  田毅濤 來源 | 鈦媒體(ID:taimeiti) 隨著勞動者權

35歲以上的程式設計師職業生涯走向

前言 35歲的IT工作者真的不能再做技術了嗎?是職場轉折點嗎?在調查中,有37%的人認為中國的IT人在35歲時應該往管理方向靠攏。這也是目前大多數業內人士持有的觀點。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商業增長:塑造CEO的個人品牌12個方法論

導讀: 每一個職場人有自己的個人品牌,當然企業或者CEO也有個人品牌,沒有個人品牌,你有在多的經驗也是路人甲。為什麼要做個人品牌,他可以自帶流量,他可以為你的專案賦能加分,就好比職場人去面試一樣,你是

工作5年觀察:快速在職場崛起,拼這10個認知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粥左羅”(ID:fangdushe520) ,作者 我是粥左羅,36氪經授權釋出。 初入職場時,很多人差距並不大,但三四年後差距就很明顯了,五到十年甚至有天壤之別。

職場中年獨白:我們是被嫌棄的少數派

20年前,劉華 研究生畢業。 這一年,他的父親,一位四五線城市的商業銀行行長,年滿六十退休回家,從職場退到了菜場和廚房。 那時候,劉華覺得,這麼能幹的人,才60歲就要日復一日過這種無聊的退休生活,實

如何提升對下個東家的獨立判斷力 ③ | 人才空間站

說在前面 寫這篇“東家判斷”的人特別幸運,非商科背景的我在畢業第二年加入36氪,這成為了我之後商業判斷力飛速提升的分水嶺。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和CXO們聊天,從幾人小公司的創始人,到千人大公司的高管;這樣的閱歷

職場“擔保人”,只是對晉升有用嗎?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ID:hbrchinese) ,作者朱莉婭·肯尼迪(Julia Taylor Kennedy)寶佳·賈殷-林克(Pooja Jain-Link。36氪經授權轉載。

為什麼感覺所有人的效率都變低了?

編者按:如何提高效率是關注度很高的話題,不信你去搜索一下就知道了。但是這是成年人才會關注的事情。比方說,通常你不會讚美一個小孩很有效率,因為他們一般不需要這個東西,這也許是由於時間對他們來說不是稀缺品吧。但有一

35歲後,職場人都去哪裡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識局”(ID:zhijuzk) ,作者 竹林玉露,36氪經授權釋出。 這幾年,80後陸續進入35歲的年齡線的上方。作為目前職場的重要組成人群,80後好像承擔著比其他

春天是個讀書天——致設計師

今天給大家推薦三本我覺得挺不錯的書籍。 春天是個讀書天,設計師們除了要多看技能方面的教程之外,多看看社科類的書籍,也是很有必要的,往往這些書籍會從另外一個角度衝擊你的思維,讓你有更深刻的體會。

頭條、快手,那些我曾經錯過的暴富機會

一位北京阿里的朋友M君到杭州出差,前幾天一塊吃飯,15-16年間,我們都在獵豹移動,是一個大組的同事兼飯友。聊了很多事情,一些共同認識的人和事,各自的行業動態等。過去幾年,我對業內幾家公司的判斷,都準了,並在非

職場,才是蘇明玉們真正的戰場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哈佛商業評論”(ID:hbrchinese) ,作者 李源。36氪經授權轉載。 一反傳統家庭倫理劇父慈子孝的經典模式,熱播劇《都挺好》把隱祕的原生家庭之痛赤裸裸地呈

1718502790.9782